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2年9民政稳步推进婚俗改革婚姻管理服务工作总结经验做法亮点
12022年9民政稳步推进婚俗改革婚姻管理服务工作总结经验亮点“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载入《诗经》的这句承诺,历经两千五百年风雨,至今在耳,久久回荡。就在“诗经故里”口,一场围绕婚俗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这项改革不仅在为爱情减负,还使口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婚俗改革,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改革,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日前,口省民政厅在口组织召开了全省婚俗改革试点暨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观摩交流婚俗改革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婚姻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婚姻习俗新风尚,开创婚姻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点带面,初步形成群芳争艳的婚俗改革态势今年5月24日,口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同意将口等单位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批复》,同意将口、口、口、口、口等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这是自口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之后,婚2俗改革落地口的又一重要进展。婚姻习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俗改革重在纠偏颇、除陋习、树新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更多和谐美满家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口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和移风易俗工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婚姻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基石作用,他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从201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年就推行移风易俗工作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今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同时明确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再次强调要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如此背景下,婚姻习俗显然已非一家一户的小事。就此,全省婚俗改革试点暨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上,省民政厅有关负责同志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3述,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认识推行婚俗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不断提升做好新时代婚俗改革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会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推行婚俗改革是加强文化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回应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现实需要。口的婚俗改革已经呈现良好的开局态势。其中,口市在婚俗改革的道路上,先行先试,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口也正在申报全国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近日,民政部评估组对口工作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口的婚俗改革,组织领导有力,创新意识强烈,工作方向明确,群众基础扎实,已经具备开展全国试点的条件。口、口两地,在推动婚俗改革上下了先手棋,打了主动仗,为口争了光、添了彩,为全面推开婚俗改革树了标杆,做了示范。口、口、口、口等地的婚俗改革探索也各具特色,相关举措针对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值得学习借鉴。口的婚俗改革正在形成群芳争艳的良好局面,只要坚持下去,推广开来,定能形成“姹紫嫣红百花园”。聚焦突出问题,坚持精准发力,全链条系统推进婚俗改革4婚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将加强家庭建设,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教育,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基于这一要求,省民政厅明确了推进婚俗改革的方法路径:要在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构建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传递健康正确的婚姻价值观、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链条系统推进婚俗改革。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上,口重视从开展婚前辅导开始,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让新人感受到婚姻的神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在口,先后组建了婚姻家庭辅导专家队伍、离婚调解员队伍、婚姻家庭服务志愿者队伍、心连心·鹊桥婚介志愿队伍等六支队伍,通过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向婚姻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全方位服务。2020年以来,该区已为3600余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400余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离婚劝导和调解1275人,调解成功643对。类似这样,口各地正发挥婚姻登记机关的阵地优势,建立婚姻家庭服务机制,在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婚姻5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通过提供辅导服务,提高婚姻当事人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减少冲动离婚行为。下一步,还将通过公益创投、经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扶持路径,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专业人士参与这项工作。同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前辅导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婚姻家庭辅导的覆盖面。在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上,文明简约的婚俗礼仪不断推陈出新,并日益得到群众认同和接受。在口,“5·20”集体婚礼已成为一项品牌活动。这项活动简约而又隆重:邀请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代表、“好家庭”代表等为新人主婚、证婚,爱心商家为新人赠送新婚礼品,市领导为新人颁发“新婚文明家庭”荣誉证书……以全新的婚礼形式共享幸福温馨时刻,共倡勤俭文明新婚俗。第一次举办时,报名者寥寥无几;今年是第三次举办,主动参加者已增加到26对。不止口,口、口、口等地也纷纷围绕推行婚事简办进行了尝试,文明简约、浪漫温馨、省时省钱的婚礼形式,开始受到更多新人青睐,如今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在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上,努力把婚嫁活动打造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防止其成为滋生陈规陋习的土壤。要不断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做到疏堵结6合,先疏后堵,寓堵于疏。走进口市新建的婚姻登记处,如同走进了一处格调高雅、独具特色的温馨家园。这里总建筑面积1314平方米,除常规功能区外,还分设有婚俗文化展厅、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厅、幸福讲堂等,总体装饰氛围上凸显诗经传统文化元素;室外还设有露天喜事汇及网红打卡墙等,并广植合欢树、连理枝,遍插诗经及婚俗文化宣传牌,营造出浓厚的婚俗及诗经文化氛围。口等地也纷纷在婚姻登记场所设置婚俗文化墙、婚俗文化廊、婚姻文化展示厅或婚俗文化博物馆,大力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正在成为口各地推进婚姻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实践中,各地还在积极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建设并充分利用室内室外颁证场所,建立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颁证制度,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使新人在庄重神圣的法律殿堂宣告合法婚姻缔结。整治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是婚俗改革的重要内容,部分地方通过不断探索,正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口通过抓自治、抓宣传、抓严管,婚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歪风日渐式微,相关支出明显下降,平均降幅达70%以上。在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上,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组织、家7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口各地正在加强以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为基础的家风建设,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道德观念,弘扬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作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慈善楷模,推进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同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我做起,率先垂范。此外,部分地方还通过建立适龄未婚青年数据库、搭建免费婚恋服务平台、组织公益交友联谊活动等,为广大适龄未婚青年提供婚恋服务。强化保障措施,坚持齐抓共管,合力开创新时代婚姻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8月14日,农历七夕节,口市婚姻登记处,前来登记的六对“零彩礼”“低彩礼”新人格外高兴。他们发现,为他们颁发结婚证的,竟然是口市委书记口。在为新人们送出祝福的同时,口还向全市广大青年朋友们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向这六对新人学习,勇做婚俗改革的践行者、节俭办婚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婚俗改革牵扯方方面面,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8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民众合理需求,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推动、高效能的同频共振、全方位的引导指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积极参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步实现化风成俗。基于这样的认识,口省民政厅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在推动这项改革时,必须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强化组织领导;必须主动协调宣传、文化等部门,强化宣传引导;必须把建设赏心悦目的婚登场所作为为民服务的实事、大事来抓,强化服务管理;必须深入挖掘和总结推广婚俗改革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典型示范。围绕强化组织领导,省民政厅提出,各地民政部门在推行婚俗改革时,必须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其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力量统筹、资源整合和政策衔接,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婚俗改革工作机制。对需要普遍执行和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逐级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对需要探索的事项,要组织开展试点,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适合本地的改革机制。目前,口和口的改革之所以率先取得积极成效,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两地都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9任组长的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办)等相应成立相关组织,把婚俗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围绕强化宣传引导,省民政厅提出,各地民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宣传、文化等部门,持续深入加强婚俗改革宣传,并争取将婚姻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村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口在推进改革中就特别注重通过正面宣传强化示范引领。2017年11月,时任口市委书记尹卫江为“零彩礼”新娘刘莹莹送上礼物和祝福,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刊播,点击量超过1亿次,《人民日报》据此发表时评《让“零彩礼”成为新风尚》,树立起鲜明的社会导向。几年来,该市先后涌现出主动退还18万元彩礼的杨蕊、“零彩礼”嫁出三个女儿的口、举办“步行婚礼”的口夫妻等一批先进典型,成为群众推崇的典范。大力倡导之下,目前,口每桩婚事平均花费减少约10万元。围绕强化服务管理,省民政厅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把建设赏心悦目的婚登场所作为为民服务的实事、大事来抓,以优质服务增强婚俗改革说服力、动员力。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婚嫁活动或婚嫁礼俗规范,指导基层村(居)委会将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对待客标准、服务项目、程序时限、经费支出等提出原则性要10求,将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纳入约束性条款,实现办婚有标准、流程有规范、服务有礼仪。要充分发挥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事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支持通过教育、规劝、奖励等方式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鼓励群众互相监督,及时反映婚俗改革问题线索,通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推动文明乡村建设,树立婚俗新风。围绕强化典型示范,省民政厅提出,各地要深入挖掘和总结推广婚俗改革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在引导广大群众喜事新办方面采取的激励措施,以点带面,推动本地婚俗改革。此外,省民政厅还特别强调,各地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破除婚俗陋习、深化移风易俗方面的带头作用,引导群众算清“经济账、面子账、感情账、人情账、环境账、文明账”六笔账,使婚俗改革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注重发挥乡贤能人、道德模范、成功人士等群体在办理婚事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影响群众,借助榜样的力量,以日常浸润的方式把婚俗新理念新模式转化为群众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本文标题:2022年9民政稳步推进婚俗改革婚姻管理服务工作总结经验做法亮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74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