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精品】科学教案样例通用4篇
【精品】科学教案样例通用4篇【引语】小编为您整理收集的“【精品】科学教案样例通用4篇”精编优质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用哦!喜欢就下载吧。科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第一课时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9.学生自由提问。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第二课时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科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参与中期科学探究活动。教学重点: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解释和表述对心脏、大脑、血管、青春期发育特点等研究过程和结果。教学过程:(1)计划与组织阶段。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2)事实与证据阶段。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教学后记: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科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二、拱形承受压测试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四、长寿的石拱桥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科学教案【第四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②分组实验。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演示1栏填表。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②汇报实验结果。(填出演示记录表)(4)讨论。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②三组实验的结果: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讨论后填写思考题。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1)分组观察剪子。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2)分组观察镊子。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三)布置作业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本文标题:【精品】科学教案样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75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