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
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省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ST.L@163.com职业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中,75%靠沟通,25%靠天分和能力。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良好的沟通是一门需要学习,而不会“自然生成”的艺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学校学习环境中最重要一环,它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价值观念及学习态度•人际关系与互动是生活中最为复杂,最为微妙的过程,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有赖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沟通能力关系到他是否能在教育情境中,通过与学生沟通而达到教育目标教师的沟通能力比学识背景更重要。—一位台湾学者的话一、教师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必要条件深入了解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通过向学生本人、同学、任课老师、家长的了解,教师的教育就更有针对性,更能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家庭情况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对学习、生活、社会的态度–学生成绩和健康状况以及他们的兴趣、特长、性格、各方面能力等对学生充满热情,将这种热情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和学生才能很好的沟通,才能在心与心的碰撞中产生情与情的交融,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情感渗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素质)的影响都不能忽视,如果在沟通与交流中加以必要的心理疏导,能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心理疏导唯有理解和宽容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理解和宽容能避免疏远对立,能化解矛盾,将师生之心紧紧的连在一起理解与宽容与其说是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塞缪尔·斯迈尔德教师沟通与交流应做到“亲如朋友”,这样才能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才会讲真心话平等与民主权力的威信令人畏,叫人不敢违;能力的威信令人敬,使人不能违;情感的威信令人亲,让人不愿违。二、教师与学生主动沟通与交流的形式谈话的主题要明确语言要准确、生动、易于接受批评性的谈话要讲究时机和方式注意交谈的语态和语调加强临场应变和调控能力避免“一言堂”和“话不投机”现象1.语言沟通若干不良的沟通语言否定其直觉:就你能,自我感觉那么好?驱斥其情感:自作多情,简直无可救药!否认其愿望:就这成绩,还想考重点校?嘲笑其嗜好:能什么,技术又不怎么样!蔑视其意见:说什么,你以为你是谁?!贬低其人格:简直是道德败坏,居心不良!羞辱其个人:对你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反驳其经验:你懂什么,我走的路比你…!倾听艺术积极倾听时,注意面部表情、目光、体姿、动作沟通。耐心当学生说话不具体时,可建议讲得更详细,讲完话时,可以鼓励把更多的想法和消息说出诚心回馈要具体、明确,并经常交换方式。最好不要直接评论或否定,可适当地用描述性语言回应。使教师能更深入地体察“民”情,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能够增加学生倾诉心声的机会,增进师生双方的理解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2.文本沟通书信沟通促进互相理解、互相启迪,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朋友式的思想交流,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其他人不知道日记、周记沟通谈对班级工作的看法,对科任老师的教学建议对同学的善意批评,对不良风气的抨击谈生活,谈人生,谈理想,甚至抒发胸中的怨气等等操行评语沟通少写“观念”和一般表现,多写具体“行为”不求全面,只求特点。多一些个性描写改变人称,态度平易,用语亲切。富有人情味匿名能缩短心理距离,便于学生大胆各抒己见,真实表达内心情感意见可向所有人公开的,不需要聚在一起就可以讨论问题提供倾诉、渲泄情绪和情感的途径,有利学生心理健康迅速快捷了解学生思想和班级的动态,便于及时采取对策3.电子媒体沟通网络沟通的途径和方式教师电子信箱(Email)即时通信软件QQMSNMessengerBBS论坛(班级论坛)网络聊天室•扩大师生交往机会,增强相处的和谐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寻找到相互学习的地方。在活动的欢乐中学做人,长见识•活动中肢体语言运用,唤发了生命活力,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4.活动中的沟通•适宜地丰富表情:实验表明,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总体效果=7%言语+38%声音+55%的面部表情•适当的肢体接触:如对低年级的、同性的学生摸摸头、拍拍肩,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促进沟通。罗猴实验(1958,哈洛)结论: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三、不同心理类型和行为表现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策略与不同性格学生的沟通性格内向:耐心询问,逐渐深入,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自尊心强:平等商讨,剖析问题实质或类比别人经历使之心服口服能言善辩:做好准备,掌握事实,以理服人争强好胜:可适度用激将法,从事情的反面做工作,达到正面效果上进心强:谈理想,谈目标,多激励,给学生增加向上的动力选择背景,克制火气,适时而谈平等相待,态度诚恳,倾心而谈把握思路,严肃批评,认识到位换位思考,体验感受,尊重人格教师与后进生的沟通•树立“导师形象”•推行“言谈落笔”•营造“聆听气氛”•尝试“平行交谈”教师与班干部的沟通四、课堂上师生交往技巧(国外)1.就事论事:①不针对学生的个性、品格。②不损及学生的家庭2.寻求合作:①将学生看作合作的一方。②谨慎地给学生体验独立机会。③少用命令方式,减少学生防卫性反应。④避免与学生争辩,改变上课气氛比设法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3.接纳与认清①向学生提出要求使用非批评的语言②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能站在他角度思考③提供机会让学生提意见,不固执已见4.可愤怒但不可侮辱①可以宣泄怒气但不抨击学生的品行②教师应当熟悉不带侮辱的表达自己愤怒的方法③纠正或处罚学生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5.不给学生贴标签①贴标签就是伤害。②处置学生问题时要尽量避免评断和预测。6.正确使用对学生的影响①学生具有接受教师教诲的天然倾向。②学生能够区别教师发出的良性或是恶性信息。7.不要敌意地盘问或讽刺①学生遭到敌意的盘问时,就像任人拷打追问,要努力避免有害无益的盘问。②尖酸刻薄语言尤其损害学生身心健康。③老师的工作是帮助,不是伤害。8.简明扼要①对学生犯错不要喋喋不休、长篇大论。②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细究过去的经历和将来的责任。③如果忽略学生的情绪而采取啰嗦复杂的逻辑解释,学习就难以进行。10.不急于救助①学生出现负性情绪时要谨言慎行,不要扰乱学生的感觉。②学生出现困难时,迅速的安慰亦帮助不了他们。③聆听、重复、澄清,让学生自己想解决的办法。11.纠正即指导①学生需要的是指导,不是苛责②纠错要具体,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及改正方向五、课堂上师生沟通技巧(台湾)•注意学生反应以调整讲课方式•采取利于师生互动的站位,与所有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意见与感受,抒解不利互动的因素•耐心听完学生说话,不随意打断•多鼓励或赞美学生,以维持积极的学习气氛•及时鼓励或赞美学生,避免学生沮丧、灰心•平均地赞赏学生,不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对学生的意见与表现,给予正向回馈与增强六、师生交流的深化与发展•建立“交流档案”,记载成长足迹。•做好沟通失败的心理准备,沟通不见得能解决一切问题•沟通不是万能的,但沟通的确有助于解决问题,有的问题纯粹是因为没有沟通或沟通技巧不良而造成的•教师要积极学习沟通的技巧,自身也要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高。一个好的教师,应该通过沟通和交流,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教师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你们辛苦了!ST.L@163.com0591-87843519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本文标题: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与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8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