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4篇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精品】小学数学教案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一下习题。(1)说说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309000050670045000000(2)读一读。305000076000500(3)写一写。一千零六万五百三十万零六百2.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3文字及图片。(1)引导学生读题。(2)说一说题中有哪些比亿还大的数?2.认识亿以上的数。提问:二亿、二十一亿、八百一十四亿各是多少?(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二亿是2个亿二十一亿是()个亿八百一十四亿是()个亿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3.整亿数的写法。(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二亿写作:200000000(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出示学生填写的数位顺序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出示数位顺序表)(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这道题是数的意义、整亿数的读法练习,先让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1)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2)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一亿、一百五十亿、十亿”各是几位数。(3)学生独立写数,组织交流订正。3.自学“你知道吗”。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小学数学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第2~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六、教学过程:㈠、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出示例1:宜昌、哈尔滨的温度。2、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3、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4、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5、小结并板书:“+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6、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㈡、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2、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3、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4、小结:存入20xx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㈢、归纳正数和负数。1、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xx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2、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小结:像+16、19、+20xx、、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㈣、练习题(1)完成第4页第1题。(2)完成第4页第2题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提问: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七、教学结束:总结: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统计”这个词吗?板书:统计对于“统计”,你想知道什么?(什么叫统计?可以怎样统计?学统计有什么用?)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统计”。二、探究问题(一)认识统计表1.出示课件,提取数学信息。有四种饮料,桃汁5箱;梨汁10箱;苹果汁9箱;桔汁5箱。2.学生把饮料的箱数填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3.汇报:你是怎样填的?理解“合计”的意思。4.对比饮料图与统计表师:如果让你用很短的时间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你看下面图(杂乱的),还是看上面的统计表?为什么?(每种饮料的箱数一目了然)师:像这样的表,叫统计表。板书:统计表正因为统计表有这个优点,所以许多地方都用到它,你在哪见过统计表?5.看统计表提取数学信息。(二)认识统计图1.课件:出示饮料图2.生提出摆放建议追问: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便于拿取;箱数一目了然)3.课件出示分类摆放的饮料图师:工人叔叔摆放饮料的办法真好,我们可以照着这种方法画一张统计图。板书:统计图4.认识统计图课件演示:方格纸→左侧数字→下面饮料名称师:你打算怎样表示桃汁的箱数?生自由发言数学上用竖着的条形表示。(板书:条形)5.画统计图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彩笔,用条形表示其余饮料的数量。6.看统计图,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三)学看统计图1.课件出示两天后超市现有饮料统计图,看统计图回答问题。2.根据统计图做出决策师:看这张统计图,如果你是店长,你会做出什么决定?(四)小结三、实际应用1.数学书上128页试一试2.四届奥运金牌榜填统计表,画统计图,回答问题师:看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金牌数增多。)预测一下,20xx年在北京举办的29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四、拓展质疑1.这节课上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统计图和统计表,今后我们对统计还要进行深入地学习。五、布置作业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找数据,制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小学数学教案篇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回顾与整理1.估算。(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例如:1586+3769≈6000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例如:5160-3178≈20xx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a.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例如:816×3≈2400b.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例如:816×33≈24000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例如:8632÷3≈3000632÷9≈70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例如:538÷62≈9(538≈540,62≈60)898÷31≈30(898≈900,31≈30)(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预设生1: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
本文标题:【精品】小学数学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93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