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300字复活读后感(4篇)
300字复活读后感(4篇)《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大力气写的一本书。《复活》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过的一个故事。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的书评能写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复活”的想法。请参考下载!《复活》读后感300字【第一篇】《复活》这本世界名著是俄国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泣血之作,也是他一生的最为骄傲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凭借着男主角聂赫留朵夫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在沙皇统治时期从城市到农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黑暗面。无论是政府、法庭、监狱、教会等等各个地方,各个阶层的人物的生活面貌全部都展现了出来。在《复活》这本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因为年轻时欺骗辜负了一个农奴少女马斯洛娃,在七年后看到马斯洛娃蒙难,下狱流放后,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为女孩奔走上诉,还陪着她前往了流放之地,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在这个过程中呢,他们看到了从城市到农村,从贵族到农舍之间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这些所见所闻也侧面的反映出了在在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政府官员们的腐败。读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期的社会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增长了我的见识。而且作者的文笔非常的好,感情描写的也十分的细腻,让我学到了很多写作方面的知识,强烈推荐给大家!《复活》读后感300字【第二篇】突然的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厚厚的名著,也懂得了为什么它能成为名著。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腐朽的上流社会造就了荒唐的法庭、黑暗的监狱、苦难的农村。人性:上流社会的人性。在这环境下,堕落,昏睡。聂赫留朵夫作为一名公爵穷奢极侈的生活再正常不过了。精神的空虚使他无所作为。也许在他心底的深处有着一颗被深深隐藏的追求正义的种子。年少的时候他抱着“正义不允许土地私有”的观点把一块自己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如今继承了大量土地的他,既不能放弃产业,又不愿否定自己年少时的观点。年少的时候他玩弄和抛弃了喀秋莎之后,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内疚。为了使自己快乐,他迫使自己不去想她,努力忘却。表面上他成功了,但内心深处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他知道了喀秋莎生性放荡,自甘堕落之后。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陪审席上认出喀秋莎后如坐针毡,内心展开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斗争。聂赫留朵夫精神上尽管还有健康的因素,“精神的人”与“野兽之性的人”常在他内心发生冲突,他还几次进行“灵魂的净化”。他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宽恕,并愿意与其结婚,以此来赎罪,可他正真地觉醒了吗?没有!在法庭上他心惊肉跳,并非因为谴责自己的可耻行为,而是担忧自己名誉扫地,“目前他说考虑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她或者她的辩护人不要把这事和盘托出。”但是他又迈出了一大步,因为他鼓起了勇气去监狱里探望喀秋莎。这个充满空想的精神探索者终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就在他见到多年未见的喀秋莎时,他还没有在内心承认自己的残酷卑鄙,而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被他蹂躏的不幸女子。只有在玛丝洛娃的精神完全觉醒下,他的心灵才受到正真地触动。“直到现在,他才了解自己的全部罪孽……发现自己罪孽深重……感觉到他害了她到什么地步。……以前聂赫留朵夫一直孤芳自赏,连自己的忏悔都感到很得意,如今他觉得这一切简直很可怕。”聂赫留朵夫自此才开始正真觉醒,背离了上流社会:否定了贵族(包括自己),分送了土地,为平民奔波。《复活》读后感300字【第三篇】还有人没读过《复活》这本世界名著吗?那我推荐你一定要快去看看它,一定会很有收获。《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先生历经十年创作而成的,这本书以农奴少女马斯洛娃的视角讲述了她被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引诱,然后又被他无情抛弃的事情。在被抛弃之后,马斯洛娃无奈沦落成了一个妓女,在七年后又在法庭上偶遇了聂赫留朵夫。当年那个事情让聂赫留朵夫一直记在心里,当他发现被审判的罪犯是马斯洛娃后便深受良心的谴责,自愿为马斯洛娃四处奔走活动,并要求与马斯洛娃结为夫妻。但是聂赫留朵夫想要赎罪的方式却被农奴少女马斯洛娃拒绝了,马斯洛娃虽然很感动,但是却没有办法重新再爱上这个多年前抛弃自己的男人,最终女主角马斯洛娃拒绝了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而嫁给了一个志同道合的革命者。这本名为《复活》的书,我想它其中的“复活”指的就是聂赫留朵夫这个男主角,他在精神上重新复活了。我从聂赫留朵夫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知错能改,勇于改变,虽然聂赫留朵夫曾经也犯过错,但是却愿意做一些事情来弥补,而不是蒙蔽自己的双眼。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论错误的大小,都要先深刻的检讨自己,并且为自己犯过的过错承担起应承受的后果。我想聂赫留朵夫终于可以安心的睡去了,可以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了,这对他未尝不是一种救赎。《复活》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感动与欣慰,在男主角聂赫留朵夫救赎自己的时候,我仿佛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其实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伤害,也可能会做错一些事情伤害他人,但是只要勇于改正,勇于弥补,学会放下,不畏将来,我相信我们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复活》读后感300字【第四篇】人类最初没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变得复杂,产生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并出现了贵族压迫农民的种种卑劣行为。而《复活》这本书便是一本痛斥人类黑暗的一面的书,同时又是一首歌颂人类的同情的诗。全书以两位主人公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的爱为线索,讲述了在沙皇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贵族的恶行人民的痛苦……而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却不是所谓的“爱情”,而是人类最珍贵的“同情”。聂赫留朵夫,全名德米特里·伊凡内奇·聂赫留朵夫。是一位典型的在黑暗社会中成长的贵族,曾经变得花钱十分大手大脚,无耻,还破坏了马丝洛娃的一生。直到后来看清了自己的丑陋,恶习,才明白了社会的黑暗,农民的辛苦。他为伤害了马丝洛娃感到罪恶感,为了能够消除这罪恶感,他不辞辛苦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被冤枉的囚犯。并为了陪伴马丝洛娃度过余生,将自己的大量财产留给姐姐,把土地分给农民,毅然前往西伯利亚。在他赎罪的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在精神上成功的复活,不再是一个卑微的罪人。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异常沉重,一直在强调贵族们天性骄傲,内心的黑暗,令大量读者包括我都感到心中难受压抑,这样的风格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书中通过语气,外貌,形态,生动地将法官律师包括监狱长等人心中的黑暗描写得无比生动,彻底揭露了沙皇统治时的黑暗腐败。其实,全书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并非聂赫留朵夫的正直善良,而是农民的反应。当他们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将土地划分给他们时,他们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欢呼,感谢。而出现的是种种猜疑,愤怒,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思索了很久才明白:这是长期以来贵族对农民压榨的结果。他们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连续几代人都被欺骗,使唤。这是他们不敢去相信这世界还有这样的人,眼前的这一片利益在他们眼中也变成了陷阱。这样出人意料的行为更令我领悟到社会的黑暗。这本书在让我明白了人类最黑暗的一幕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人们同情的高贵,伟大。愿现在的社会的人们能够都明白:富贵,权力,并不是一切。只有拥有爱心,博爱他人的人,才是真正活着的人,成功复活的人。
本文标题:300字复活读后感(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05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