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激励工作的个性说说他对你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及其转向•引言: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一、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产生•二、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三、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四、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和转向•五、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与转向一、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引言•SPT创始人P.Durbin教授的技术哲学分期:1.技术哲学史前期——古代至E.卡普《技术哲学纲要》(1877年);2.技术哲学规范期——1877至20世纪70年代前期SPT成立;3.当代技术哲学期——SPT成立(1975年)至今。一、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产生1.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恩格斯:“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1)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产业化和社会化。18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改造自然的新篇章。(2)哲学理论视野的转向。从自然本体论--→自然认识论--→自然改造论↓↓↓(世界的本原)(我思故我在)(我造物故我在)2.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标志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的欧洲大陆(主要是德国和法国)。(1)[德]E·卡普(ErnstKapp)的《技术哲学纲要》(1877)(2)[法]A·埃斯比纳斯(AlfredEspinas)《技术起源》(1897)3.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徘徊尽管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直到1976年美国芝加哥科学哲学年会上,哲学家仍在争论“在技术中是否存在令人信服的哲学问题?”。为什么技术这支古老的人类文明之花在哲学的领地竟然难寻一片沃土呢?(1)哲学释因:1)西方哲学偏重理论的传统邦格:历史上只有三个伟大的哲学家关注科技发展(亚里斯多德、马克思、罗素)特别关注技术的是培根、狄德罗、海德格尔。2)技术哲学缺乏扎实的哲学基础它不象科学哲学那样有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库恩等公认的哲学大师。(2)历史释因:——技术哲学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1)1835年——[英]化学工程师、经济学家A·尤尔(Eure):《工厂哲学》、《机械哲学》、《制造业哲学》等。(论述了手工与机械生产的区别、机器的分类及发明规则、自动工厂与工厂手工业的对立等。)2)1877年——[德]地质学家、工程师E·卡普:《技术哲学纲要》(“器官投影说”)。(使用技术哲学第一人)3)1890—1912年——[俄]机械工程师P·K·恩格迈尔(Peter.K.Engelmeier):《技术哲学通论》(四卷)(“专家治国论”——用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社会)(使用技术哲学第二人)4)1913年——[德]工程师E·席梅尔:(E.Zschmmer)《技术哲学》(技术目的是摆脱自然限制,而获得自由)。(使用技术哲学第三人)5)1908—1956年——[德]工程师和企业家F·德韶尔:(F.Dessauer)《技术的文化(1908)》《技术哲学》(1927)、《技术的核心问题》(1945)、《围绕技术的争论(1956)》他的技术哲学思想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他继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科学认识的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伦理行为的批判;《判断力批判》—审美感觉的批判)之后,提出了对技术制造的批判:发明与自在之物的关系——即科学认识只有经过中介才能与“自在之物”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发明原本在现象世界并没有,发明如果在现象世界出现,那它来自思想的实在物,超验的实在。)(使用技术哲学第四人)二、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1.德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1)1947年——德国工程师学会(VDI,成立于1856年)于1947年重新成立二战结束后,人们对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普遍持悲观态度,并认为工程师应从道义上对战争的灾难负有责任。因此,德国工程师学会(VDI)重新成立,工程师通过它来探讨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责任。并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1)1950(Kassel)——关于工程师的责任;2)1951(Marburg)——人类和技术时代;3)1953(Tubingen)——技术对人类的挑战;4)1955(Munster)——技术领域的人类学。(2)德国工程师学会制定了“工程师守则”1)遵守价值观:工程师在从事职业时必须遵守社会价值,虔诚地信仰上帝;2)以人为本理念:工程师应当服务于人类生活,向所有人提供服务,无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世界观如何;3)自律原则:工程师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信守诚实、公正等原则,工程师不应屈服于危害人类地邪恶势力,玷污科技,他应是人类道德、文化的忠诚卫士;4)共同体规范:工程师应当与他的职业同事真诚合作,尊重合作者的劳动,就象正确评价自己的创造力活动一样;5)职业精神:工程师应当使他的职业超越于经济意义,为造福社会和得到各个领域的尊重和承认而工作。(3)二战后——建立了“人类与技术委员会”随着经济恢复和技术发展,德国工程师学会(VDI)在1956年的百年纪念会上,建立了“人类与技术委员会”,1973年更名为“工程师与社会”委员会,下设许多分会:教育与科技,宗教与科技,语言与科技,哲学与科技等分会。其中哲学与科技分会主要研究技术哲学和技术道德问题。(4)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技术哲学家——1)伦克(H.Lenk):批判技术单因素论(技术是一种社会哲学,传统哲学难以胜任,应从技术史和社会学的视阈中研究);2)罗波尔(G.Pophol):技术系统论(跨学科的技术哲学,探求“社会—技术”系统的相互关系);3)拉普(FriedrichRapp):分析的技术哲学(技术哲学的流派、概念、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研究等);4)海德格尔(M.Heidegger):存在主义技术哲学(具有苏格拉底传统,善于提出问题,但不提供答案,去追问技术);5)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Mercuse&Habermas):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哲学(提出单面人、单面社会理论,提倡批判性思维;认为技术理性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1.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1)美国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1)1963——美国天主教大学(CUA)“技术文化中的哲学”讨论会,是第一次以技术为主题的哲学会议(技术与科学、技术与人性);2)1964——[法]埃吕尔(JacquesEllul)的《技术的社会》(TechnologicalSociety,1954)由JohnWilkinson翻译,ADivisionofRandomHouse出版,译者认为埃吕尔是一位技术社会的哲学家。3)1966——[加]阿根廷裔哲学家邦格(M.Bunge)在《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一文中(美国技术史协会)“技术与文化”杂志(1966,329—347),还认为技术哲学几乎不存在。4)1966——美国技术哲学兴起的标志:当年由《技术与文化》杂志主办“技术与文化”研讨会,邦格发表《建立一种技术哲学》从此第一次出现英文的“技术哲学”词汇(philosophyoftechnology);而且会议论文集《面向技术哲学》同年在该杂志出版)中还有芒福德(L.Mumford)、费布曼(J.Feibleman)、阿伽西(J.Agassi)等人的文章;5)1968——斯柯列莫夫斯基(Skilimowski)在《当代哲学概览》上发表了一篇“技术哲学评论”,美国学术界第一次承认“技术与哲学”的主题,并把它列入哲学研究的范畴。(2)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重要时期1)1972——米切姆和麦基(C.Mitcham&R.MacKey)主编美国第一部技术哲学综合文献《哲学与技术——技术的哲学问题读本》(Philosophyandtechnology——ReadinginthephilosophicalProblemofTechnology),其中有:A.[德]德韶尔(Dessuaer)的《在适合领域中的技术》;B.[法]埃吕尔(J.Ellul)的《技术的规则》;C.[西]奥特伽(J.Ortega)的《对技术的思考》;D.[美]乔纳斯(H.Jonas)的《理论的实际用途》;E.[美]费布曼(J.Feibleman)的《纯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F.[美]斯柯列莫夫斯基(Skilimowski)的《技术中的思维结构》;G.[美]芒福德(L.Mumford)的《技术与人的本性》等26篇论文。(1983年再版,ADivisionofMacmillanPublishingCo.,Inc)。2)1973年——在芝加哥召开“技术的历史与哲学”国际会议(1979年,由G.Bugliarello等主编出版了该会议论文集:TheHistoryandPhilosophyofTechnology,UniversityofIlloNoisPress)3)1974——拉普主编《技术哲学文集》(ContributionstoaPhilosophyofTechnology——StudiesintheStructureofThinkingintheTechnologicalSciences,D.ReidelPublishingCompany,Holland)在荷兰出版,其中有5位美国学者的7篇文章:•A)J.阿伽西:《一般科学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混淆》;•B)J.O.威兹德姆:《需要确证——对阿伽西的评论》;•C)J.阿伽西:《为成功而谋划——对J.O.威兹德姆的答复》;•D)J.O.威兹德姆:《发现的规则——对阿伽西的答复》;•E)H.斯柯列莫夫斯基:《技术中的思维结构》;•F)M.I.曼泰尔:《科学方法——三位一体的模式》;•G)R.J.麦克罗里:《设计方法——有效设计的科学方法》。(3)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的杜尔宾教授(PaulT.Durbin)为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1975年——不仅创办了技术哲学通讯(不定期出版至今),而且还组织成立了专门研究哲学与技术的美国技术哲学学会(SPT),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组织,使技术哲学最终走上了建制化的轨道。2)1976年10月——美国哲学协会中的科学哲学协会等三个分会在芝加哥专门为技术哲学举行了专题年度研讨会,主题是“在技术中是否存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杜尔宾等人参与了讨论。杜尔宾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可借助库恩的范式进行选择;3)1978年——杜尔宾等主编了《哲学与技术研究》(ResearchinPhilosophyandTechnology,RPT)年刊,使SPT正式有了技术哲学的学术刊物,现已出版21卷。(4)20世纪后二十年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发展期第一,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4)20世纪后二十年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发展期第一,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1981年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英译本。•1985-1995年杜尔宾主编《哲学与技术》丛书,共11卷。•1985年阿伽西的《哲学和社会视野中的技术》。•1985年邦格的《科学和技术的哲学》。•1985年派特利克(E.C.Pytlik)等的《技术、变革与社会》。•1988年费雷(F.Ferre)的《技术哲学》。•1990年希克曼(L.Hickman)主编的《作为人类事务的技术》。•1991年伊代(D.Ihde)《工具实在论: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界面》。•1991年费恩伯格(A.Feenberg)的《技术批判理论》。•1993年伊代的(D.Ihde)《技术哲学》。•1993年莫莱斯基(A.Nmoulakis)主编的《技术和责任》。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Techne:JournaloftheSocietyforPhilosophyandTechnology,)。至今已出版19期,实现了SPT
本文标题:激励工作的个性说说他对你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0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