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动机,指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希望对你有帮助。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摘要动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乃至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学习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出发,剖析了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并对外语学习动机在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动机学习动机外语学习动机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研究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社会因素及个体差异,其更重要的意义是探索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与策略。一、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1、学习动机理论(1)期望――价值理论期望――价值理论的研究最初始于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是由对成功的期待和诱因的价值决定的,与对成功持无所谓态度的个体相比,期待成功的个体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要大;同时,与完成简单任务相比,完成难度大的任务更让人觉得自豪,也更有价值。(2)目标理论目标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觉得实现目标是可能的,目标是重要的,那么个体的动机会增强。德怀克指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定向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更倾向于迎接学习中的挑战,具有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有着更强烈的学习动机。(3)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在传统的内在/外在动机模式上发展起来的。根据这一理论,外在动机不再被看作是内在动机的对立面,而是把自我决定的内在动机和受外力控制的外在动机看成是由四种动机类型组成的连续体,外部调节动机、投射调节动机、认同调节动机和融合调节动机。2、外语学习动机理论(1)加德纳等(1995)的扩展动机模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加德纳等人在以前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模式理论基础上,汲取了主流动机心理学的期望――价值理论和目标理论中的新元素,并添加了目标特征、价值、自我效能。加德纳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语言学习动机调查工具(即ATMB),这一量表包括134个问题,从13个维度来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2)多内(2001)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模式匈牙利学者多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学者的理论,提出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模式。该模式从三个维度来界定外语学习动机,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强调了语言学习动机的多维性质,可以说该模式体现了语言学习动机与教学情境的有机结合,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3)克鲁科斯和舒密特(1991)的动机理论克鲁科斯等扩展了早期的动机研究范围,引进了许多主流学习动机理论,并介绍了几个著名的动机心理学家的著作,这在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还是首次。此外他们提出了微观、课堂、大纲和课外这四个层面的动机理论。他们侧重将动机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对于以后的动机研究起了一个导向的作用。(4)威廉姆斯和伯顿(2000)的社会建构主义动机模式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威廉姆斯和教育心理学家伯顿,他们结合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该理论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他们提出了新的学习动机模式,他们认为认知和情感可以激发动机,动机会引起有意识的行为,在努力付出后,最终达到目标。除了上述几种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式,还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来诠释外语学习动机,例如:舒尔曼神经生物学模式;布朗的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等。二、国内外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50年代末,Lambert和Gardner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开始了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Oxford(1994)认为,许多早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都是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模式及研究方法,强调语言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在80年代末,有学者提出Gardner(1985)的模式只注重社会环境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而未重视学校课堂教育及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对外语学习动机的作用。到了90年代,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研究者除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还从主流动机心理学及教育学的模式框架内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除此以外,研究者们还对外语学习动机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Ramage(1990)关于动机因素与外语学习毅力、Chambers(1994)关于年龄与外语学习态度和动机的关系等。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普遍采用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探索学习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如研究英语学习者动机的变化规律与特点(文秋芳,2001);探讨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郝玫,2001);关于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华惠芳,1998)等等。许多研究只涉及诸如学习目的、焦虑、自信心等少数动机结构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并没有从更宽广的知识领域、理论模式对大学生的动机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对动机的分类上也基本沿袭国外的理论基础,各心理学派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尝试着对动机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从研究对象上看,绝大多数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专业或非专业大学本科生身上,也有部分涉及研究生和中学生。而对于我国当前正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却较少且不深入。如浅析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王彤,2006)、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徐良芹,2004)等。总的说来,我国目前的动机研究多属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还不能突破国外研究成果,缺乏创新。参考文献:[1]刘惠军.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5).[2]刘东楼.外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02.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摘要:归因理论也称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有多种类型,归因理论是其中的一种,多种动机理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动机。通过学生的归因分析可以找出不同的归因对其动机与态度造成怎样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搞好外语学习。关键词:归因理论;动机;态度;学习成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57-02对动机的理解,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论也有不同的解释。认知论认为,人们对于动机的理解所涉及的问题包括人们为什么以某种方式去做事情以及影响他们所作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同时,动机还涉及在实现某一目标的时候,人们要付出多大努力的决定。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行为动力有不同的机制,每个人对外部的影响有不同的理解,人们的动机要受到外部的影响。本文将基于归因理论,对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与态度进行研究,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一、归因理论为了理解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尤其是我们所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我们都会问“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心情、知识、幸运、帮助、兴趣、明确的指导、其他人的干扰、不公平的政策等。动机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怎样对自己或他人的成功进行解释、判断,会影响到他们的动机。根据Weiner(1985)的观点,多数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每个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可以根据这三个维度来进行归类。例如,幸运是外部因素(控制点)、不稳定(稳定性)、不可控(可控性)的因素。这三个维度对动机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会影响期望和价值,如稳定性维度,可能与对未来的期望密切相关。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科目太难,那么,他们在未来对这个学科的期望将会是失败。如果学生把这个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情绪或幸运,那么,他们在下次将会期望得到好一些的结果。内部/外部控制点好像与自尊感密切相关。当一贯成功的学生失败时,他们经常会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下一次,他们通常会把重点放在成功的策略上。这个反应也通常会导致成功、自豪和更强的控制感。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就会产生最严重的动机问题。这样的学生会消极地接受失败,沮丧、无助。如果学生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不可能改变的、并且是超出他们的控制能力的时,他们漠视失败将是符合逻辑的反应。此外,这样看待失败的学生将会较少去寻求帮助(Woolfolk,2008)。WilliamsandBurden(2010)总结道:如果询问人们语言学习任务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他们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成功的原因可能是:我擅长于学习语言;我努力了;任务很简单。相反,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善于学习语言;这些任务很枯燥;我不喜欢语言;我没有努力;任务太难。另外,能力和努力是内在归因的形式,也就是说,这些因素来自学习者的内在;然而,运气和任务的难度属于外在因素。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外在性和内在性的“控制点”概念的延伸。个体对这些归因的看法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人完全有可能认为运气是内在的、稳定的,如“我想我天生运气好”,还有可能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如有时候有的学习者会说:“根据感觉,我有些时候比其他时候表现好。”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运气还是外在的,不稳定的,而能力是内在的,稳定的。研究表明,在与成就有关的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是能力与努力(张爱卿,2001)。WilliamsandBurden(2010)认为,在任务中付出的努力多少可以受学习者的控制。归因元素和向度的组合,在具体事件和活动方面会因人而异。不同组合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如果我认为我缺乏学习语言的能力,而且这一要素是稳定的、内在的、不受我的控制,那么我就不会做出很大的努力来提高。如果我认为语言教师布置的作业很难,超越我目前的能力水平,那么我准备付出的努力将取决于我是否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些任务分成更可操纵的小任务。这说明,任务难度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外在因素,不受学习者的控制,但通过适当的策略可以内化而更可控。二、研究设计1.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与态度和学习成绩在多大程度上相关?二是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是在洛阳市伊川某中学进行,研究对象是高一(2)班的39名学生。2.问卷调查和访谈本研究采用两个调查问卷:一是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态度调查问卷。动机与态度问卷主要参考了秦晓晴(2002)的学习动机问卷和陶德清的学习态度问卷,并综合了两个问卷与本研究有关的题项构成了本研究的问卷。二是归因问卷。归因问卷借鉴了Lefcourt(1978)等人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然后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在问卷调查后,笔者又分别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包括三个大问题。三、结果与讨论1.动机,态度与学习成绩有正向的相关性在对动机与态度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按照28道题的所有选项进行总分排序,在问卷的统计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其问卷得分也相应地高,而成绩差的学生其问卷得分也低。本研究数据显示,“问卷总分”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表示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显著水平为,表明达到了统计意义,意为这两个变量之间不相关的概率几乎为零。相关系数有两个*符号,表示显著性水平达到了的显著水平。这是一班所有学生的动机与态度调查问卷结果总分和成绩之间的相关。这些数据说明在总体上,学生的动机和态度与成绩之间是呈正相关,动机越强,态度越端正,其成绩也就越好。这个结论和之前的推测也相吻合,进一步强调了动机和成绩的关系,特别是成就动机和学习成绩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的一种倾向。成就动机取向的学生会选择一个较有能力的伙伴,而归属动机取向的学生会选择一个友好的伙伴。即使失败了,成就动机取向的学生也比成就
本文标题: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与态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18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