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点体会
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点体会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什么技巧,我们都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家长,对待每一件事,总归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一个过程,是每一个班主任教师要慎重对待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班级的管理的成败和班主任工作的成效。07级的同学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顺利地毕业了。在这三年里,面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我发现有的教育过程是值得我们老师反思的,也有的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对家长有礼有节2007年9月25日星期二,农历八月十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杨X同学的家长到学校找我,寻问孩子的第一单元的数学成绩为什么考得很不好,说实话,当时我对班上学生的情况还不是特别地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大致在新生的档案里看过一两次,对这个学生的印象不是特别的深。此时家长开始抱怨说:“原来我孩子是准备到某私立中学去的,后来听到你们招生老师的招生宣传,才到了你们这所学校”再接下来,就开始数落学校的种种不尽善尽美的地方,仿佛一下子要把对学校的所有埋怨都往班主任身上发泄。我确实相信,学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夸大宣传的地方,我一边忙于解释,一边在想着家里用什么来过这个中秋节。当着家长,我就开始重新翻阅学生的入学档案,发现学生在小学时的成绩并不是家长所说的那么优秀,而应该是中等偏下的成绩,看到这些,家长又开始重头说起,孩子原先数学成绩不好,到四、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六年级时,又换了一位数学老师,成绩又开始往下掉,家长开始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了。我想,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时,双方就容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家长埋怨老师不会“教”,而教师则埋怨家长纵容、袒护子女。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埋怨情绪导致对立情绪,这会对以后的沟通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我不能因为家长原先的态度而反过来数落家长。而我还是告诉他,一是孩子刚刚进入初中,由于课程的增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初中的教学,要给孩子一点适应时间。二是我作为班主任,平时对学生关注得不够,我会特别找时间对她进行指导,给她信心。家长满意地离开学校时,街道上已经是鞭炮声声,而我已经没有了过节的心情。为了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里的气氛,一路上将这事情往好处想,竞也给自己找出调节心情的心悦诚服的理由:第一家长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我应该高兴。第二这个学生是很情绪化的,我要多关注。第三这件事我告诉家长我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班主任,我要做得更好。第四提醒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搞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有了这样的理由和反思,走回家的路也觉得近了许多。二、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达成一致。班主任毕竟是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与学生家长各方面的经历和修养不尽相同,因此教育的思想与教育的方法有所不同,学校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的文化背景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学生的期望值也不一致。老师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的道德标准对学生的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学习成绩好,将来不一定就有更好的未来,反过来,有学校各种活动的经历对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很好的促进作用。家长往往从面对社会就业和生存的压力方面来考虑,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好,其他方面也无所谓。例如班上的英语课代表,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家长就极力反对学生担任职务,认为班级的工作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通过各种理由辞去课代表一职。无独有偶2008年的寒假,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参加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班干部推荐班上的张XX同学参加,第二天她说由于奶奶过生日,不能参加,老师另外派同学参加。09年的暑假,学校派部分的志愿者参加文明劝导活动,而该生的家长又以孩子的奶奶过生日为理由拒绝参加,班上的学生对此颇有微辞,奶奶一年怎么会有两天不同的生日,分明是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学校的活动。这一点在同学中得到验证:张XX的家长平时一般不会让孩子与班上的同学玩在一起,只要她学习好就可以了,能升入重点中学,有“出息”。我利用一些与家长接触机会与家长沟通,将学生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告诉家长,使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有所改变,在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后。家长同意该生参与班级的工作,张XX凭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同学的认可,还被同学推选评为“台江区三好学生”。今年又顺利考入福州八中,成为受学校表彰的优秀毕业生。三、要善于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做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推动世界进步的手,就是摇篮旁的那双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利用家长会适时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记得在本届学生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总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中所主要关注问题,以“如何在孩子的试卷上签名”为主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平时许多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在学生的试卷上签字,只是简单地让家长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家长在签字时,也只是看一下孩子试卷上的分数,如何让这个签字发挥更大的作用?(1)这是一次家长与老师沟通的良好机会,大凡要求家长在试卷上签名的老师事后一定会认真去翻阅一下家长所签的内容,如果家长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会认真考虑,同时当老师知道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后,老师可能更关注你的孩子。(2)这是一次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绝佳时机,作为家长的签字,必须通过学生交到老师的手上,孩子一定关心家长跟老师说了什么,所以这也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桥梁,如果能对孩子学习上的的问题提出一两点建议,分析成绩形成的原因,学生也一定能读出家长的良苦用心。(3)有的家长只是写“请老师多多指教”试想一个老师面对一百多名的学生,尽可能一碗水能端平,这样的签字也就是签字而已。(4)如果家长看到成绩比较差,一顿骂再加上一棍棒,那就事与愿违了。通过这次的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了教师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一致的,因此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家长的距离。每一次开家长会之前,我总要在班上向学生征求家长会上有什么特别需要向家长提的意见,事先作一些准备,在家长会上与家长进行沟通,每场家长会的后半部分时间也都留给家长,让平时经常一起玩的同学的家长围在一起,交流各自孩子的情况;老师与个别家长对话,这时大部分是面对在班上不怎么遵守纪律的学生,不能只顾自己的情绪,向家长大倒苦水,应该换个方式,倾听家长对孩子在家庭中表现的评价,了解家长对学生的问题的看法,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偶尔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家长进行交流。这样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而不是对那些行为偏差生的家长的一昧指责,这样也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学生的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是一门需要用心做的学问。在这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用自己的努力和真诚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当完成填报志愿,许多学生和家长恋恋不舍地向我告别时,是对我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奖赏。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恰恰是两者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下面是我做班主任几年和家长交流的几点体会。一.尊重----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自己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而且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有教养的教师决不当着学生的面讲有损于他们威信的话。事实证明,教师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不但可以提高家长的威信和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而且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教育下健康成长,自己又是那样受尊敬时,就会衷心地感谢教师,更加信任教师。因而,教师和家长就会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产生共同语言,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二、“三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1、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2、家长访校。家长访校,可以使用他们熟悉自己孩子的教育环境,了解老师和同学们,是教师和家长们交流的重要机会。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随堂听课。我在本学期,采用围绕某个目的,邀请部分学生与家长同时参加座谈交流的形式,邀请每个任课教师对在场的每个学生进行真诚地交谈,师生、家长五个坐在一块,在场的人群就有五六块,活像交流集市。到后来,由于是出于对该学生的爱护与真心,使家长与教师达到了共鸣,有许多家长带了学生主动单独找任课教师交流,寻找根源及其解决方法。这是一次成功的家长访校活动,对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感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电话访谈。教师可以比较方便地与家长联系,交谈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打电话的原因、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向家长了解情况和通报学校或班级的活动。三、“倾听”----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人的成长是受家庭、社会所影响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人都知道: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由此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而作为学校基本单位——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普遍显得有些紧张,不太正常。部分家长早把“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更为“师之过”,认为孩子不行就是因为教师差;也有不少班主任这样埋怨家长:“就他家的孩子不行,他就那鬼样,怎么教得好儿女。”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互不信任。从孩子的前途着想,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出发,班主任首先应该检讨自己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否做得很好。实际上,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是门学问,充满技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应忌避以下三点:一、忌过滥有的班主任很喜欢与家长“沟通”。学生偶有一次不交作业或迟到,就急忙“请”家长;有的班主任三天两头与家长碰面,看起来很忙。其实,这不太好,不可取。首先,学生出现一些小问题便频繁找家长,容易失去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小学生不懂事易偏激,他会认为教师此举是多么可恨,是教师无能为力的表现。这可能导致的结果
本文标题: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点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2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