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引入:3V信息分布视觉(Visual)声音(Vocal)语言(Verbal)55%视觉38%声音7%语言第四章非言语沟通能力第一节非言语沟通概述第二节身体语言沟通第三节环境语言沟通第一节非言语沟通概述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非言语沟通:就是使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外的手段来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二、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性(一)非语言沟通更真实(二)非语言所包含的信息更广泛(三)非语言沟通能够调控语言沟通(四)非语言沟通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我检查请你自我检查一下,看是否有以下一些坏习惯:1、蓬头垢面,衣冠不整;2、在公开场合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涂口红;3、讲话时,嘴里吃着零食,或边讲话边抽烟;4、身体散发出体味;5、讲话时口角吐白沫;6、双臂交叉,斜眼看人;7、跷着二郎腿,斜靠椅背伸懒腰、打哈欠。三、非言语沟通的特点(一)独立性与伴随性独立性:是指非语言沟通能够把语言形式转换成非语言形式,并通过非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伴随性:是指非语言沟通往往起着配合、辅助和加强语言的作用。(二)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是指非语言沟通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有许多身体语言、情态语言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普遍的适用性。特殊性:是指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非语言沟通。(三)多样性与惟一性多样性:是指在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信息通道和沟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同一非语言沟通会具有多种含义。惟一性:是非语言沟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等环境条件下所表达的意思是明确的、惟一的。(四)外在性与内在性外在性:是指人们在运用非语言沟通时,以个人或群体的形体动作、表情、空间距离等外在表现作为信息发送的起点,通过一种可视的、直观的形式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内在性:是指非语言沟通受到人的气质、个性等内在心理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四、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一)强化语言信息(二)代替语言信息(三)补充语言信息(四)重复语言信息(五)否定语言信息(六)验证语言信息五、非语言沟通的类型(按存在状态划分)(一)身体语言沟通1、肢体语言:如手、手臂、腿部、脚部、面部、眼睛等2、形体语言:如体形、体格、姿势、气味、高度、体重、头发、肤色等(二)副语言沟通副语言:是指发出有声但无固定语义的辅助语言。如音质、音量、语速、语调等。(三)环境语言沟通环境语言沟通:是指通过环境因素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课堂互动两个学生为一组。一方先通过非言语的方式介绍自己,3分钟后双方互换。在向对方自我介绍时,要求双方都不准说话,整个介绍必须全部用动作完成,大家可以通过图片、标识、手势、目光、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沟通。然后再请大家通过口头沟通的方式,说明刚才通过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与对方的理解进行对照。第二节身体语言沟通一、肢体语言(一)手臂语言1、手掌2、手指3、背手4、搓手5、双手搂头6、亮出腕部7、握手支配性与谦恭性握手直臂式握手死鱼式握手双握式握手折骨式握手蜻蜓点水式握手课堂互动分别请男女学生各两名,练习握手的六种类型,并与被握手者交流握手的感受,以掌握正确的握手方法。(二)头部语言(三)腿部语言(四)脚部语言(五)肩部语言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能够敏锐地传递特殊的感情、想法和目的。常用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神嘴巴眉毛眼睛的功能和作用:1、专注功能2、说服功能3、亲和功能4、暗示功能5、表达情感功能6、表示地位与能力功能三、姿态语言姿态:是指人们身体语言不断变化所呈现的状态,如坐姿、站姿等。(一)姿态语言传递的信息1、态度信息2、心理信息3、情绪信息4、相关信息(二)姿态语言解析1、开放式姿态与封闭式姿态开放式姿态是受欢迎的,通常表现为:伸展一下双手,松一下领带,放松一下四肢,双手背后,以手托头等。封闭式姿态则是不受欢迎的,通常表现为:紧缩双臂,夹紧双腿,目光下垂,捻弄手指、拉衣服等。2、喜欢姿态与不喜欢姿态喜欢的姿态语言:亲切的目光、友好的眼神、微笑的面部表情、自由放松的动作等。不喜欢的姿态语言:短暂的目光接触、白眼、不高兴的面部表情、神情冷漠、身体紧张等。3、有权姿态与无权姿态有权姿态:放松的姿势,昂首直立的身姿,果断有力的手势,相对夸张的动作,适当的瞪眼,适时的打断,适当地接近别人等。无权姿态:身体紧张,过度微笑,不直接看别人,频繁地向下看,坐在会议桌的最后,僵硬的动作等。课堂互动分别请男女学生演练各种姿态,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解释,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四、着装打扮1、服装2、饰物3、化妆课堂互动请你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你的同桌在衣着打扮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同伴衣着打扮的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优点缺点改进意见1、1、1、2、2、2、3、3、3、4、4、4、5、5、5、第三节环境语言沟通一、空间距离(一)空间距离的功能1、空间场所代表了领地2、空间距离反映了亲密程度3、空间距离代表了人的身份(二)空间距离的类型1、亲密距离。一般在0~0.5m之间2、私人距离。一般在0.5~1.2m之间3、社交距离。一般在1.2~3.5m之间4、公众距离。一般在3.5m以上(三)影响空间距离的因素1、地位2、个性3、熟知程度二、环境布置1、办公室设计2、房间颜色搭配3、办公室陈设
本文标题:非言语沟通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2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