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校后勤集团管理人员激励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后勤集团管理人员激励研究姓名:李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靳云全20060401高校后勤集团管理人员激励研究作者:李军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参考文献(46条)1.刘林.朱杰堂高校隐性激励与师资队伍稳定问题研究[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1)2.JensenMC.MurphyKJ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1990(02)3.杨善林.王素凤.李敏国有企业经营者负激励机制设计--油锅合同模型解析[期刊论文]-财经研究2005(9)4.邵建平.曹凌燕威胁激励的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03)5.让一雅克·拉车.让一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2004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7.湛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20028.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20029.赵振宇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200110.刘正周管理激励19981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199312.王中力激励论199213.俞克纯.沈迎选激励·活力·凝聚力--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与群体行为理论198814.陈孝彬教育管理学199915.王伟廉高等教育学200116.彭德华.朱雪峰学校管理心理学199917.俞文钊管理心理学200218.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199619.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199620.张燮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19932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19982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200123.林大静.陈利群建立聘任竞争激励机制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期刊论文]-西北医学教育2000(3)24.周红教师聘任竞争激励机制浅谈[期刊论文]-交通高教研究2002(3)25.王克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与对策研究200326.张克勇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200327.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策略思维200228.哈罗德·W·库恩博弈论经典200429.朱·费登博格博弈学习理论200230.阿玛尔·毕海德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200231.黄有光效率、公正与公共政策200332.申来津精神激励的权变理论200333.姚艳红人力资源管理20033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点评200335.金新政管理智典200236.王则柯经济学课堂200437.史迪夫·H·汉科发展经济学的革命200038.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200439.陈钊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重构200140.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41.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200342.张维迎经济增长的国王200343.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44.张维迎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45.张维迎大学逻辑200446.朱·弗登博格.(法)让·梯若尔博弈论200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马文成.马冲亚强化财务监管,壮大后勤集团-集团经济研究2007,(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动力源和支撑点.强化后勤财务监管、促进后勤集团发展、增加高校综合实力,是全面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2.期刊论文余丽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探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财务管理体制、资产管理方式、预算管理、约束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新变化,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财务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建议采取三项措施,一要理顺学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二要加强后勤集团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三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3.期刊论文薛莉高校后勤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探讨-发展2007,(3)改革开放的今天,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后勤集团的服务模式逐渐凸现成为一个制约因素,因此,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改革亟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本文试从高校后勤集团的法律归属及组织性质等问题入手,探讨其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4.期刊论文倪小勤.王文辉对加强后勤集团财务工作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后勤集团社会化是近几年高校教育事业改革的新生事物.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打破了高校传统的自我封闭式的服务体系,为高校走向市场,参与社会竞争,开展对外服务指出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后勤集团社会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更要注重后勤集团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管理.5.期刊论文徐绍华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本文提出了我国高校后勘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要延伸高校后勤集团服务产生链.其次要建立现代高技后勤集团企业制度;此外,要从筹资多元化与产业多元化两方面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再次,要建立与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最后,从人才的选择与管理两方面提出了高校后勤人才发展战略.6.期刊论文胡求光.过国忠.HUQiu-guang.GUOGuo-zhong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4)文章通过对有代表性意义的反映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证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可以互动发展.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7.学位论文李欣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2007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高校后勤市场由完全封闭逐步走向全面开放。在新的形势下,作为高等学校主要组成部分的后勤集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高校后勤集团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实现科学管理,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对策,设计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可持续发展和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较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后勤改革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选择、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构建、高校后勤组织模式比较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和战略实施对策等部分。论文重点进行了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当前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明确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构建的原则,确立了管理模式的目标框架,探讨了国内有关院校后勤集团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校后勤集团的组织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以及通过对影响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对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8.期刊论文谭邦柱.杨钢我国高等教育导入市场机制的途径及方法浅析-理论月刊2003,(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使高等学校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市场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9.期刊论文庞晋伟试析绩效考核与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研究2007,(3)面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高校自身紧迫的发展目标,后勤集团的工作仍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10.期刊论文尚海磊.ShangHailei对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根源的制度性分析及对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高校内部资源浪费现象仍大量存在.在高校资源投入的过程中,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资源浪费;人力资源结构比例不协调、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财力资源开支不合理等教育浪费现象,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揭示我国高等教育浪费表现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借鉴了新经济制度学对制度问题的研究理论,试图分析高等教育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存在的制度根源.针对其产生的制度根源,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e2ded08-fe9f-441d-8250-9e0100476075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
本文标题:高校后勤集团管理人员激励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3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