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武汉市常青花园14小区环境规划与管理
小区环境规划与管理EnvironmentalDesignandManagementofResidentialsub-districts小区规划与管理常青花园14小区规划设计国内外小区经典案例小区建设的新发展武汉市常青花园14小区环境规划设计与管理Planning,DesignandManagementofNo.14QuarterWuhanofEvergreenGarden十四小区位于常青花园的中心位置,其规划构思的出发——使新区恰当地融入城市空间和周边建筑已形成的环境中,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和发展。与一般新建小区不同,14小区位于常青花园腹地,周边建筑行列式排列格局及市政路网均已形成,因此,构思的出发就是使新区恰当地融入城市空间和周边建筑已形成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和发展14小区规划设计这种有机的融合包括三方面:①空间格局的融入―为了与周边环境取得协调,采取规整、分级明确的规划系统。②交通系统的融入―使车、人行路线与已有市政道路有机联系,使之通畅,符合人的行为模式。③设施的融入―精心布置设计配套建筑,既要弥补现有环境的不足,提升环境质量,又要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有意淡化传统的“中心”概念,强调组团的归属感(一方面是结合小区具体情况,同时也满足了物业管理的需要),使每个组团各具特色,避免“大而无当”的小区中心。明确各级道路系统,控制道路宽度使各级道路各司其职,避免人车混流,确保居住安全。创造田园式绿化环境,在完善功能的前提下,美化小区整体环境。努力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强调公共空间的均好性,为每个组团营造一个亲切怡人的交往场所核心,为孩子和老人提供一个随时可休息或娱乐的场所,一个不受汽车、自行车停放干扰的安静、安全的场所。主要体现总平面设计总体体量控制建筑设计主要体现总平面设计1,道路骨架东西面临30m宽机动车道,北面是大型公建带,客观上有对外联系方便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车流量大,过境人员复杂的弊端。如何组织交通才能扬长避短,既能形成便捷的对外交通,又尽量减少外界对小区内部产生干扰就成了设计成败的关键。通过分析和实地观察,发现东面的内环东路是常青花园居民上、下班的主要道路,且有多路公交车经过,人流较为集中,将主入口设在此符合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北面的大型公建带虽尚未完全形成,但在总规中它是整个常青花园大型金融办公、购物娱乐、医疗保健的中心,人流相对集中日购房潜力巨大;东面毗邻另一居住小区,可能有一部分过境人流经过。基于以上分析,遵循“通而不畅,主次分明”的原则,我们设计了“y”形折线主道路骨架,最大限度保证小区日常及火警时的车行通畅、快捷。这种骨架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似平淡无奇,但从小区建成后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它十分直接有效,居民上班出行,回家购物,停车取车路线均短捷方便,业主反映良好,完全符合设计时的构想。从中体会到,小区路网设计与其绞尽脑汁去追求几何构图的优美,不如客观地分析小区周边环境实际情况,找出设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逐个分析解决。这样的设计构图虽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它一定是最合适的,也是最经得起实践检验的。2,总体体量控制14号地块北面是100m宽的大型公建带,预计将为高层和大体量公共建筑用地,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只有在小巧多变上下功夫。沿街有机布置一系列十一层“小高层”和五~六层的多层住宅、三~四层的公建等不同高度不同体量的建筑,形成丰富多变的人际线,并重点处理了位于小区中心入口处的会所、幼儿园及派出所,通过它们优美多变的造型,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同时在小区的西南角和东南角为了取得空间上的平衡也设置了6栋十一层“小高层”,通过它们使三个组团互相呼应,形成统一而又有变化的整体。3,道路分级小区道路分为三级道路系统,即小区级道路11m(包括7m车道及两边各2m人行道);组团级道4.5m;宅前道路3m。组团级道路围绕组团中心绿化形成环形骨架,既方便居民出行、停车、搬运等生活需要,又强调每个组团的场所感。宅前路采用尽端式道路,避免人车穿行,为每户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宁静的居住环境。通过这三级道路网的有机结合,做到了人、车合理分流,使用方便,不多占用邻里空地,将更多的空地辟为绿化用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建筑设计1,居住建筑户型多样化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单一的户型已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和甲方商讨和实际的社会调查,设计了5种基本户型以满足社会上几类基木购房人群:适合新婚夫妇的小一室一厅(S=80~90m2);适合中青年夫妇及其子女的大二室一厅及二室二厅(S=l00~110m2);适合三代人居住的三室二厅及四室三厅(S=120~150m2);以及为高收入者和大家庭准各的四室三厅及复式住宅(160m2以上)。购房者可根据自己需要及承受能力自由选择。丰富多变的房型,极大的挑选余地是14号小区的一大卖。设计人性化根据现代人的生活规律,采用大厅、大厨、大卫,及面积适度的卧室。三室套型和复式套型均设双卫或多卫,满足不同年龄或临时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充分满足私密性要求。考虑到武汉所处的地理位置,夏季气温高,主导风为南北向,因此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尤其注意朝向、采光和穿堂风的组织。14号地块所有户型均为座南朝北。每户均有1~2间朝南卧室,起居室均为南向,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明亮干净的居住环境。通过起居室与餐厅的组合,将穿堂风引入室内,使身处火炉的武汉人能度过一个凉风习习的夏季。为了避免住户入住后二次装修对房屋结构的破坏,预先统一考虑了空调搁板,厨房合理布置,并设置了一定面积的储藏空间。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主要包括:常规能源、燃气等要进行优化,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住宅小区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行节水型器具。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居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外声环境系统应满足日间噪声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等。住宅小区光环境一般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有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即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应达到100%。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类率应达到50%。常青花园14小区亮点空间格局与周边环境取得协调交通系统的融入,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区内环境相对意识强绿化做得相对比较好限制私家车以便改善空气质量社区环卫设施投放不足,应予以增加小区广告牌应合理安放小区垃圾箱的安置问题吸取环境规划理念中的亮点巴西的库里蒂巴市“鼓励参与”表现一:库里蒂巴市的“免费环境大学”向家庭主妇、建筑管理人员、商店经理等人提供实用的短期课程,教授日常工作中(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的环境知识。这种课程是某些行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如出租车司机,但许多人是自愿学习这些课程的表现二:固体废物处理•解决固体废物问题从产生和收集两方面人手。每天由市民回收的纸张可挽救1200棵树木。“让垃圾不成垃圾”的创意引发70%的家庭参与可再生物质的回收工作。•库里蒂巴市政府还资助了“垃圾购买项目”,市民可用垃圾交换食物。在库里蒂巴市的各个居民社区,垃圾回收车每周来两次,都是两辆同行,前一辆车回收“垃圾”,后一辆车分发食品,2公斤回收物资可换得1公斤食品,也可以兑换公共汽车票、练习簿或圣诞节玩具等。这种垃圾购买活动满足了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所提供的大米、大豆、土豆、洋葱、橙子、大蒜、鸡蛋、香蕉、胡萝卜和蜂蜜等则是购买的当地农民季节性剩余产品,所以又增加了农民收入。62个住区单位约34000家庭统共用11000多吨垃圾换取了近百万张车票和1200余吨食品,过去的3年里,100余所学校的学生用近200吨垃圾换取了近190万个笔记本。•“彻底清除”是另一个创意、即临时雇佣退休和失业人员把城区堆积已久的废物清理干净。这些创意采用了大众参与和劳力密集型方式,而不是依赖于政府职能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创意的实施节约了资金,提高于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系统的效率,同时保护了资源,美化了城市和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化石燃料的零依赖”的丹麦政府•①建立绿色帐户。绿色帐户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用绿色帐户,能够比较不同城区的资源消费结构,确定主要的资源消费量,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在学校和居民区建立绿色帐户,确定水、电、供热和其他物质材料的消费量和排放量。•②生态市场交易日。这是改善地方环境的又一创意活动。从1997年8月和9月开始,每个星期六、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包括生态食品)在城区的中心广场进行交易。通过生态交易日,一方面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让公众们了解到生态城市项目的其他内容。•③吸引学生参与。吸引学生参与是发动社区成员参与的一部分。北京当代万国城•北京当代万国城,在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能源5个方面达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标准。小区计划种植的乔木、灌木树种将达到40种以上,在南区7000平方米的水体里将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确保绿化率达到70%,力图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与环境的“有机共生关系”。万国城南区大面积水体之下是混凝土车库,车库上的覆土有集蓄雨水的能力。车库以外的区域采用分层截止径流的方式,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屋面雨水系统经改进能收集雨水用作景观绿化用水;路面经改进高于草坪,雨水可直接排入草坪。住宅直接使用城市自来水给水系统,同时设置直饮水系统。管材采用铝塑复合管和PP-R管,避免二次污染。万国城项目设置中水处理设施,生活废水(沐浴水、盥洗水、洗衣水)进入中水处理站,经处理后作为景观补充水、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消防备用水使用。•为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万国城在拆除旧有建筑物时,回收废钢筋、废铁等约450吨,废砖约40万块,废木头约300立方米。还保留了现场一栋3200平方米的多层厂房,计划改造成办公楼。太阳能源应用于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初探•由于城市居住小区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将太阳能源应用到城市居住小区中,减少小区能耗,已提上城市发展议程。•目前,国外太阳能技术已实现突破性进展,也逐步将太阳能技术应用到城市居住小区中,并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德国和瑞典的区域太阳能集中供暖,美国的太阳能屋顶,日本的OM阳光住宅等•由于使用石化能源相对廉价、便利,影响了人们的主观选择,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对太阳能的理解很狭隘。因此,有必要引入国外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太阳能居住小区模式,并加大太阳能宣传力度,促进我国太阳能事业的蓬勃发展。住宅小区的水环境规划——建立中水系统•中水是由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派生出来的,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如用来冲洗便器、冲洗汽车、绿化和浇洒道路等。因其标准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所以称为中水。•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用水量特别是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大量污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和水源,造成水资源口益不足,水质日益恶化;新水源的开发工程又相当艰巨。曲对这种情况,立足本地区、本部门的水资源,采用污水回用是缓解缺水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将使用过的受到污染的水处理后再次利用,既减少了污水的外排量、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淡水资源,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外从20世纪印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利用中水,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建成第一个中水试点工程。以后,各地纷纷开展中水的试验和研究,中水工程的实例日益增多。武汉“屋顶种菜”立项武汉市“城市建筑与屋顶农业开发”科技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高级农艺师张原教授介绍,武汉市数亿平方米的屋顶,如果能种菜,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他还透露,目前武汉
本文标题:武汉市常青花园14小区环境规划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