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班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锦集【汇编5篇】
小班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锦集【汇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小班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锦集【汇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班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一篇】本学期我班有47位孩子与我们共同步入小班的生活。我们班组成员本着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交往。以“尊敬幼儿、尊敬家长、一切以幼儿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以园务计划和教研组计划为依据,制定出以下的班级工作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及工作重点:本学期幼儿人数共47人,通过入园后的观察,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及其它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幼儿在常规习惯、自理能力、适应性、语言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为幼儿的年纪小,个别幼儿还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哭闹的现象、还有不少幼儿不会自己进餐,再加上大多数的幼儿是家中的独子,倍受家人的宠爱,比较任性,娇气、霸道,依赖性强,同伴之间不知道谦让,团结友爱。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将主题探究活动与结构性领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二、主要工作任务:(一)保教工作1、做好新生入园的情绪安抚工作。个别幼儿第一次入园,因此他们会产生哭闹、不愿来园的情绪,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使幼儿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2)教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1)认识自己的口杯和毛巾标记。(2)学会正确的洗手、漱口方法。(3)能安静午睡,不吵醒别人。(4)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能自己吃饭等。(5)会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入厕。具体的做法:(1)进餐、盥洗、穿脱衣物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尽量多的提供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营造充满欢乐、和谐的班级氛围。(2)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组织相应的小竞赛,在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激发自信心。3、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1)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2)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3)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用语言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4)注重感情教育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步培养,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幼儿园的情感,初步使用“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5)将玩具归类收好。4、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利用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里,除了开展主题活动:教师节、中秋、国庆、圣诞,元旦,等习俗活动外,还将配合幼儿园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如“家园同乐亲子运动会”、“秋游”等活动。5、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园里的要求认真实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消毒、灭蚊等。给幼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活动环境,在工作中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具体的做法:(1)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交医生查看、诊治。(2)照顾好生病的孩子,定时定量给幼儿喂药,尽量保证班级幼儿的出勤率。坚持每天的户外活动,并为汗湿衣服的幼儿更换衣服。(3)气候多变时,请给幼儿带一件小外衣,以防着凉感冒,并在衣领处标示幼儿的姓名,以便于辨认。(4)随时准备足够数量的清洁衣物留在幼儿园内,以备换用。衣物及个人物品,请自行携带并定期清理。(二)教育教学工作1、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观点,精心设计幼儿的一日活动,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本班幼儿知识水平能力等个体差异较大的现象,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并在日常教学中,选择穿插一些有意义的学习内容,以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2、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辅以游戏、集体、自定规矩等方法,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断加以巩固。3、布置教室的环境,利用身边的自然物、废气物品自制教玩具,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不同能力层次儿童发展的需要投放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4、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等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热爱集体,懂得不能为了自己而影响别人。5、深入实践园本课程,将主题探究活动与结构教学结合进行,从他们的兴趣、知识水平入手,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让孩子主动学习,从而获取各方面的经验,提高综合能力。6、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吸收和借鉴有关课改新观念。实施教研计划,进行阶段记录,反馈,期末做出专题总结及交流。(三)家长工作:在本学期的家长工作,我班重点以“尊重家长”为原则,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班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主要工作。(2)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及沟通,以电话、网络、家园互动手册、以及接送时的交谈,组建幼儿成长档案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家长需配合我园工作开展进行简要讲解。(3)按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让家长了解本班教学大纲不断向家长提供新的幼教信息。(4)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参与助教,发挥家长的作用。(5)做好本班早晚入园、离园工作。来园和离园时,请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三、每月工作安排:九月份:1、各班布置家园桥栏目等环境布置。2、稳定幼儿的情绪,加强常规管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3、制定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体锻计划等。4、结合教师节、中秋节等开展主题活动。十月份:1、结合主题活动内容,开展“迎国庆”主题系列教育活动。2、练习小班幼儿操。3、发放家园共育小报、幼儿园家长学校辅导材料、幼儿成长档案。十一月份:1、更新卫生宣传栏内容,及班级课程实施情况。2、开展“家园同乐运动会”活动。3、组织幼儿秋游活动。十二月份:1、各班级幼儿常规评比。2、慰问解放军,迎新年活动。3、根据主题活动开展情况,鼓励幼儿参与主题材料的收集,发挥幼儿的活动的主体性。一月份:1、做好各类总结、反思,进行资料整理及期末各项总结工作。2、写好幼儿学期末总评汇报单,并对幼儿进行寒假安全教育。小班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二篇】一、本月重点:1、春季幼儿预防感冒,室内做好消毒工作,及时通风换气。2、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让幼儿喜欢集体活动,主动上课。3、加强引导幼儿合理的衣服穿脱顺序,防止幼儿感冒。4、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培养班级常规,在教室内轻声说话,及安静走路,不在教室里跑动。5、开展关于懂礼貌的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二、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主题活动:我是懂礼貌的好宝宝环境创设:懂礼貌的好宝宝三、教具及区角材料投放:教具:生活区:基本社交礼仪、餐桌礼仪及延伸。感官区:彩色圆柱体蓝色盒、有柄插座圆柱体B、重量板、触觉板排序。数学区:9的危机、11—99数量的认识、数字卡片的认识、11—99数量和数字的对应。语言区:关于花朵与礼仪方面书籍。科学区:我的一天、神奇的影子、花的嵌板、花的三部卡。区角:农场活动角、丰富的幼儿园生活、《火车轰隆隆》《牛奶三明治》《小小歌唱家》《龟兔赛跑》的打击乐谱、韵语识字。四:保育工作:1、养成饭前、饭后用肥皂洗手的好习惯。2、做好春季卫生工作,按《幼儿园防蚊虫工作常规要求》操作。3、养成良好的个人就餐习惯,排队打饭,不挑食,学会整理自己的就餐环境。4、及时观察幼儿的穿着情况,随时注意增减衣物,垫毛巾。5、在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中合理调配幼儿的活动种类,控制幼儿活动量,增加饮水量,加强对幼儿的日常生活护理。五:家园沟通工作:1、根据本月主题请家长配合教师做好有关春天主题教育。2、建议家长运用生活,在生活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尽量让幼儿自己做自己能所能及的事情。3、建议家长良好的与本班班级老师配合,共同让孩子健康成长。4、为了幼儿一日活动按时进行,请家长配合按时送幼儿入园。5、根据孩子情况,安排新生家访。六:各领域发展要求:(一)植物学:《种植韭菜》《观察自己种的小树》1、了解韭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劳动。2、了解树的生长过程。(二)烹饪:《做三明治》、《蒸米饭》1、了解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及蒸米饭的基本步骤。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三)艺术:奥尔夫音乐:《火车轰隆隆》《牛奶三明治》《小小歌唱家》《龟兔赛跑》1、学唱问好歌,培养社交礼仪。增进幼儿与师生的友好关系。2、通过语词说白感知节奏,体验相互分享的乐趣。3、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感知sol—mi—do的音高。4、认识大鼓和小鼓,体验乐器轮奏的乐趣。(四)美工:《水粉七色花》《手工制花瓶》1、培养幼儿对色彩的美感的欣赏。2、通过手工制作,锻炼手部小肌肉,增强手部灵活性。(五)韵语识字:第19课、20课《几只鸟》《两牛顶头》1、背诵韵文。2、能倒读,斜读,任意点读韵文。(六)英语1、学习单词。2、了解句型。(七)分享课:《喜欢的花朵》《喜欢的图案》《喜欢喝的水或牛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七:蒙氏各区域教学重点:生活区:《基本的社交礼仪》《餐桌礼仪》及延伸。感官区:《彩色圆柱体蓝色盒》《有柄插座圆柱体B》《重量板》《触觉板排序》。数学区:大龄组:《9的危机》《11—99数量的认识》《数字卡片的认识》《11—99数量和数字的对应》。小龄组:《砂数字板》《彩色串珠盒》《彩色串珠与数字卡片配对》《数字与筹码》。语言区:《关于尊重的故事》《关于懂礼貌的故事》《我的快乐的一天》《七色花的故事》。科学区:《神奇的影子》《我的一天》《花的嵌板》《花的三部卡》。小班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三篇】一、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对园内生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上的准备,所以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时,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一些幼儿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孩子手脚乱跳,还有一些孩子对家长又抓又咬,情绪很激动,在和幼儿接触和交谈中发现幼儿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有的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为了争抢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和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幼儿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小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每为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二、教学目标: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音乐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通过研音乐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2、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3、能够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难点:1、认识几种打击乐器,能随着熟悉的乐曲使用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演奏,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安静、用心地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音乐的不同特点。四、具体实施措施: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响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
本文标题:小班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锦集【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42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