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通用4篇)
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通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通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一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一、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二、教材分析:(一)目标的多维性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二)活动的有效性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三)学生的主体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四)教师的指导性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五)评价的发展性“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本册第一单元设计了“成长包”体现了新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成长包”的作用,运用“成长包”的'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三、学生分析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四、教学目标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家乡,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4、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5、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七、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开开心心每一天8课时第二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8课时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8课时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8课时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8课时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大体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第1—4课)主题“生日快乐”;第二单元(5—8课)主题“走进秋天”,第三单元(9—12课)主题“成长乐园”,第四单元(13—16课)主题“金点子行动”。三、教学目标:第一单元:1、教育学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2、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3、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4、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集体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5、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6、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第二单元: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2、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3、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4、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5、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6、教育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7、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8、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第三单元:1、教育学生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2、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3、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4、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5、教育学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6、能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第四单元:1、教育学生学习与生活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3、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4、做到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5、教育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6、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想象,初步尝试和学习有创意地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四、教学措施: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结合班队,团队活动进行教学。3、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4、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等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五、教学进度:第一周:1、祝你生日快乐第二周:2、快乐的国庆节第三周:3、过去的故事第四周:4、红领巾的生日第五周:国庆节放假第六周:5、秋天到了第七周:6、秋游回味第八周:7、巧手剪春天第九周:8、中秋与重阳第十周:9、我来试试看第十一周:10、我不胆小第十二周:11、我不任性第十三周:12、我的好习惯第十四周:13、走进聪明屋第十五周:14、我也能研究第十六周:15、生活中的创造第十七周:16、让校园更美好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二篇】一、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三.全册教学目标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四、教学措施: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3.充分利用电视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五、教学进度安排: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三篇】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二、教学理念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
本文标题: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45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