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QSH 0166-2008 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ICS75.010E90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Q/SH0166—2008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Compiling&printingrequirementsofgeologicalstudyreportsonoilandgasexploration&development2008-02-25发布2008-04-01实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发布发布发布Q/SH0166—2008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地质成果报告的组成..................................................................15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16附件的编写格式及要求................................................................57审批文件的编写格式及要求............................................................68地质成果报告的印制要求..............................................................69电子文件制作要求....................................................................6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质成果报告的编排式样...........................................7Q/SH0166—2008III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雯、赵传玉、郭齐军、石恒、范凌霄、唐泉、朱金良、唐来洲、张玉萍、沈长山。Q/SH0166—20081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的形式构成、层次描述、编写格式及印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质、物探、化探、钻井、油气田开发、科学技术研究等地质成果报告的编制。也适用于总结性文字报告、规划、年报、小结等的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Z1999002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地质成果报告geologicalresultreportsonhydrocarbonexploration&development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开发和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按相应技术规范和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等形式编制的一套地质科技文件材料。4地质成果报告的组成地质成果报告由三部分组成:a)文字报告——地质成果报告主要文字部分(含插图、插表、插照和附录);b)附件——非必备,文字报告所附的除正文插图、插表以外的附图(册)、附表(册)、技术性或说明性文字材料;c)审批文件——非必备,对地质成果报告进行评审验收或认定时所形成的文件。5文字报告的编写格式5.1构成文字报告结构见图1,文字报告由以下三部分构成:a)前置部分;b)主体部分;c)附录部分。Q/SH0166—20082图1文字报告结构示意图5.2前置部分5.2.1封面5.2.1.1封面中应包含以下内容:a)项目性质——注明项目所属级别、来源及合同编号,非项目类报告此项省略;b)密级——按国家保密条例的规定注明报告密级;c)报告题名——一般与项目名称相同,不宜超过30字;d)单位名称——一般为报告编写单位,生产项目可为项目合同甲方单位(分公司名称);e)编写时间——报告编写完成时间。5.2.1.2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a)报告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中的特定内容;b)报告分册印刷,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5.2.1.3对副题名的字体、字号和位置等要求等同于报告题名。Q/SH0166—200835.2.1.4封面式样见附录A中图A.1、A.3、A.5、A.7、A.9。5.2.2扉页5.2.2.1扉页为责任页,应填写项目名称及有关责任人。5.2.2.2扉页中应包含以下内容:a)报告题名——内容和要求与封面相同,报告题名与项目名称相同时,此项可省略;b)项目名称——合同规定的名称,非项目类报告此项省略;c)委托单位——合同甲方单位全称,非合同报告此项省略;d)承担单位——合同乙方单位全称,非合同报告此项为报告编写单位,加盖公章;e)协作单位——单位全称,有则必备;f)单位行政负责人——承担单位行政负责人;g)单位技术负责人——承担单位技术负责人;h)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人;i)报告编写人——主要编写人;j)主要研究人员——承担项目的主要人员;k)项目起止时间——合同规定的起止时间,非项目类报告此项省略。5.2.2.3在扉页下部注明单位名称,与封面名称一致,加盖公章。5.2.2.4报告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扉页。5.2.2.5扉页式样见附录A中图A.2、A.4、A.6、A.8、A.10。5.2.3摘要和关键词5.2.3.1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等,包含与报告同等量的主要信息。5.2.3.2摘要宜在300字~500字范围内。5.2.3.3关键词是从报告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报告选取3个~8个词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5.2.3.4摘要和关键词单独一页。5.2.3.5摘要和关键词式样见附录A中图A.13。5.2.4目次页5.2.4.1目次页的组成:a)文字报告中主体部分的篇、章、节、条目录;b)附录目录;c)附件目录。5.2.4.2主体部分和附录的目录应标明序号、名称和页码,目录要通过字处理软件的插入目录命令自动生成,应具有超链接。5.2.4.3附件目录中,文字性附件、附图册、附表册应标明序号和名称;附图目录应标明顺序号、图号、图名和比例尺。5.2.4.4目次页另起页排在摘要之后。目次页超过3页应单独排页码。附录与主体部分连续编页码。5.2.4.5整套报告分卷(册)编制时,每一分卷(册)均应有目次页。5.2.4.6目次页式样见附录A中图A.14、A.15。5.3主体部分5.3.1层次编号5.3.1.1主体部分的组成:a)前言;b)正文;c)参考文献。Q/SH0166—200845.3.1.2如正文在一个总题下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篇(或部分)应有序号和篇(或部分)名,如第一篇、第一部分等。各篇的章应连续编号。5.3.1.3正文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五层,以章为第一层,采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编号均可,见表1。表1篇章节层次名称编号名称数字编号示例汉字编号示例前言0或无无篇或部分第一篇或第一部分第一篇或第一部分章(第一层)1第一章条(第二层)1.1第一节条(第三层)1.1.1一条(第四层)1.1.1.1(一)条(第五层)1.1.1.1.11段无无5.3.1.4前言格式等同于正文“章”的格式,对前言是否冠以“0”序号,应视前言中是否划分标题层次而定。如前言中还划分出相应的次一级标题层次,则对前言应冠以“0”序号。其次一级标题为0.1,再次一级标题为0.1.1,余以类推。否则对前言则不必冠以“0”序号。5.3.1.5正文中的插图(包括插照,下同)、插表编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一般为图l、图2;表1、表2等。如插图、插表较多可按章分别编号,其标注形式为“章顺序号-图、表顺序号”。如:图2-3为第二章第3号图;表3-2为第三章第2号表。5.3.2版面格式5.3.2.1文字报告页面设置为A4幅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mm,页下角17.5mm。5.3.2.2正文部分标题的字号、字体及排版格式按表2设置。表2标题的排版设置名称数字编号和位置汉字编号和位置字号字体段前段后行间距篇居中小二号黑体12磅30磅章三号黑体12磅25磅条篇、章、节居中,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的位置四号黑体6磅20磅条小四号黑体3磅20磅条小四号宋体020磅条编号左起顶格书写,编号与标题或文字之间空1个汉字的位置,回行顶格书写编号与文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回行顶格书写小四号宋体020磅5.3.2.3报告正文为小四号宋体,段前段后0磅,行间距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首行缩进2个汉字。5.3.2.4插图、表名为五号黑体。表名在表上方,居中;图名在图下方,居中。5.3.2.5当表需要转页接排时,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头,表名可略。5.3.2.6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奇数页开始。首页起始页码为“1”,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双面印制时,纵排版奇数页页码应标注在右下角位置,偶数页页码应标注在左下角位置,横排版页页码可居中。5.3.2.7每篇(部分)、章应另页开始,页码连续编排。5.3.3参考文献5.3.3.1参考文献另起页。5.3.3.2按照GB/T7714的规定执行。5.4附录部分Q/SH0166—200855.4.1附录为正文之后的补充内容或参考性资料,非必备。5.4.2附录依序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B等。5.4.3每一附录均另起页。如报告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该册正文之后。5.4.4附录格式等同于正文“章”的格式。5.4.5附录中的图、表另编序号,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为与正文区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和下脚点。如:图A.1、表B.2等。6附件的编写格式及要求6.1附件类型包括:a)文字性附件;b)附图册;c)附表册;d)大幅面附图。6.2装订成册的附件结构包括两部分:a)前置部分;b)主体部分。6.3附件结构如图2。图2附件结构示意图6.4附件前置部分包括三项:a)封面;b)扉页;c)目次页。6.5封面和扉页的编制格式:a)A4幅面附图册、附表册封面及扉页的字号、字体与文字报告保持一致;b)A3幅面附图册、附表册的封面及扉页,题名字号相应增大二至三级,字体不变;c)附件的题名应与文字报告的题名有关联或另有说明性文字;Q/SH0166—20086d)附件扉页中的责任项为附件编写责任单位和责任人。6.6附件的封面和扉页式样分别见附录A中图A.16、图A.17。6.7文字性附件的主体部分编写格式及要求与文字报告的主体部分相同。6.8附图(表)册目次页为图(表)目录,含有序号、名称和页码。6.9附图(表)册目次页式样见附录A中图A.18。6.10附图(表)册主体部分为图(表)。附图册中的图其图号与图名在图上方,居中位置。6.11附表册内每张表其表号与表名在表上方,居中位置。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
本文标题:QSH 0166-2008 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57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