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引语】小编为您整理收集的“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精编优质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用哦!喜欢就下载吧。近几年来,我校按照县党委、政府及教育局的要求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和内部环境,我校人才队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队伍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一)编制内人员情况截止目前,我校现有284名教职工,3名管理岗位人员、1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280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1、岗位设置及聘用情况:根据我校岗位设置,现有岗位372个,其中管理岗位5个:七级2个(已聘1人)、八级3个(已聘2人);专业技术岗位366个:正高级10个:三级4个、四级6个;副高级100个(已聘25人):五级20个(已聘11人)、六级40个(已聘6人)、七级40个(已聘8人);中级146个(已聘52人):八级44个(已聘9人)、九级58个(已聘21人)、十级44个(已聘22人);初级110个(已聘178人):十一级54个(已聘33人)、十二级54个(已聘133人)、十三级2个(已聘12人);工勤技能岗1个:普工1个(已聘1人)2、学历结构分布: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237人,专科及以下:39人。3、年龄结构分布:35岁以下:152人,36-45岁:105人,46-55岁:27人。4、人员增减情况:(二)编制外人员情况:截止目前,我校现有58名教师,均为专业技术人员。1、岗位类别分布:学校统一设置岗位,入编后和编制内人员享有同样岗位类别。2、学历结构分布: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56人3、年龄结构分布:35岁及以下:56人、36-45岁:1人4、专业技术岗位结构分布:中级十级:2人、其他均为十二级5、人员增减情况: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加强教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实践,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逐步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考评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对于师德败坏的教师,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二)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激活教师队伍活力一是积极推进教师岗位设置管理。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施教师岗位设置管理。通过实施岗位设置管理,逐步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教育系统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创新优秀教师人才引进机制。对于紧缺学科,通过上报教育局等方式,由县人力社会保障局大力引进紧缺学科、薄弱学科优秀教师人才。三是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里提出,要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是转岗。对部分经考核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转聘到教辅、工勤岗位;二是待岗培训。部分学历不能达标、教学水平差,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的教师,进行待岗培训,培训经考试仍不能考核合格的,转到教辅、工勤岗位或分流出教育系统;(三)大力实施奖教奖学,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一是制定出台我校教学奖项规定。对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对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同时,不断提高奖励的覆盖面,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二是完善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更加侧重对师德和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价。尽快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在30%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上,要彻底克服论资排辈的做法,建立起重点体现工作业绩,以质量和贡献为依据的分配方式,让绩效工资真正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四)加大研训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一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配足专职及兼职教研员。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研员自身建设,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成长的引领者。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要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培训的内容要与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与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密切结合,科学设置培训的内容。在培训的形式上,要更加注重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自主研修模式,努力形成教师自主研修、远程培训、校本培训、集中培训、送外培训等培训相结合的完备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对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三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研训工作中的作用。要给骨干教师定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及在教育科研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对于无所作为的骨干教师,要及时取消其骨干教师资格。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教师编制少与学生日益增多的矛盾比较突出。我校目前有名教师名借调在教育系统外,转岗教师名。现共有个班级,特别是随着两孩政策落实,几年后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2.部分班主任因津贴较低,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而出现不愿担当、不乐于奉献的现象,导致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松散,甚至有个别班主任提出了辞职。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教育改革政策和新课改不钻研,思想涣散,得过且过,对学校严格制度管理不满,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耐心的教育,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树立为人师表榜样。3.教师队伍管理不够规范,学科结构配套不合理,师资分配不均衡。首先,管理不够规范。教育管理部门和县级机关等非教学单位长期借用教师的现象依然存在,变相占用了教职工编制。此外,援疆教师及支教教师服务期满后,面临教师人员不足的现象。其次,学校学科教师结构配备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均衡发展。4.教师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不太合理。当前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是严格按教师数、学校类型等严格设置高、中、初级岗位数。因当前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老、中、青教师在数量上呈倒“金字塔”形状,队伍结构与职称设定比例非常不吻合,教师的专业技术岗位说是聘,其实聘上就下不来,现实是一堆老同志站在岗内,一群中青年教师只能眼巴巴地朝岗眺望,而这部分中青年教师又是当下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即便有突出的专业水平,一流的工作业绩,也只能在一年又一年岗位职数细微的变化中掰着手指等待,工作积极性在下降,开拓创造性在衰退。5.个别新招聘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存在乱说话、发牢骚等现象,不注意个人言行,工作热情大打折扣,对工作没有信心,精神上得“软骨病”,随大流思想严重、理想淡化,甚至有辞职现象,缺乏奉献精神。四、对策措施及意见建议:(一)加大我县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改革力度,及时启用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数,合理解决学科教师不足问题。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与上级编制部门请示汇报,及时启用教师控制数补充学科教师,以缓解当前学校专业教师不足和教师兼职的问题,使学科教师专心研究本学科教学,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二)加强教师队伍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了专门表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方案,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多方面测评、多方位考评教师,扭转师德师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要大力宣传、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后,要着手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如合理安排学校领导岗位津贴和班主任岗位津贴,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做到能管理、敢管理、真管理;又如教师的30%工资扣作绩效不合理和补课等问题、经济适用房问题、教师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问题等,从而不断推动教师队伍主动教学的积极性,优化教学环境,全面带动和提高全县教师队伍主体素质。(三)稳定教师队伍思想,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遵守教师岗位管理工作制度,加大清理力度,把编制还给学校,把教师还给孩子,杜绝借调变相占编现象。同时,认真规划全县教师队伍编制,有针对性的引进缺额的学科人员,均衡分配专业教师,农村校点要增设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四)严格把好教师队伍人员入口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把道德良好作为教师招聘的基本条件,严格审查相关人员的资格证书,防止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针对招聘专业教师难问题,应早谋划,早部署,或以定向培养引进,或以高端人才招聘模式引进,为其提供高薪、住房等保障,以留住专业人才,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师队伍的调配调动工作中,合理搭配中、青、老资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
本文标题: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70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