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测试题(精编5篇)
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测试题(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测试题(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师德师风测试题答案1师德师风测试题答案一、填空(40分每题2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1、师德修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2、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3、(民主、平等、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管教权)。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6、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和人格示范原则)。7、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圣堂生的博大胸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政府(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并且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9、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布资格证书。10、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1、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授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1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策略有(积极的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3、现代课堂教学的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教科书及教学参考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个人的知识),三是(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14、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每门课程都对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这三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5、学生的道德活动是建立在(意志活动)基础上的思想品德内化活动。16、学生的审美活动是建立在(情感活动)基础上的。17、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0、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师就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二、选择。(15分每题2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目标是()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1、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A)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以法执教2、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B)A、坐而论道B、知行统一C、养成习惯D、闭门造车3、为帮助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生就学,国家的措施是(D)A、为其免去全部费用B、为其免去杂费C、减少杂费D、设立助学金4、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当地(B)批准。A、教育局B、人民政府C、人大D、学校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未满(C)周岁的公民。A、10B、16C、18D、206、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是(C)A、工人阶级的领导B、无产阶级的领导C、党的领导D、人民的领导7、按照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规定到哪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A、2010B、2008C、2005D、20208、(A)是一个民族来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A、民族精神B、精神文明C、高科技D物质文明9、坚持(A)压倒一切,争取处理改革发展A、稳定B、改革C、经济建设D、人民的利益10、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A、腐败B、脱离群众D、执政水平低11、我们要坚持(B)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A、请进来B、引进来C、科学技术D、管理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B)A、党的先进性B、执政为民C、社会主义国家D、党章13、总结党八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围绕党的(B)来展开。A、党章B、中心任务C、改革任务D、主要任务14、始终做到(A),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根,力量之源。A、三个代表B、以人民利益为中心C、经济建设为中心D、国家利益为中心15、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B)A、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基本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三、教育案例分析(10分)例:河南省某镇一所小学,为了迎接上级教育部门教学检查,该校三(3)班班主任李老师受校长委托通知王大军同学不准到校上课,理由是王大军同学平时调皮倒蛋,不遵守课堂纪律,成绩很差。为了达到评价好印象,故勒令该生停课一周。这位班主任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评析。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理论学习测试题2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理论学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5分)1、道德是一种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准则,只能通过自己“修炼”,因此具有()A、利他性B、示范性C、强迫性D、内省性2、一个孩子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A、正驱动B、负驱动C、自信心D、自卑心3、提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的主张的是前苏联教育家()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4、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A、守护者B、督促者C、引领者D、约束者5、规定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的义务是()A、《教师法》B、《教育法》C、《宪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6、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的()A、课程目标B、内容标准C、实施建议D、各个部分7、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的核心内容是()A、艰苦奋斗,廉洁奉公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反腐败D自强不息,开拓创新8、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应由面向结果变为面向()A、灌输B、过程C、领会D、记忆9、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教学要重视()A、自然科学B、技术教育C、职业教育D、人文科学10、新课改认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活动的主要方法是教师的()A、知识灌输B、引导示范C、技能传递D、演说讲解11、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把沿袭多年的“教材”改为()A、教科书B、教学参考书C、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12、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实现()A、专业进修B、学历达标C、技能提高D、角色转变13、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以法执教14、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A、坐而论道B、知行统一C、养成习惯D、闭门造车15、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A、人格魅力B、知识学问C、道德行为D、教学业绩1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A、以德治国B、以德兴教C、依法执教D、育人为本17、()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A、生活理想B、人生目标C、职业理想D、社会实践18、()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A、示范性B、内省性C、他利性D、实践性19、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的一块试金石。A、育人为本B、以德兴教C、面向全体D、精英教育20、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的表现。A、热爱学生B、全面发展C、大众教育D、个性化教学21、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来构成的。A、情感关系B、师生关系C、伦理关系D、教学关系22、()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A、教师的学识B、教师的言行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教学23、()是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A、受教育权B、名誉权C、人身权D、性的不可侵犯权24、教师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法定主管机关申述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称为()A、教师行政复议B、教师申诉制度C、教师行政诉讼D、教师调解制度25、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C、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D、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26、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27、“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28、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C、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D、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29、《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未满()周岁的公民。A、10B、16C、18D、2030、()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A、民族精神B、精神文明C、高科技D物质文明31、坚持()压倒一切,争取处理改革发展A、稳定B、改革C、经济建设D、人民的利益32、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腐败B、脱离群众D、执政水平低3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A、党的先进性B、执政为民C、社会主义国家D、党章34、始终做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根,力量之源。A、三个代表B、以人民利益为中心C、经济建设为中心D、国家利益为中心35、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A、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基本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第25个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讲话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3、(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4、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每门课程都对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这三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东海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测试题3东海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测试题学校姓名得分一、填空(40分每题2分)1、师德修养以——————教育为核心。2、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建设。3、——————————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和——————的要求。6、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7、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的关系。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并且国家鼓励各种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9、国家建立教师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布资格证书。10、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1、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或者控告。1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策略有。13、现代课堂教学的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二是,三是。14、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每门课程都对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这三个目标是。15、学生的道德活动是建立在基础上的思想品德
本文标题: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测试题(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81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