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湖北省报告负增长范例【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湖北省报告负增长范例【热选4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湖北省报告负增长范例【热选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第一篇】1、五年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万亿元增加到万亿元,由全国第10位升至第7位。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过千亿元的市由4个增加到9个。2、未来五年,将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湖北即将进入中等偏高收入行列,步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3、未来五年,有着许多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决不能在激烈竞争中落后,决不能让发展机遇丧失,决不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无所作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奋力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4、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万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万元、2万元。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绿色发展呈现新成效。党的建设达到新水平。5、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和研发设计基地、长江中游金融中心和商业功能区、中部地区电子商务中心。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6、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推进海工装备、北斗导航、新型航天等重点产业集聚发展。7、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思想更解放一些、力度更大一些、办法更多一些、实效更明显一些。培育名企名家名品。坚持“亲”“清”原则,坦荡真诚与民营企业家交往。8、深化“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支持武汉规划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优化长江主轴。要强化主中心、复兴大武汉,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参考资料,少熬夜!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对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武汉在全国、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9、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要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为重点,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要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支持宜昌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10、推进“多极”协调发展。支持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支持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支持仙桃、天门、潜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支持神农架林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和要求,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地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11、加快高铁建设,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米”字网,实现所有市州通快速铁路。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打造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12、建设“绿满荆楚美如画,水光山色与人亲”的美丽家园。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开展长江大保护行动。强化三峡、丹江口、清江等库区和洪湖等重点湖泊的保护。13、全力恢复江湖自然联通,消除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水体黑臭现象。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14、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确保决战决胜、如期脱贫。实施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15、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坚持全民覆盖、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16、支持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争取建设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成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17、全面提高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落实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努力让各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规立得住、行得通、务实管用。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18、用好用活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做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副中心”大作为【第二篇】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为重点,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摘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东风俊风、湖北鸿泰阳、雅致、九州等四大新能源整车项目扎堆襄阳。古襄阳,阔步迈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全球排名前20位的海运公司相继入驻宜昌云池。新宜昌,全力冲刺现代物流区域中心城市。襄阳、宜昌,湖北转型发展的两翼。两翼齐飞,湖北升腾。“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支持宜昌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省党代会清晰地勾勒出“两副”发展新坐标。肩负新使命,承载新期望,“两副”重启新征程。争相进位,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省发改委副主任章新平说,实施这一战略旨在以襄阳带动鄂西北,以宜昌带动鄂西南,以武汉辐射“1+8城市圈”,形成全省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6年来,襄阳、宜昌你追我赶,争相进位。襄阳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双双突破2000亿元大关,装备制造业突破千亿元大关;宜昌以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的“加速度”,涌现出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五大千亿产业。2017年,襄阳、宜昌gdp双双突破3600亿元;全国百强城市排名,自2010年双双进位20多名;两市占全省gdp比重由2010年的%提高到2017年的23%。“两副”崛起,与“一主”鼎足发展,湖北步入区参考资料,少熬夜!域协调发展新境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启湖北新征程。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湖北需要更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发展、协同并进的局面。武汉大学教授邹薇将其解读为:“统筹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以武汉为龙头,襄阳、宜昌为两翼,一批‘小虎队’城市龙腾虎跃局面。”强化中心带动,省党代会赋予“两副”新的历史使命。襄阳目标直指“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宜昌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两翼”奋飞,带动鄂西北、鄂西南协调发展。使命在肩,机遇与挑战并存提升“两副”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省党代会报告明确了三大重点: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章新平解读说,襄阳、宜昌既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据中心城市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应具备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只有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城市功能,中心城市才能吸引要素聚集,通过向外辐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襄阳、宜昌目前以加速聚集为主,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章新平说,完成省党代会赋予的新使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两地面临严峻挑战,更存难得机遇与优势。看挑战。发展不够仍是“两副”最大的实际。去年,襄阳、宜昌的gdp不到武汉的1/3。“两副”转型升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支撑不足,等等。”论机遇。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湖北自贸区建设纵深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加快实施,给襄阳、宜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撑力。说优势。“两副”交通区位得天独厚。襄阳自古“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如今铁路纵横,高铁即将开通;宜昌“承东启西”坐拥长江水运之利,成为连接武汉与重庆等西南城市的枢纽。“两副”产业基础雄厚。襄阳汽车、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宜昌五大千亿产业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文化创意等产业正阔步向千亿产业迈进。转型升级,昂起区域发展龙头参考资料,少熬夜!新征程,新使命,如何做出更大的新作为?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我们将着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竞争力、创新驱动力、生态承载力,让宜昌实力更强、能级更大、环境更优、形象更美。”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说。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宜昌计划再培育五大千亿产业,到2020年5个产业产值过2000亿元,5个产业产值过1000亿元。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黄金水道,宜昌将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湖北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建设;对接“汉新欧”“渝新欧”,形成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建设鄂西渝东国际贸易中转中心。培育绿色发展新优势。宜昌将厚植“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现代文化新优势,推进“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供给,让秀美宜昌更有个性更有质感。“我们将全面提升襄阳在汉江流域城市中的首位度,实现由数量差向层级差跃升、比较优势向绝对优势转变、单项领先向全面领先跨越。”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说。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襄阳将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县域经济发展密集区。“我们将持续推进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发展工程,经过几年努力,形成10个左右产值过百亿的企业、5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擦亮襄阳制造,打响襄阳服务。”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将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塑现代化“七省通衢”雄风;构建区域性经济、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六大中心;“九水润城”“蓝天碧水”等绿色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加快建设东津新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探索自贸区“内外联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汉江流域开放高地。关于2018年湖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第三篇】直面压力克难奋进开新局迎接挑战砥砺前行续华章——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湖北日报讯参考资料,少熬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特大洪涝灾害双重考验,众志成城,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坚毅前行,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成如容易却艰辛稳增长,应对经济下行●成功举办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华创会、台湾周等经贸活动,启动促进民间投资五大专项行动。●天河机场三期、武当山机场、汉孝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营改增”政策性减税120亿元以上,落实税收优惠130亿元以上。●实现直接融资3698亿元,增长%。●省级财政安排300亿元调度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质效,优化经济结构●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80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万亿元。●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成长。●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亿人次,实现总收入4870亿元,分别增长12%和13%。增活力,深化改革开放●省级再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194项。●率先对接国家投资项目网上联审平台,实现四级纵向贯通。●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率先实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湖北自贸区获批设立,开启我省改革开放新航程。●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近9000亿元。来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3家,累计达254家。●襄阳、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
本文标题:湖北省报告负增长范例【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98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