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初步思考和建议
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初步思考和建议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初步思考和建议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发展建设理念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与更新,在“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一系列创建目标提出之后,“公园城市”的出现代表了新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对我国城市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公园城市的提出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构成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迅猛,城市空间发展诉求强烈,生态空间侵占现象普遍存在,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二是城市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城市绿地总量仍然偏低,生态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类型、品质、特色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城市自然文化风貌特色趋弱,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破坏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城区风貌的问题,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四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城市对乡村的反哺带动不足,多数地区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各类设施建设滞后,传统文化逐步消亡。因此,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亟待升级转型,从以规模扩张、经济增长为主,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城乡协调和优化提升为主转型,急需推进“治病健体”和“转型升级”两大主要任务。xx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建设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走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指出的“公园城市”,是对未来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出的新要求,为我国城市建设深入落实生态优先规划理念明确了新的目标。二、我国公园城市建设现状作为新生事物和行业热点,公园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政策规范、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建设标准等方面仍有很大欠缺,需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目前,我国仅有xx、xx、xx、xx、xx等少数省、自治区开展公园城市建设探索。(一)xx省xx市xx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天府新区时明确指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建设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11月,xx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支持xx先行先试公园城市建设,并在xx以外的市州再遴选3至4个城市、6至7个县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xx省要求,到xx年底,试点城市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规划区内受损山体生态修复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宜居品质大幅提升,绿地系统、公园体系完善,布局合理,每个试点城市建设完成2个以上城市公园,至少新增1个省级重点公园,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完成一定数量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比重有效提升。按照xx省的安排部署,xx市委托多家知名院校和规划设计单位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编制规划和设计导则,全面开展公园城市试点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强化生态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把龙泉山由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两侧分别是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通过天府绿道建设,构建大尺度生态绿色空间,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通过新建、扩建不同类型城市公园及绿地等绿色生态工程,塑造林湖交汇、蓝绿交织生态本底;破除城乡差别,把城乡作为互补互衬、共融共生的有机整体来打造;在天府新区xx直管区,将农村作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将城市作为农村的消费场景。实施的具体措施有: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考核目标,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及微绿地五级绿化体系,形成共享的绿色开敞空间;在中心城区及东部城市新区增建城市公园及微小绿地,做到“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城市景观;通过29条观山城市廊道的打造,形成“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城市风貌;打造1275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1.69万公里的全球最长绿道系统——天府绿道体系,整治1000个川西林盘,成为世界上林盘最密集地区。(二)xx省xx市xx年8月,xx市在xx省率先提出,突出“小、精、灵”的城市特质,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以全域公园化的理念指导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统筹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充分体现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发展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融合的宜居宜学宜养宜业宜游的新型城市。xx年10月,xx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地方标准,涵盖规划、建设、治理等3个方面,由规划要求、生态环境、公园体系、生活环境等部分组成,从生态、生活、美学、文化、发展和社会等6方面进行了指标约束,提出锚固好全域生态本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园体系、营造公园化生活场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环境、塑造特色风貌、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创新公园城市治理体系等八大措施。(三)xx壮族自治区xx市xx年3月和7月,xx壮族自治区住建厅印发《xx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公布xx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市县名单的通知》,将xx市、xx市、防城港市、北流市、平果市、柳城县、蒙山县、德保县等8个市、县列为xx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县)。为推进公园城市建设,xx市出台《开展xx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工作xx年实施方案》,编制《xx市公园城市试点总体建设规划(xx-2035年)》,重点对xx市绿地布局、立体绿化、绿色交通、文体和污垃设施、重点区域风貌等进行规划,提出xx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库。同时,结合xx市自然景观、文化特色等营造“公园+”场景,包括:依水而兴的商埠文化场景、拥水而栖的养生文化场景、缤纷多彩的文创产业场景、通江达“海”的新城水系场景、韵味十足的乡村旅游场景、顺水而融的东融产业合作场景、丰富多彩的公园社区场景、寻山逐水的健身休闲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xx公园城市的总体布局,构建综合运营平台,保障xx市公园城市各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xx年以来,xx市实施了公园建设、立体绿化、城市绿道等九大类54项公园城市建设工程。(四)xx省xx市xx年10月,xx市住建局出台《xx市中心城区公园城市总体布局规划(指引)(xx-2035)》,全面推进xx市公园城市建设。根据《规划(指引)》,xx市将贯彻“园中建城、城中有园、以人为本、人城和谐”的规划理念,建设由“区域绿地——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市域绿地系统,实现“山水相依、错落有致、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和谐秀美”的建设目标,构建“一核四心、一带四廊、一环五山”的规划格局,打造粤东北公园城市典范。总体上,xx市将建设自然、城市、人和谐的山、水、林、田、城、园共融的生命共同体,打造集绿色化空间、城市海绵体和公共活动场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公园网络体系,展现“青山环绕、玉带汇流、城绿相融、百园棋布”的城市生态和人文景观;老城区见缝插绿,生态修补,打造小、多、匀的公园网络;新城区分级布置,完善体系,打造均衡合理的公园网络。规划到2023年,生态格局框架基本建立,绿化品质逐步提升,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共享、人文深厚、功能完善、治理高效的公园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有效实践。三、xx市建设公园城市的必要性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时代课题,是城市建设理念的一场革命,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生态文明新阶段关于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全新理念,公园城市建设对于开辟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开创城市建设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建设公园城市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指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公园城市建设突出人、城、境、业相互协调统一,通过系统性地总体布局,空间上呈现大美城市形态。xx市建设公园城市,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能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蓝图,符合我市当前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需求。(二)建设公园城市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园城市理念引导城市发展从追求生产价值转向生活价值,从经济导向转向人本导向,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xx市通过建设公园城市,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的要求贯穿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全过程,不仅能提升xx生态环境颜值,也能挖掘空间形态价值,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有效增强新时代城市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推进“美丽xx”和“健康xx”建设,增强城市亲近感、认同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响品牌、注入生机、塑造优势。(三)建设公园城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公园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城乡空间。xx市通过建设公园城市,可以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的人居环境,可以有效破解我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绿地不均衡、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城市病”难题,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幸福xx。(四)建设公园城市是落实我市精致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深化拓展“两区两城两融合”发展思路,着力建设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的精致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公园城市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我市精致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和途径不谋而合。建设公园城市,是顺应我市转型发展新要求的创新实践,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利途径,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手段,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的有力抓手。(五)建设公园城市能够为我市打造一张新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xx市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我市对外宣传、招商引资最为响亮的金字招牌。目前,xx省及西北其他省、自治区尚未全面开展公园城市建设,xx市率先举起公园城市建设大旗,成功打造xx省乃至西北地区首个公园城市,绘就公园城市建设的“xx样本”,将成为我市又一张金字招牌,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城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发展阶段,xx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全市通过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能够切实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并以此为抓手推进精致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美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因此,xx市建设公园城市很有必要。四、xx市建设公园城市的优势和短板(一)优势1.政策优势。一是xx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公园城市建设目标高度契合。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战略全局的高度。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的高效、健康增长是各地的实际需求。xx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大数据等1+5产业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与公园城市建设目标高度契合,为建设公园城市奠定了产业政策基础。二是城市发展目标与公园城市建设目标高度一致。正在编制的国
本文标题: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初步思考和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99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