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农家书屋报告范例(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农家书屋报告范例(3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农家书屋报告范例(3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县农家书屋开展情况工作报告1各位省、市领导:xxx县“农家书屋”达标建设工作在省、市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镇区和文广中心的全力配合下,在xx年实现18个镇区、245个村(居)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自加压力、再接再厉、锦上添花、一股作气,实现全县农家书屋全达标,成为xx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达标责任。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新农村一项重点建设工程来抓,连续两年列入为农民办实事工程摆上新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视察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对农家书屋达标建设进行指导,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县成立了由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社、财政、农委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各镇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建设达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部门、社会和农民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农家书屋工程达标建设的良好局面。二、完善工作机制,狠抓督查推进。我们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农民自主管理”的工作机制,编制农家书屋全覆盖、全达标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为确保规划和计划落到实处,注重发挥好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选点布局,摸准村情民意,方便群众借阅,把党群中心、文化大户、致富能手等都利用起来,作为农家书屋的优选地址,全县农家书屋达到七有标准:即有20平方米专用屋、有阅读场所、有6个书橱、有桌椅等设施、有专职或兼职管理员、有图书管理制度。全县245个村(居)农家书屋全部达到了1500册以上图书、100本音像电子出版物。黄沙港镇是以海洋捕捞为主业的沿海镇,人员流动性大、季节性强,该镇就因势参考资料,少熬夜!利导,在港口渔民集散地,设立两个“渔家书屋”,选购有针对性的科技书籍,合德镇同心社区还建立了农家书屋法制文化示范点等都深受农民欢迎。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达标工作,我们还建立了每月汇报制、每季巡查制、跟踪督查制、借用信息反馈制,确保书屋的各类图书,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三、阳光规范运作,管好用好资金。我们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管理好、使用好资金,发挥各项资金的最佳效益。农家书屋所有配套器材,我们都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程序,实行阳光操作,网上公示,公开招标,择优竞选,400只书橱成交价比去年下降10%,按省规定书目的113100册图书采购,由xx县新华书店按xx折让利结算,电子出版物、各类期刊等,凡是能集中统一招标采购的,我们一律阳光运作,定期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在省补资金144万元的基础上,我们自筹资金万元。目前我县资金筹措有企业捐助型、部门扶持型、上级援建型、社会共建型,有效地缓解了建设资金瓶颈。滨海县新华书店经理一次向家乡临海镇五岸村农家书屋捐献图书3000多册;在南京医学院工作的丁福志热心向长荡镇甲候村捐献xx多册、医学卫生科普书刊,据统计,两年来,全县共收到社会各界捐献的图书46000多册(份),不仅丰富了农家书屋书目种类,而且形成了良好社会氛围,也达到了共建共享的目的。四、激发读用热情,扩大社会效应。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激发广大农民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一是典型带动,提高农民认知度。陈洋镇桃园村、富洋村农民学习花卉栽培技术,形成基地规模效应,成为上海世博会供货商之一,洋马菊农、临海蒜农、海河果农、耦耕菜农等运用在书屋学到专业科技知识,使菊花、大蒜、赤穗梨、棚育蔬菜等在产品质量上都有新提高,为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各具特色的“富了”脑袋、富口袋的读书用书典型;二是活动促动,扩大书屋影响力。今年5月下旬,我县举办了首届农家书屋“我的书屋·我的家”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各镇区积极组织,各村组踊跃参加,通过各镇区预选后,有18人参加全县演讲比赛,评出一等奖3个,交流读书用书的心得体会,带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三是媒体鼓动,倡导读书新时尚。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画廊、板报等,大张旗鼓地宣传农家书屋,张贴新书告示,介绍读书典型,录播演讲比赛,图书馆除了每年编印《信息文摘》外,还到各镇区摆摊设点赶“科技大集”,送图书、科技下乡,散发致富科技信息资料两万多份,受到农民欢迎。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加强管理指导,巩固达标成果。我县在九十年代后期即建成“村级千册图书室”、“镇万册图书馆”,省里在xx召开现场会,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很多流于形式,近两年来,我们抓住农家书屋建设的机会,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要求,紧紧把握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四个环节,特别抓好管理这一关键环节,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摸准民情民需选好书、配好书,建章立制选人管好书、用好书。一是制定好管理制度。我们先后制定了《图书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读者借阅规则》、《农家书屋出版物管理制度》、《图书借阅证管理制度》、《书刊遗失损坏赔偿办法》,用制度管好农家书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二是挑选好管理人员。经过村组推荐、组织考核,选用一批有文化、素质好、能奉献、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同志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三是组织好业务培训。县里每年组织一到二次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争取用两年时间,把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轮训一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四是指导好读书用书。我们已将“我的书屋·我的家”读书比赛活动固定下来,每年组织一次农民读书用书比赛活动,局里还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下乡进村巡查、现场指导,每年分片会办不少于四次,以推动读书用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五是宣传好各类典型。在广电台的《绿色时空》、《1057》、《现代农业》等面向“三农”的节目中,开辟读书用书专栏对管书、读书、用书等典型进行宣传,利用现代传媒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的影响,还准备在图书馆定期编印《信息文摘》基础上,增加一个农家书屋版面交流读用体会,介绍读用典型,指导读用实践,真正把农家书屋办成“致富屋”、“希望屋”、“和谐屋”。总之,我县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已经有了一个很厚实的基础,但书屋的吸引力还不尽理想,书屋的利用率和管理还有待提高,管理经费还缺乏保障,图书更新还不能满足借阅需求,这些都需要上级重视并继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我们基层也在想方设法,创新举措,努力探索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我县农家书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决心乘风乘势,抓住机遇,在开拓创新中锐意进取,在团结拼搏中创先争优,为打造一个“书香xx”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汇报,如有不当,敬请领导批评指正。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报告2一、基本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全县27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县城有6个社区建立了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都由县新华书店配送了1435册图书和38套音像资料。县图书馆近年来陆续向部分农家书屋赠送图书六千余册,224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村级网点配送了一台电脑。二、存在的问题1、借阅场所严重受限,绝大部分农家书屋设置在村级办公场所(村委会办公室)的某个角落或某个房间,场所太小,无法开展阅读活动。2、借阅设施严重溃乏,全县282个农家书屋,有56个书屋没有阅览桌椅,甚至有个别书屋、书架尚未配置起来,书没有上架。3、管理无法到位。农家书屋基本没有管理人员,更不具备管理知识,图书全部集中堆放,未能实行图书分类,管理工作人员不到位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借阅工作。4、基层服务网点,因经费紧缺无法安装宽带网线,我馆配送的电脑无法上网。三、建议1、解决经费,购置桌椅硬件设施,接入网线使电脑正常上网。2、安排人口比较集中和宽敞的场所做为图书借阅点,以便正常开展借阅工作。3、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实行“三员”合一,图书管理员、远程教育管理员、残疾工作协理员“三员”合一。提高人员经费,提升服务水平,并定期参加培训,以便更好地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和服务农民。泰州地区农家书屋暑期实践调研报告3关于泰州地区农家书屋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中国农家书屋网)此次调研,泰州分队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17名同学组成,其中08级12人,07级5人。七月中下旬,我分队调研员冒着酷暑,实地走访了兴化、姜堰、泰兴、靖江、海陵四市一区的41个行政村,参观考察了各村的农家书屋,与书屋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同时,调研员深入群众,通过广泛而平易浅近的沟通以及问卷调查,了解村民的阅读情况和书屋运行的真实现状,取参考资料,少熬夜!得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我分队尽可能将各调研员安排到其居住地附近的行政村开展调研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其调研积极性,又节省了大笔调研经费;同时,在邻近的行政村调研,也便于与村民沟通,打消村民疑虑,从而获得更真实的民情。为保证调研方式方法的一致性、有效性和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我分队在调研之前下达了统一的调研要求(要求所有调研员在调研之前先熟悉调查问卷的每一道题,做到能准确理解和解释;调研时以“求实”为根本原则;采取亲切随和攀谈的方式;将各村的调研问卷及时标志分类,以免混淆;将调研时发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记录;等等)。在调研过程中,队长和各调研员保持联系,及时探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调研接近尾声时,我分队制定了详细的调研结果汇报说明,并发送到文学院暑期实践邮箱,要求每位调研员参照上面的统一要求汇报结果。其中,特别要求各调研员将实践中记录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见闻逐条整理在反馈表上。统一的要求和部署,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调研实践的顺利开展和调研结果的客观公正,收效很好。农家书屋是为了维护农民共享文化的权益、提高农民文化水平而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既然是为了农民,那么,评论的权利也就交给了农民。书屋建设好坏,得看农民是否满意。从调研结果来看,泰州地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使用并未落到实处,农村良好的阅读之风并未形成,“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工程初衷未能实现。在调研的41个农家书屋中,海陵区罡门村设在文化广场、高桥村设在老年活动中心,靖江市克成村设在村民家中,其余均设在村部。其中,不少村只是在村部会议室或多功能室添加了一排书架,并在门口挂上一个农家书屋的标牌,遂成书屋。村委会对农家书屋的重视程度于此可见一斑。从各地调研员的意见反馈看,村民对书屋设在村部普遍不满。许多村民表示,在农村,除了办事,村民一般不会去村委会。府前村的一位大爷如是描述书屋设在村委会的的不方便:“他上班,我(已)上班;我下班,他早(已)下班”。据我们了解,各地村委会通常都在8点之后才会上班,中午11点就下班;下午2点上班,5点多下班。对有工作的村民来说,去阅读确实不便。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个严重的共性问题——多数村的书屋未能正常开放,村民对农家书屋知之甚少。17名调研员无一例外地反映,相当多村民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更不知道他们自己可以去免费借阅。一位调研员在调研体会中写道:“我们的调研是农家书屋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次有效宣传”。交流中,许多村民抱怨,村委会从不宣传,村民们别说不知道,即使看到那儿有个书屋,也不知道是给自己借阅的。当调研员问及村民篇第12题(您对农家书屋的建议或意见)时,许多村民表示,希望在村部之外(如文化广场等村民常去的地方)设立单独的书屋,聘专人管理,每天开放,并且要加强宣传,多组织活动,让
本文标题:农家书屋报告范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13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