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观沧海教学设计(精编3篇)
观沧海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观沧海教学设计(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观沧海教学设计1《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3、写实与想象。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写作背景导入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三、新授内容1、师范读,生跟读。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3、生齐读。4、分析课文内容:⑴分析字义: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理想。⑵内容: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第1页什么?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B、写景部分采用_____________手法,勾画了汹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耸立海中的_____________,岛上繁茂的_____________,给人以如画的感觉。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五、作业1、完成书后习题。2、背诵默写课文。第2页六、预习下一课第3页观沧海教学设计2《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有一个适应过程,特别是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基础是相当薄弱的,需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入手,多读、多背、多感知、多想象,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古诗的魅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二、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篡逆”、“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平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三、背景介绍: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四、诗文赏析: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六合之豪情)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五:总结: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六、练习、回顾: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像的?诗人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七、课外拓展:阅读《短歌行》,思考:在《短歌行》中有哪两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3《观沧海》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3、学习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4、有情感的背诵诗文。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乐府诗《观沧海》,来领略一下一代枭雄曹操的博大情怀吧!二,自学指导一先学:1、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2、多角度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3、疏通诗意。后教:1、作者及作品: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汉武帝。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乐府诗:汉代朝廷音乐官署把一些诗歌配乐来吟唱,这种诗歌就叫做乐府诗。写作背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征讨我国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残部,途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1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2、初步感知诗歌a、教师范读诗歌。b、指名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碣石()澹澹()竦峙()丰茂()c.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诗歌内容。d、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3、疏
本文标题:观沧海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14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