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产业组织与宏观经济绩效 (第13章)
第13章产业组织与宏观经济绩效第一节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价格刚性第二节价格刚性对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三节价格刚性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济绩效是建立在企业或行业层面基础上的,所关注的单个市场,因此,属于微观层次的。但是产业组织在许多方面是与宏观经济学存在联系,或者说在某些方面,产业组织研究构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联系的纽带。宏观经济活动是由全部微观经济活动构成的,但宏观经济又不是微观经济活动的简单叠加。因此,不能从从微观层面的产业组织直接得出产业组织与宏观经济绩效的有关结论。产业组织的宏观经济绩效主要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相关分析,研究对通货膨胀、就业、投资和消费等方面的影响。本章重点研究价格刚性(PriceRigidity)对宏观经济绩效的影响:首先,分析非竞争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对价格刚性的影响,即分析价格刚性产生的原因;然后分析价格刚性对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后讨论价格刚性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第一节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价格刚性从产业组织视角来看,产生价格刚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受操纵价格——折曲的需求曲线——加成或完全成本定价——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一、受操纵价格这里介绍的是敏斯(GardinerMeans)的受操纵价格理论。敏斯将定价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市场价格(MarketPrice);二是受操纵价格(AdministeredPrice)。所谓市场价格就是市场中买卖双方完全按照供求关系自发决定价格,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受操纵价格是指价格是通过行政性活动或垄断势力的行为决定的。由于政府干预价格是在特定的行业,范围有限,因此。产业组织更加关注垄断企业对价格的操纵。与市场价格相比,受操纵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并且,对其他经济条件变化的反应也不灵敏、不灵活,即受操纵价格具有刚性,特别是具有向下的刚性。也就是说,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如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时,价格不能相应灵活变动。当受到外部冲击导致需求下降或经济衰退,竞争企业会及时调整价格,以适应需求变化。但是,对于垄断(或寡头)企业,边际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需求下降引起的利润最大化决策一般只会发生微小变化、甚至不变(可以作图分析),因此,其价格只会做微小、甚至不变。例如,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和我国1997-2002年间,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垄断产品却几乎不变。应当指出的是,垄断行业价格具有向下的刚性,但同时却有向上变动的灵活性。即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垄断行业的价格能够迅速作出向上调整。如我国的电力行业,在1997-2002年,电力供给明显大于需求,但电价却一点没降,减少的只是产量。但2003年国内需求上升,电力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电价却及时作出了上升的调整。二、折曲的需求曲线前面在讨论寡头企业的定价行为时,我们说寡头企业面对的是折曲的需求曲线,因此,寡头市场价格稳定,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以非价格竞争为主。显然,由于折曲的需求曲线的这一特性,导致寡头行业价格具有明显的刚性。需要指出的是,寡头行业与垄断不同,它不但具有向下的刚性,同时也具有向上的刚性。三、加成或完全成本定价调查表明,现实中许多企业是按照加成或完全成本来确定价格的,而不是按照边际成本定价的。如果是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当需求下降时,边际成本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时企业产量下降,价格也会相应下降。但是,企业在采用加成或完全成本定价时,往往采用标准产量下的平均成本,因此,即使需求减少导致实际的边际成本和实际的平均成本下降,其价格也不会下降,实际结果是产量更大水平的下降。因此,只要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或较大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压力,这类企业同样存在价格刚性。第13章四、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实际上,价格调整存在一定的成本即调整价格的交易成本,对于大公司而言,这种交易成本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当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价格最大化决策[1]的价格和产量也应该及时调整。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如果调整后的利润增加小于价格调整的交易成本,企业宁愿不调整价格。下面我们以垄断企业为例,对交易成本产生价格刚性的原因作一几何分析。如图13.1。[1]在理论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模型中是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或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因此,企业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价格和产量是满足利润最大化原理的。PP1P2cOQ1QQMC=ACE1EACEB图13.1交易成本与价格刚性从企业角度来看,经济衰退时,价格由P降到P的条件是B+EA+E,即B,或B-A0。但是如果调价存在一个交易成本T,则企业调价的条件变为B-AT。否则企业宁愿价格不变,这就产生了价格刚性。从社会角度看,降价的社会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和企业利润增加(减少)之和,即(A+C)(消费者剩余增加)+(B-A)(企业利润增加)。因此,只要(A+C)+(B-A)0,即B+C0,降价就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这时企业未必降价,因为如果B+CTB-A,降价虽然对整个社会福利有利,但对企业利润增加不利,企业不会降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交易成本,不但出现了价格刚性,而且还会使社会福利水平得不到改善。总之,从产业组织角度看,市场结构越是趋于集中,企业行为越偏离竞争,价格刚性问题就越严重。其中,受操纵价格是产生价格刚性的主要原因。经济现实也证明了这个结论。第二节价格刚性对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价格刚性对就业的影响前面说过,价格刚性主要是指价格向下的刚性,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在经济衰退时,价格刚性是如何影响就业的。如果没有价格刚性,在经济衰退时,由于需求减少,供给也会相应减少(Q减少到Q,从而使就业也要相应减少。如图13.2。但是由于价格刚性,必然导致供给减少更多(由Q减少到Q),从而使就业也减少更多。从这个角度讲,价格刚性会加大失业的压力。图13.2价格刚性与就业但是,价格刚性对就业的影响,往往不是如此的简单。一般而言,在经济现实中,当衰退来临时,需求减少导致产量相应减少,但是,并不导致就业也相应(等比例)减少。下列因素是在经济衰退时阻碍企业解雇工人的力量:1、解雇工人的直接成本2、培训工人的成本3、交易成本上述阻碍企业在经济衰退时解雇工人的各种因素,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作用有多大,主要取决于企业对经济衰退的承受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就体现在企业的获利能力的大小。对于竞争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当经济衰退时,需求减少,产量降低,他们无力承担剩余劳动力的工资。因此,竞争行业在经济衰退来临时,首先是裁员。而具有价格刚性的垄断企业,由于存在较高的垄断利润,加上价格刚性,使价格不降。这样以来,这些企业有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过剩劳动力,因此,在经济衰退时,具有价格刚性的行业,解雇的工人相对较少,尤其是在衰退是初期。这种现象被称为是隐蔽性失业。经验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二、价格刚性对通胀的影响1、对需求拉动型通胀的影响价格刚性导致垄断行业在通货膨胀开始阶段,价格上升的比竞争行业的市场价格要慢;而在经济调整时期,当市场价格开始回落时,受操纵价格还会继续上升。因此,价格刚性对通货膨胀起到一个“延缓”作用。2、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影响(1)工资成本推动型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的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当工资水平上涨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迫使企业将增加的劳动力成本转移到价格水平上去;而价格上涨又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又推动价格上涨。继而出现了工资和价格轮番(交替)上涨的格局,这种工资和价格交替上升导致通货膨胀的机制,被称为“棘轮效应”(RatchetEffect)。一般认为,垄断企业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因为垄断企业比竞争企业更加具备工资上涨的条件。A、呼吁增加工资的外在动力大。工会力量是推动工资上涨的主要力量。由于垄断企业都是大型、特大型企业,行业内企业数量少,企业长期稳定。因此。行业工会更容易组织,力量也更加强大。他们在与企业的劳资谈判中也就越有实力。B、垄断企业具备了工资上涨的客观条件。由于垄断企业存在高额利润,这就使企业提高工资具备了客观条件,也为工会提高工资提供了谈判的价码。C、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具有提高工资的主观愿望。垄断企业专业化水平更高,更希望职工稳定。而寡头企业除此之外,还希望通过增加工资,增加企业的声誉,吸引人才。同时,高工资也会产生进入障碍。D、垄断企业更容易将工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由于垄断企业完全控制了市场价格,因此,在工资上升、边际成本增加条件下,它仍然可以通过例如最大化决策,获得最大化利润,而将大部分增加工资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企业的利润损失很少(同学们可以自己作图分析)。也许这是垄断企业提高工资最根本的原因。还有一点也不能忽视,即由于垄断行业存在向下的价格刚性,工资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当经济开始衰退时,其工资同样不下降,这就为下一周期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或者说,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具有长期效应。(2)利润推动型一般认为,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远没有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来得普遍和严重。主要原因有四个:首先,利润与工资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即使发生,也远没有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来得严重。其次,在大多数企业推动利润上升是动力远没有工会组织的力量大。第三,在大多数企业利润率上升可能会引起新企业进入。最后,一旦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其利润率本身就是“最佳的”。同时,也就不存在继续提高利润率的内在动力。因此,除一些特殊原因,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很少出现,也不会很严重。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比较严重的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欧佩克大幅度提高石油利润,从而使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引起的。3、对结构型通胀的影响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某些新兴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较快,引起工资较快增长。这本身是正常情况,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由于其他行业也会从“公平”角度进行攀比,也会相应增加工资。而这些部分增加工资使得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会导致名义居民收入“大于”社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从“攀比”这个角度说,垄断行业更具备条件,因此,垄断行业也是推动结构型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节价格刚性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一、价格刚性对消费的影响1、通过庇古效应(PigouEffect)使总消费减少所谓庇古效应,是指当经济衰退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上升,消费者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从而对消费具有拉动作用,也就对衰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价格刚性,消费者就不会增加消费或庇古效应减弱,从而使消费减少更快,加快了经济衰退。2、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使总消费减少在经济衰退时,由于垄断行业的价格刚性,集中度较高行业的利润下降比竞争行业少,而利润都是由股票所有者、高管这些富裕阶层的收入,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小于普通居民[1]。而低收入群体和普通居民在衰退时收入减少较多,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大。这种收入再分配,导致了在经济衰退时的总消费减少。[1]虽然,高收入阶层的股票等收入大多用于储蓄或直接投资,这样会减少一部分由于低收入和普通居民消费需求减少引起的总需求减少。但是经验研究表明,总体影响还是使总需求减少。3、通过产量和就业的再配置使总消费减少经济衰退时,由于垄断行业的价格刚性,导致产量和就业减少较竞争行业多,就产生了垄断行业占用的资源减少较多,从而在全社会产生一个资源再配置的过程。由于这种再配置不是瞬间完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摩擦性失业上升,从而产生居民收入减少,继而影响总消费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会加重经济衰退。4、通过预期影响总消费人们的预期对消费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耐用品的消费,价格预期的作用就更大。如果在经济衰退的初期,耐用品价格下降,会引起人们对耐用品价格还将下降的预期,因此,推迟购买是消费者最好的选择。而对于垄断行业,由于存在价格刚性,价格不会下降,或小幅度下降,往往就不会引起人们对价格继续下降的预期,从而不会推迟购买。因此,价格刚性对人们的预期会产生一定作用。或者说,从预期
本文标题:产业组织与宏观经济绩效 (第1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1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