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样例(精编3篇)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样例(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样例(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高中语文《老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4、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走近老王(投影画像)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不错。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书课题作者),从题目看,这是1篇写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刚对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杨绛写的相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二、认识老王:生速读课文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没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1、老王是苦人。学生迅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多媒体展示)⑴生活艰苦。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板书:生活上--条件艰苦)⑵精神凄苦。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板书:精神上--内心凄苦)2、老王是善人。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纯朴善良的品质。明确: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同情和关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纯朴,关心人,讲仁义,他需要钱,但他更重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板书:关爱尊重)板书生活——艰苦苦关爱老精神——凄苦王善老实厚道尊重(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三、品味老王:师: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老王的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最感人?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1、指名读。(注意读出感情)2、学生听读,并思考:这是1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外貌、行动)这两种手法课文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3、小组交流体会。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A、对老王的形神描写语句进行分析及“镶嵌”、“强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词的理解;B、体现作者感情的字词)(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善待老王: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表现如何?学生谈谈对'我们一家'的看法。明确: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说明'我们一家'也是善良的。(投影)教师小结:大家的理解都很好。作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才会用一颗善良关爱之心去对待老王这样的普通人。我们常说,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宽容、慈爱,你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宽容和慈爱,才会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2、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愧怍)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明确: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五、关注'老王':师:老王生前,杨绛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但她仍感到自己对老王关爱不够,深感愧怍。而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多媒体展示弱势群体图片)说话训练:任选一张照片准备两分钟发言,角度自选。教师总结:在这个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谋生方式不同,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并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因此人只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我们要尽可能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处境艰难的人。我们应当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多媒体展示)六、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感受生活。七、课外练笔: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高中语文《老王》作者简介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优秀)2《赤壁赋》教案(本教案为第三课时教案,一二两课时已经完成了背景、作者介绍,文体知识介绍,文言实词、虚词的分析,文意的疏通,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进一步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重点、难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一.导入由教学目的导入。二、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1、找出文中能够直接表现情感变化的词语。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所找的词语必须能直接表现感情的变化。经过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这些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所表现的情感可以概括为乐——悲——乐,这也就串起了全文的行文思路,这便自然引出下一个问题。问题2、分析“乐”与“悲”的原因乐——清风明月,水波浩淼悲——歌词(政治失意)箫声(悲戚感伤)客的议论(生命短暂、渺小)乐——主的论辩(辩证的看外物、享用自然风物)由景物描写引出乐甚的情感,引发主客关于人生社会的思考,经过一番论辩又回到对自然景物的享用,回到乐观豁达的心态,情感变化贯穿始终,这样就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的:体会本文情景理相交融的特点。第二个教学目的的重点在于加深对苏轼旷达心胸的理解,经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体会到一些苏轼的豁达。这个环节打算借助于《赤壁赋》与《荷塘月色》、苏轼与朱自清的比较完成。屏幕出示余光中的《论朱自清的散文》中的一段文字(见必修2教材《荷塘月色》课后),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讨论内容涉及写作内容、情感表达、写作手法运用、作者感情变化、文章结构布局等,体会“苏海”与朱自清“工笔细琢”的差别,进而由主题体会二者的心胸,体会苏轼的旷达。小结部分:由唐庚和方苞的评论深入体会苏轼的博大,表达敬仰之情。布置作业高中语文优秀教案设计3高中语文优秀教案设计篇1: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一、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二、评选要求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三、教案基本要求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四、教案要素结构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五、评选办法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5.评审以1周为周期,各单位力争周五完成推荐,下周一上午务必申报完毕。6.市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织评选,适时公示结果。8.申报的教案应采用电子稿形式,发到指定邮箱。附件: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样例(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22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