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样例下载(精编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样例下载(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样例下载(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学五级语文天窗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二、正课学习4至7段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d.看天窗!你看见了……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心情变得怎么样啊?g.师生搭配读4、5段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b.交流汇报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d.朗诵6、7段(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学习8、9段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b.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b.理解“无、虚、有、实”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d.齐读8、9段三、总结拓展1、齐读全文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1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四、作业布置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填写练习册。3、预习27课。板书设计计:天窗孩子们的慰藉看见想象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窗》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慰藉”的含义。2、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3、学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慰藉”,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唤起孩子们与课文的共鸣。2、理解课文第九段,进而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感悟作者写作上的独具匠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怎样?(学生齐声回答: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就都有了。)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又会怎样?(学生齐声回答: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出示:天窗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阳光和空气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呢?这小小的一方空白又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二、初读感知1、通过同学们的自读,谁来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块怎样的天窗?你是从那一段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轻声读)2、情境描述,感悟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①当夏天阵雨来临,你被父母勒令不得外出淋雨时,随着木板窗一块块被关起来的时候,眼前一片黑暗,犹如地洞。那小小的天窗是什么?(慰藉)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你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那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慰藉)当你忘不了雨中的嬉戏,草地河滩上玩耍,当你满肚子委屈,孤枕难眠,无言以对时。那小小的天窗还是什么?(慰藉)②的确,这简陋的,在黑暗中透出些许阳光和空气的天窗,是你可以看到外界的窗,它又怎能不是慰藉呢?那么谁给“慰藉”找一个近义词?(安慰、抚慰、安抚、宽慰)③谁来说说你在什么情形下,最需要慰藉?三、精读体悟1、配乐朗读4-7段。这小小的天窗,如此让人神往,它在你最需要慰藉时,给了你快乐、安慰和无尽的温暖,伴你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老师禁不住也想读读它,想走进它。请同学们边听边闭上眼想象,你从这小小的天窗中看到了什么?2、描述情境,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看到天窗以外的事物。①补充句子:从那小小的天窗,你会看见,你想象到,这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想象雨脚、闪电、树影、星空„„,想象狂风暴雨、绵绵细雨、雨过天晴„„下看到的不同情景;用“也许„„也许„„也许„„”造句。)②我们说这天窗不但给人以慰藉,还是一块神奇的天窗。那么我们说这一方小小的空白真是值得我们赞颂。请以“天窗啊!天窗,是你„„”开头,给天窗写一段话。3、总结:天窗让我们从“无”中看到了“有”,又从“虚”中看到了“实”,并且比任何时候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是想象的魅力,也是作者茅盾先生用精炼的笔触写作丰富内蕴的独到之处,让我们领略到了世间不一样的神奇。四、家庭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完成课后第3题。板书设计:天窗“无”“有”“虚”“实”(精炼)(丰富)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窗》教案模板三教学目标:1、能辨析“卜”、“瞥”、“藉”等字的读音、字形,重点理解并积累“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词语。2、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通过质疑、解答,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3、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说写双通道”的练习,开展说话训练。背诵课文第7节。4、理解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感受想象的乐趣。教学重点: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说话训练。教学准备:老师课件学生1、读课文,自学下列词语:“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2、依据“阅读新体验”要求预习课文3、查找资料:认识作家——茅盾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演示:天窗(1)启发学生思考:“天窗”的特别之处(2)出示: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齐声读2、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窗户随处可见。给在那里的活泼好想孩子带去了不一般的生活。一位作家也对它留下深刻印象,写下了文章《天窗》。板书课题说明通过图片引入加深学生对天窗的感性认识,使思考更直接,直奔主题,为感知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过渡:天窗为什么要开在屋顶上呢?这样一扇简陋的天窗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写下这篇文章呢?(一)自读课文思考天窗是什么样的?天窗在什么情况下成了孩子们的慰藉?1、交流问题一,出示课文1-3节(1)师引读:乡下的房子只有——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于是——(2)出示句子,再读:乡下人为了采光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板书:一个小方洞2、交流问题二,学习词语“慰藉”出示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1)“藉”的读音、字形(与“籍”区分),“慰藉”的意思课文中“慰藉”指的是?板书:慰藉(2)理解:“这时候”是什么时候?(3)读句子(二)从课文的这两个方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后的一个练习要求,此环节帮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即“天窗的样子”“天窗是孩子们下雨天,晚上不想睡时的慰藉”。这样的指导才有层次,学生的概括才会有条理,使老师的指导体现过程。三、结合朗读,学习感受(一)文中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惟一的慰藉”,请你默读第四节,用因为……所以……说说夏天阵雨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1、出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读一读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想象一下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沮丧、孤寂、无奈)朗读指导,体会当时的情景。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活泼好动的孩子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2、学习第五小节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1)出示比喻句: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体会“卜落卜落”(声音轻巧)闪电“带子似的、一瞥”(动作快捷、利落)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指名读(2)出示句子: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这些风雨雷电的威力比他们真实看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猛烈的风雨雷电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些风声、雨声和雷声。出示课件理解:扫荡(3)指导读第五节(指名读——师范读——男女同学对读)小结: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极有限,但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从看到下雨想象到风声、雷电之声。通过想象忘却了内心的郁闷与无奈,得到了乐趣,得到安慰。板书:看到想象到(二)而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对于那些被家长逼着上床去休息的孩子们来说,透过这扇小小的天窗,又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呢?1、学习第六、七小节晚上,透过天窗我们总觉得离夜空好近,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读读作者当时的感受。指名读课文的第六、七节作者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看到的是一朵云,想象到的是无数奇幻的云彩;看到的是一条黑影,想象到的是蝙蝠、夜莺、猫头鹰。
本文标题: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样例下载(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28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