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各具体考核方法 的 比较
360度考核法优点:提高考核的全面性公正性员工参与感强强调对内外部客户的服务,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缺点:考核成本高容易流于形式关键业绩指标法:优点:目标明确,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客户价值理念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达成一致缺点:KPI指标比较难界定KPI会使考核者误入机械的考核方式KPI并不是针对所有岗位都适用目标管理法:优点:直接反映员工的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测,所以很少出现评价失误,也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进行反馈和辅导。目标管理的过程是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员工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增强了责任心和事业心。缺点:没有在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目标,因此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绩效横向比较,不能为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个人认为KPI考核从企业实际操作的角度有以下的优缺点:优点:1、目标导向性强——公司可以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目前经营的难点来制定公司级的核心指标,在此基础上分解给各个部门相应的指标;2、量化指标可以直观反映问题——因指标是量化的,是否达标都用数字说话,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3、人员的更替为考核影响不大——如果有人员的职务变动,只针对岗位不针对个人进行的KPI考核,可以不受人员变动的影响;对组织的目标达成影响也是最低的;缺点:1、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因为KPI的基础是数字,无论是财务数字或是营运数字,都需要公司有运行良好的数据平台,如果数据的准确性不足,那KPI体系如同建立在沙土的基础上,是极不可靠的;2、关键指标的选择与制定难度大——哪个指标才是关键的指标?依据什么来判断?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HR有相关的经验与技巧才可以有效解决,人为因素较大;3、KPI体系运作过程数据收集困难——因为数据体系庞大,如果每月收集汇总数据,工作量较大,需要有专人负责,如果每两月或是一个季度处理一次数据,又不能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善的目的;再加上收集数据涉及的人员多,表格杂,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需要相当的经验4、改进与预防难以推动——对于每次考核没有达标的项目,要求相应的人员提供改进与预防措施,并跟进改善的结果周期比较长公司部门绩效考核两种创新方法研究2011-01-0709:19:26来源:网易财经跟贴4条手机看股票摘要: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和核心的环节,绩效考核的结果几乎决定了员工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从员工角度来说,绩效考核直接决定了其绩效薪酬的评定,间接影响到其晋升、调动及自身职业发展;从企业角度来说,绩效考核让企业了解每一位员工优劣势,从而制定不同的职业培养计划,同时为人力资源储备提供了关键依据。但是绩效考核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就绩效考核中遇到的档次拉开过大以及大一统指标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创新考核方法,希望能够一方面为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提供新的角度;另一方面为从事人力资源的实践者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式。1.绩效考核内涵及意义1.1.绩效考核的内涵绩效考核是指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决定员工一定周期内整体表现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一般包含4W1H,即When-评价周期;What-考核方法;How-考核流程;Why-评价结果运用;Who-考核关系。绩效考核主要涵盖What、How和Who的内容,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界定出每一位员工在部门或公司的工作成果的次序,因此是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1.2.绩效考核的意义绩效管理旨在通过客观评估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各级管理者明确了解下属的工作绩效,提高各管理单元的管理绩效,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以此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态度作出客观评价,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绩效考核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衡量了每一位员工为部门和公司的付出,了解其对于组织的贡献度。而除此之外,绩效考核对组织、对员工有更多的意义:a)了解员工的素质状况以及培训发展需求。绩效考核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方法确定员工的整体水平、优劣势等,能够公正、客观的了解员工的素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员工的培训发展计划,以培养员工应提升的素质和能力。b)为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绩效薪酬是员工薪酬体系的重要构成,如何制定合理的绩效薪酬,使得员工能够劳有所得,对于优秀员工予以更多的奖金,以肯定其为公司付出的努力,同时激励其他员工为公司更加努力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为绩效薪酬的确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公司依此付给对组织不同贡献度的员工不同的薪酬水平。c)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基础信息。员工是否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通过绩效考核一目了然,从而确切知晓每一位员工胜任的岗位及级别,从而为人力资源规划收集基础信息,同时根据员工特质对每一位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d)提高员工个体和组织的绩效。通过绩效考核以及绩效考核后和员工进行分析提升,从而持续提高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组织绩效。e)为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同样,绩效考核结果能够运用在员工的晋升、降调职及离职中,是这些职务变动的依据和来源。2.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企业真实的情况下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普遍的存在于各企业中。一般而言,绩效考核会产生以下问题:a)考核内容和指标“大一统”,指标设立缺乏依据,没有基于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计划。考核内容和指标的设立照搬其他企业考核指标,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不同部门的性质进行修改,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造成后勤部门普通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高于业务部门优秀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显然大一统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是非常不适宜的。b)考核实际上是“有奖励无惩罚”。这在国企中大量存在。如图1所示,国企的绩效考核是金字塔形,除强制分布优秀的5%和良好的20-30%外,对于业绩表现不好的员工没有任何的惩罚措施,而全部归为普通表现。另一种是纺锤形,这样一种方式有奖有惩,最早被杰克韦尔奇在GE中采用,效果非常好,成功实现GE的转型,同时使得员工优胜劣汰,打造了优秀的员工队伍,提高了员工素质,这样的一种考核方式强制规定了优秀和淘汰的5%,从而极大激发了员工追求优秀、避免淘汰的斗志。目前国内大多数国企采用的是金字塔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有奖有惩的有效激励作用,使得大多数员工甘于普通,不思进取。c)绩效系数层级之间相差太大,表现相近员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部的不公平。绩效系数过少,相互之间档次拉开过大,造成一旦落入第一档次的绩效系数,与上一档次的绩效系数将会有很大的差距,最后体现出来的绩效工资也会相差很大,对于表现相近的员工来说,容易形成内部不公平,工作氛围的不和谐,工作效率的下降。d)绩效反馈缺失,致使绩效考核无法发挥全面的作用。很多企业在员工绩效考核结束后对于绩效结果的反馈缺失,使得员工并不了解绩效考核中间的操作过程、评定为特定绩效等级的原因,以及自身做的较好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绩效考核单纯变成了数字游戏,最终成了走过场,员工也不能从定期的绩效考核中获得成长。e)考核结果应用单一,只是单纯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发绩效工资的一种依据,而并没有和集团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晋升调岗等方面相结合,绩效考核没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两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3.1.方法简述本文旨在对绩效考核中的层级档次拉开过大、考核内容和指标大一统的问题提出两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从而能有效的解决员工得分相近,却没有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相似的绩效薪酬的问题;以及优于大一统考核指标导致业务部门考核结果不能体现业务部门优秀员工业绩的问题。第一种方法:为体现得分相近员工应具有相近的绩效系数结果,这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主要基于员工绩效考核打分结果进行计算。同时操作方式在一定绩效薪酬总量上进行,为方便阅读,本文将之定义为“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第二种方法:为体现业务部门内不同能力员工的业绩,这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主要基于员工在业务部门内项目运作的角色及项目运作的数量来进行计算。同时操作方式在一定绩效薪酬总量上进行,为方便阅读,本文将之定义为“项目制分配法”。3.2.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在使用此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奖金池的总量。一般来说,奖金池的总量与绩效薪酬总量一致,计算方式为:部门资金池=∑(部门人员岗位工资*绩效系数)即按照每一位员工岗位工资及实际的绩效系数得出每一位员工绩效薪酬,而后进行加总后得出奖金池的总量。当然,如有不合格的员工绩效为0。接着,假设每位员工的绩效得分从低到高为S1…Sn,则S1为绩效打分基准值。对应的参考系数为D1…Dn,相应每个人的岗位工资为A1…An。设置调节系数G,那么参考系数D1…Dn的计算方法为:D1=1;Dn=(Sn-G)/(S1-G)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系数G的作用是调节D1…Dn之间的差距,G越大,则D1…Dn之间的差距将会被拉大,而一般GD1。p在得到参考系数D1…Dn之后,根据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资及系数,得出基准相对比例,设为X。计算方式为:X=资金池总额/∑(部门人员岗位工资*参考系数)最后一步是根据X以及奖金池总额,计算出每一位员工的真实绩效薪酬。计算方法为:员工真实绩效薪酬=员工岗位工资*员工参考系数*X笔者根据一家国有企业某业务部门作为案例,将上述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进行实际计算,计算过程及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一家国有企业某部门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计算过程注:双下划线斜体表示与现在实际情况相比绩效薪酬上升。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与现有的实际情况相比,重点提升了绩效系数位于中段的员工绩效薪酬,而降低了绩效系数最高和最低员工的绩效薪酬。而从真实绩效系数一栏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员工真实绩效系数完全忠于绩效打分结果,同时经调节系数G=75的调节后的结果。在上表中,“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衍生法”给出了在奖金池相对比例的基础上,为了体现“高绩效高奖励”、“低绩效重惩罚”的原则,拉高最高绩效得分员工的绩效薪酬,使之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降低最低绩效得分员工的绩效薪酬。通过差距平均化拉大处理后,绩效得分中等及最高绩效得分的员工绩效薪酬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而绩效得分较低的员工薪酬则有大幅度的降低,降低最多的是员工13,从原先的2600元降至562,仅为原先的20%。3.3.项目制分配法项目制分配法一般运用在业务部门,例如战略规划部、市场部、投融资部等部门,这些部门以项目为作业单位,通过项目将员工组成不同的小组,安排项目经理代理项目成员,在特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最为典型的采用项目制的公司类型为投资银行及咨询公司。采用项目制分配法的部门,一般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部门自主进行评定,只要不超过奖金池总量即可;一种是人力资源部为项目制业务部门定制特定的绩效评定方式,部门进行执行即可。本文所阐述的项目制分配法介于两者之间,是为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配方案,以供参考。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奖金池的总量。确定奖金池总量的方式与上述方法一相同。即奖金池的总量与绩效薪酬总量一致,计算方式为:部门资金池=∑(部门人员岗位工资*绩效系数)按照每一位员工岗位工资及实际的绩效系数得出每一位员工绩效薪酬,而后进行加总后得出奖金池的总量。当然,如有不合格的员工绩效为0。接着需要确认每一个项目的奖金额。确认项目奖金的方式如下:¨计算项目分配比例。¨通过项目分配比例,计算项目奖金额。其中项目分配比例计算方式为:项目分配比例=(报告产值/全年报告产值)*项目考核结果报告产值是指每一个项目最终出的报告总额,可以是项目实际总额,也可以是通过与市场对标后综合得出的产值。项目考核结果则根据多个维度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定,可以采用表2的方式进行评价。表2-项目考核指标及权重计算项目分配比例后,计算项目奖金总额,计算方式如下:项目奖金总额=项目分配比例*奖金池总额第
本文标题:各具体考核方法 的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