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将应对舆情纳入官员政绩考核
将应对舆情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公众并不是傻瓜,舆情也不是“打酱油”的,“捂”、“躲”、“蒙”三字诀在网络时代的效力已经大不如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4月12日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排行榜以“较为得体”“有待加强”“存在明显问题”和“严重失当”四种评价方式,对该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了考评。在这十个事件中,除了巴中“全裸”乡政府这一正面事件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外,其他9项均为负面事件,而且没有一例进入蓝色区域,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更是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也就是说,在一季度的热点负面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均为“不得体”。为什么会如此?恐怕要从政府应对舆情的积习说起。总结近年来的热点负面事件,地方政府在应对上基本未逃脱“三字诀”规律:一是“捂”。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就是如此,市政府在检察机关还未介入、尸检没有进行之前,就直接定性为“袭警”,试图掩盖事实。二是“躲”。缺乏公关能力的地方往往对事件采取躲避的态度,对媒体的进一步采访要求不闻不问,或者表面对记者客客气气,实际闪躲拖延,寄望用拖延法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蒙”。在《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强大舆情的双重压力下,地方一般最终都会出来做澄清和解释工作。但是许多事件的解释往往不能令舆论满意,甚至适得其反,进一步增加公众的怀疑。此次被亮橙色警报(存在明显问题)的河南鲁山“喝开水”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类似的还有“躲猫猫死”、“洗脸死”、“睡梦死”等事件。追究这三种行为的根源,原因也有三:一是不会应对。这在县级以下政府表现得比较突出,由于缺少经验,在面对媒体监督时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以致行为失当。二是不屑应对。这主要表现在市级以上尤其是省部级行政机关中。去年,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百姓说话”最为典型,表露出行政权力对于媒体权利的傲慢。三是无法应对。当一个事件的确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安顺枪击案中公权力的滥用以及河北石家庄王亚丽骗官案中的官员腐败等,地方政府出于自我保护,第一选择一定是掩盖真相,即使被迫做出解释,也会首先选择蒙骗过关。对于地方执政者来说,需要明白的是,公众并不是傻瓜,舆情也不是“打酱油”的,“捂”、“躲”、“蒙”三字诀在网络时代的效力已经大不如前。不抱着一个公开诚实的态度应对舆情,只会使自己变为舆情的笑料。君不见,如今“躲猫猫”、“压力差”等词汇都已化为周立波的段子。而聪明的网友甚至已经绘制出“中国看守所死法地图”并广为传播。当然,地方执政者会想:“即便如此,舆情又能奈我何呢?我的政绩、职位是由组织部门说了算,而不是舆情说了算。”的确,正如《南方周末》所报道的那样,“拆出人命的地方,官员果然个个还在”。因此,在既定的干部人事制度框架下,要使舆情真正发挥作用,恐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应对舆情的能力纳入到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挥棒”当中。不如此,“舆情”这一重要的执政资源恐将效力大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这一做法也将会打水漂。那么,政府公信力只会进一步下降。
本文标题:将应对舆情纳入官员政绩考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4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