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孝亲先进事迹(精编3篇)
孝亲先进事迹(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孝亲先进事迹(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孝老爱亲先进事迹1孝老爱亲先进事迹XXX,男,57岁,中共党员,XXX职工。他三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他有一个特殊而又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两个姐姐、一个兄长,兄长小时候因病致残成为了聋哑人,80年代初,同为聋哑人的嫂嫂生下侄儿,侄儿哺乳期过后,XXX担心哥哥嫂嫂无法教侄儿说话,他主动将侄儿接回自己的家,自己手把手的教孩子说话写字,连大侄儿的两岁女儿都有些妒忌说:“您都没对我像弟弟这么好”。侄儿生病时,他带他看医生,连医生都称赞他这个叔叔胜似父亲;侄儿上学时,他怕哥哥嫂嫂无法辅导孩子,常常背着侄儿扯着女儿上下学,就这样,他带侄儿11年,直到他小学毕业。在家人眼里,都说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儿;在别人眼里,都说这个侄儿和他儿子没两样。2011年前,XXX和父母的住所相邻,经常看到他买菜买面为父母做饭,吃完饭陪父母散散步,一幅幅颐养天年的景象,羡煞旁人。然而2011年,母亲不幸身患脑瘤,躺卧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而父亲已年过九十,无法照料,XXX承担起了照料母亲重任,白天由聋哑的哥哥照顾母亲,夜晚他下班回家,除去一身疲惫,照料母亲,为母亲洗脚、按摩、翻身,洗漱完完毕后,陪父母聊会天,看着他们安然睡去,自己却无法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他担心害怕自己熟睡后,会发生什么,儿子经常半夜三更来到父亲的旁边,说:“爸,我替你守一会儿,你去好好睡一觉,有事我喊你。”但XXX总是不放心的说:“没事,熬一会就天亮了,你去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然而这样的照料,并没有得到幸运之神的照顾,2012年,XXX的父亲也瘫痪在床,如此一来,加剧了照顾老人的困难。光阴荏苒,老人们身体一天不如一天,XXX不顾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瘦弱,对老人的照顾反而更加体贴、周到。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XXX用他四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颠覆了它。他每天准时在清晨5点起床,为两位老人准备饭菜,早饭准备好后,给老人们洗漱,换纸尿片,为老人擦便擦尿,常常弄得满手都是,但他毫无怨言,无悔付出着。为了避免父母因长期躺卧在床生疮,他每天为老人擦洗、翻身、按摩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几千个日夜如一日,直到父母去世。老人生前常说,有这么好的儿子,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财富。XXX用自己无私的双手托起了老人们的老年生活,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便成了他无言的承诺。孝亲敬老先进个人事迹2孝亲敬老先进个人事迹材料———飞云镇飞云村薛红霞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薛红霞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薛红霞,女,现年49岁,飞云镇飞云村坷老组人。上有八旬的母亲,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邻里团结等方面的实际行动,受到了邻里的高度赞扬。作为一名儿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她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逢年过节,哪怕再忙再累,总要给母亲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却乐开了花。都说媳妇难做,可薛红霞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母亲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只要身精选体感到不适,她总是陪着母亲去医院做各项化验检查。母亲住院期间,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她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因为患病,母亲胃口不好,她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人们的口味,不重样地给老人们做饭菜,让母亲吃好。作为一位妻子,薛红霞深知妻子是一所学校,她能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妻子的好坏决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辈子的生活。1991年她和张文俊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只生育一个孩子。二十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丈夫的工作很繁忙,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她义无反顾的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儿子学习工作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用自己最年轻的时光,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丈夫,她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家庭,用自己那颗最善良的心怀温暖精选着老人、孩子和丈夫,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的优秀传统美德。精选孝亲敬老先进事迹3---不仅是在老人生病的时候细心照顾,在平时的生活中,xxx对婆婆也体贴有加。因为婆婆年龄较大,腿脚不便,担心她自己不能买菜做饭,她就征询婆婆的意思给婆婆买菜做饭,做到一日三餐不重复。天冷了,天热了,担心老人受热受冻,她又给婆婆的房间里安装了空调。她怕婆婆舍不得电费,就自己去给婆婆把空调打开。在寒冷的冬天,因为年龄大自己不能独立去浴房洗澡,她就亲自领着婆婆去,亲自给洗。xxx同志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当年的劳动者虽然已经年过花甲,脱离劳动了,但他们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2---不嫌弃老人,总是细心照顾,端饭喂药,清洗衣物,直至老人病故。婆婆患病以后,每天都需要服用价格昂贵的药物以控制病情。几年来,先后多次到医院住院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随着年龄增高病情日益恶化,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但杨萍总是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给老人梳头、洗衣、做饭,细致安排着老人的饮食起居。渴了,她端茶送水,饿了,她端来热汤热饭一口一口的喂。虽然困难,可为了婆婆病情能好转,她尽量做到每日三餐不重样来迎合婆婆口味。生活中,她为婆婆端屎端尿、清洁身体、洗脏衣服。睡前为婆婆洗脚、按摩身体,只有等婆婆睡后她才拖着劳累疲惫的身体回房休息。每年她都要给婆婆买几件合身的衣服,婆婆高兴,她就满心欢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默默的付出,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执着为整个家撑起了一片崭新的天空,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4---称号。特别是她孝亲敬老,在家人亲属有伤病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受到亲朋近邻的称赞。她的家庭曾被重庆市精神文明办评为:“诚信文明家庭”,她的事迹在单位在邻里,在亲朋好友之间早已被传为佳话。奉献撑起一片天1986年,经人介绍相识,当时住偏僻农村,父亲身患冠心病、肺气肿等疾病,母亲也年老多病,家中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弱智弟弟,家庭负担很重,他们的相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可她没有被这可想而知的婚后负担所吓倒,而是执意选择了心善、朴实的韩万平。婚后小两口在工作之余,无论是春耕、夏种、秋收、冬修,就回家里,帮助父母开展生产劳动,起草摸黑,风里来,雨里去。两人的工资收入除日常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持家庭,供给三个妹妹上学两人虽然没有什么山盟海誓,但志同道合,夫妻和和美美。公婆视她亲闺女,姑姐、姑妹、6----7
本文标题:孝亲先进事迹(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42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