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教案汇集【4篇】
小学数学教案汇集【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汇集【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的内容。教材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结果;再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这个过程是要学生经历的。学生已有学习5和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增强他们学习3的乘法口诀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个5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是常见的,3个3个地数比较少,所以学生对3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此外,还要注意到练习的安排,不仅要包括新学内容,还要包括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学生在探索车辆与车轮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难以直观操作,所以笔者把教材中试一试的第一题摆一摆、说一说调整到填表之前,并改成画一画、说一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板书:3的乘法口诀)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评析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1.画一画、说一说。师:你们能在这张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用小圆圈表示三轮车的轮子,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师: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评析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2.填一填,议一议。师:填一填,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师: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评析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3、利用表格,编制口诀师: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评析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三、巩固应用。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师:现在用练一练的第3题,(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师: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评析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总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回家后,要做两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②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评析低年级不布置笔头练习作业,但要把课堂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后,教师可以恰当地布置一些家庭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或反馈给老师。)板书设计:需要几个轮子13=323=633=934=12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35=1536=1837=2138=24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39=27三九二十七小学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第100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通过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并学会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3.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应用题)(1)先看一道题(投影):红光小学买红粉笔16盒,白色粉笔比红粉笔多32盒。____?默读一遍(师指上题),谁会把这道题补充完整?老师在上题横线上板书:买白色粉笔多少盒?怎么解答?(找1人写在玻璃片上)(2)下面我提几个问题,请你们回答:哪两个条件?如果两个条件都直接告诉我们了,要求这个问题用几步解答?(3)我们看看××做的,请你读一下。为什么用加法?刚才我们复习了旧知识,大家掌握得还不错,如果我把这道题里的问题改成:一共买粉笔多少盒?”(老师写在黑板上)谁来读一遍?要求“一共买粉笔多少盒”还能用一步解答吗?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板书:两步)。2.新课(1)例4:红光小学买红粉笔16盒,买白色粉笔比红粉笔多32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要求“一共买粉笔多少盒”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红粉笔16盒(见上图)。再用一条线段表示白色粉笔的盒数,这条线段画多长?为什么?谁来指指哪段表示白色粉笔比红粉笔多的32盒?(师指白色粉笔和红粉笔同样多的一段)这段是多少盒?为什么?问题是什么?你们会分析这道题吗?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谁说说你是怎么分析的?××刚才是从哪儿入手分析的?师:(指图)要求一共买粉笔多少盒,必须知道买红粉笔多少盒和买白色粉笔多少盒,买红粉笔的盒数是已知的,因此要先求白色粉笔的盒数,再求一共买粉笔多少盒。谁会解答?①买白色粉笔多少盒?16+32=48(盒)②一共买粉笔多少盒?16+48=64(盒)写不写“答”,为什么?答:一共买粉笔64盒。小结:这两道题都有两个条件,而且相同,为什么这道题用一步解答,(指准备题)这道题却用两步解答呢?(指例4)所以光看条件就盲目列式是不行的,必须要认真审题,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解答。(2)下面,我把例4中的第二个条件变一下“买白色粉笔比红粉笔少3盒”(贴上)谁来读题?谁说说条件和问题?我们来画线段图。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和刚才的图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谁来分析这道题?会解答吗?①16-3=13(盒)第一步求出的13盒是什么?②16+13=29(盒)第二步求出的29盒是什么?答:一共买粉笔29盒。(3)这道题你会做了,我再变一下,你们愿意做吗?红光小学买红粉笔16盒,买白色粉笔的盒数是红粉笔的3倍,一共买粉笔多少盒?默读一遍,小声说说条件和问题。能自己分析吗?试试看。请你打开练习本,在本上解答,不写小标题(找1人写在黑板上)。订正:谁做的读一读,求出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4)对比:我们看看刚才做的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①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②问题相同,第一个条件相同;③都用两步计算;④第二步方法相同。为什么?有什么不同之处?①第二个已知条件相同;②第一步解答方法不同。为什么?算式跟原来比有什么不同?其中一个条件用了两次。(5)小结在解答应用题时,已知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就一定用一步解答吗?今天我们学的这种题就用两步解答,所以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3.练习(1)一把椅子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4倍,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多少元?谁来读题,自己小声分析一遍。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步为什么用减法?(2)再看一道题:学校有长跳绳18根,短跳绳的根数是长跳绳的2倍。____?齐读,要求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①短跳绳有多少根?要求“短跳绳有多少根”用几步解答?②一共有跳绳多少根?要求“一共有跳绳多少根”,用几步解答?③短跳绳比长跳绳多多少根?要求“短跳绳比长跳绳多多少根”,用几步解答?④长跳绳比短跳绳少几根?要求“长跳绳比短跳绳少多少根”用几步解答?条件相同,问题不同,解答的步数一样吗?4.总结今天我们学的什么?刚才你们在分析这种应用题时,有的愿意从条件入手分析,有的愿意从问题入手分析,哪种都可以,只要你能分析清楚,正确解答就行了,今天的这种应用题和原来学过的结构不同,有一个条件在解答时用了两次,所以,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正确判断用几步解答。5.作业(1)打开课本第100页,这就是今天咱们学的新知识,回家看看书。(2)课本第101页第1~4题。小学数学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3.认识尺子。(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2)观察、探究:学生尺上有些什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88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