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NPObidingsystem2009
目录必要说明创新、建设、分享第一章一切从战略出发1一、为什么选择公益项目招标操作?1二、公开招标VS组织整体战略4第二章公开招标前期工作7一、用MECE思考公开招标7二、公开招标体系的构建8三、评标委员会的构建10四、公开招标制度性文书的撰写12第三章招标信息传达14第四章接收标书16一、标书接收方式16二、与投标组织的沟通及标书修改的讨论17第五章难点阶段:评标18一、评标流程18二、评标方法的选择20三、中标审核21四、中标通知22第六章中标项目协议23一、协议内容关键点23二、几个常见的违约纠纷23第七章中标项目反馈与跟踪26一、中标项目自我反馈机制26二、招标机构不定期实地核查27三、创新无处不在27第八章中标项目绩效评价29一、第三方绩效评价29二、评价结果的使用30第九章公共关系传播31一、公共关系传播时机及方式31二、创新无处不在32附录一案例清单33附录二访谈与鸣谢34必要说明编写说明:《公益项目招标操作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或“招标手册”)是润灵公益事业咨询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在2008年6月-2009年1月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项目公开招标”及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内外30余家机构公开招标(或与公开招标同质性形式)案例的深入访谈和研究,历时半年撰写而成的。《手册》作为润灵公益事业咨询提供专业公益项目招标咨询服务的经验总结对机构开展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及与公开招标相关的同质性项目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适用性说明:《公益项目招标操作指导手册》的适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国际组织及其他公益资源聚集性群体。《公益项目招标操作指导手册》的适用项目包含但不限于: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操作、公益项目申请审批操作、公益项目创投操作及其他公益项目在社会服务专业分工基础上的资源配置操作。目前已知的公益项目招标操作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招标类型:定向型(招标机构确定公益项目的服务方向,不限项目的具体申请金额,但一般存在申请金额的上限);定量型(招标机构确定公益项目的招标资金额度,不限公益项目的服务方向);半定性(既对公益项目的服务方向有粗放式限定或受益人群限定,又对招标资金额度有较为明确的限定)等。编辑说明总顾问:徐永光主编:张浩而编辑:李雨桐撰稿:李雨桐万安凤俞晓波陈倩颖蔡润维李文洁张舒1一、为什么选择公益项目招标操作?公益项目的招标操作,特别是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是指公益资源的聚集性机构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形式,面向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开展的,以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实现公益资源优化组合为目的的资源配置行为。本《手册》将以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为阐述对象,阐释及说明公益项目招标操作的现行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内涵很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特别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非公募基金会及企业社会责任部门,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到底对其意味着什么?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实质是什么?应该如何操作?润灵公益事业咨询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是针对公益资源聚集性机构而言,有效地实现公益资源配置、达成社会服务目标的有效手段。公益项目公开招标尽管与第二部门(商业领域)所进行的商业采购型公开招标在根本性质、招标内涵、操作手法等因素上存在千差万别,但其出现的根源却与商业领域的招标操作基本一致,可归纳为“产品及服务的分工及专业化趋势”及“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资源配置理念”。RLCCW认为,公益性社会服务领域之所以出现公开招标这一资源配置形式,与近年来宏观政策利好及公益性社会组织及专业公益服务机构的出现和高速发展是紧密联系且互为因果关系的。一般地,公益资源的聚集性机构用来开展公开招标的公益资源根据其组织类型的不同而有来源性差异,如:公募基金会开展公开招标的公益资源多为社会捐赠;非公募基金会开展公开招标的公益资源多为基金会公益资本或企业定向捐赠;政府部门开展公开招标的公益资源绝大部分为政府财政开支;企业开展公开招标的公益资源多数为企业社会责任预算内的社会公益责任开支等等。不同类型的招标资金来源也使得公开招标操作流程出现些许差异,但究其基本流程,绝大部分必要操作步骤是共通的。RLCCW认为,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或称“公益性社会服务”或称“慈善性社会服务”)已经并且正在形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非营利产业。既然称其为一个雏形产业,其必然存在一个基本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成型的资源流动方式及显著的产品或服务产出。RLCCW绘制了具有先导意义的非营利产业链草图,并清晰地发现: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不仅具有微观层面的显性价值,同时,在整个非营利产业链条中,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其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先进的、公正性最高的、透明度最高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非营利产业资源流动方式之一。而众所周知,产业的资源流动方式将成为产业链该环节、甚至是产业链能否顺畅运转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资源流动方式将为产业事半功倍的高效的配置资源,从而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飞跃。一切从战略出发第1章创新、建设、分享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是一种创新的公益资源配置形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创新形式的有效性非常高。在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的经验总结和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成熟的资助型基金会都在使用这种科学的方式。尽管是这样,公开招标模式的使用范围和严格按照公开招标完整程序进行招标的机构仍然非常之少;在交流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公益资源聚集性机构还未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直非常苦恼。基于这些原因,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实施了《公益项目招标操作指导手册》的研究和编制项目。我们希望秉承开放、分享、扬弃的原则,借由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项目公开招标”和“某企业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相关经验,结合RLCCW对南都新公民计划公开招标操作、南都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操作、联想公益创投、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招标操作等十余个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成功案例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公益资源聚集性机构具有切实指导意义的招标操作参考资料,为非营利产业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特别是对社会公益责任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管理领域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社会企业,我们的工作从企业社会责任(CSR)咨询和非营利组织(NPO)项目咨询两个模块入手,秉承对客户负责、对高需求人群负责、对产业整体改善负责的原则,最终达到既定目标。RLCCW在企业社会责任咨询、非营利组织招标咨询等领域获取和积累了大量经验,与企业及非营利组织一同成长,加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产业的成型和发展。最后,感谢南都公益基金会、感谢徐永光老师对项目的倾力支持;同时感谢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世界银行发展市场项目、NPI北京办公室等机构在案例收集和访谈阶段给予的大力配合。希望非营利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润灵公益事业咨询执行董事张浩而2009年6月第一章一切从战略出发2公益项目招标操作指导手册20093图1:非营利产业链示意图及公开招标的产业链位置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目的并非是要研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而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分析公益项目公开招标在非营利产业发展、非营利组织(特别是资源聚集性非营利组织)管理等关键议题上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来分析非营利组织(特别是资源聚集性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使阅读者具有更清晰的思路,我们将以公募基金会为例展开下面的陈述。RLCCW分析,一家公募基金会的利益相关者及其核心需求如下图2所示: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意义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是对各方具有重大意义的资源配置形式,在讨论其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引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曼1984年在研究企业管理相关学术问题时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然后,我们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也就是利益相关者对这家公募基金会有哪些期望进行如下图3分析:紧接着,我们来分析公益项目的公开招标是如何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有效回应的,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分析公开招标相对于传统方式对利益相关者有哪些正向的影响,见下图4:说明:利益相关者理论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个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第一章一切从战略出发公益项目招标操作指导手册2009最后,RLCCW希望阐释一个实践经验所得: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可能只有正面的影响,公益项目公开招标操作也同样存在着其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将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将招标流程管理做相应的调整,并在关键节点上引起我们的重视。二、公开招标VS组织整体战略您所在的组织战略匹配公开招标吗?有很多非营利组织的从业人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公益项目公开招标这种形式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高效度,那么是不是所有资源聚集性非营利组织都适合使用这种形式来匹配自身的公益资源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公益项目公开招标与其他公益资源的配置形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是否要开展公开招标来配置自身的公益资源还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所在组织的整体战略和发展方向。提到组织战略等具有组织管理色彩的词汇,更多非营利组织并不清晰,甚至可能有些含混不清,从而认为诸如战略、管理体系等明显具有商业色彩的词汇只适用于商业企业。其实则不然。组织战略乍听之下虽然晦涩,其实质性内涵也较为复杂,但我们日常可以简单理解为“我想变成什么样”,这就是组织战略的核心。在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过程中我们重提组织战略其实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公开招标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形式,所以组织实施公开招标的前提是进行公益资源的配置,如果您所在的组织并非资源配置型组织或不实施资源配置行为的时候,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相对来说对该组织的意义就比较小了。目前,中国大陆境内的公募基金会多数为“资源募集-实施型”组织,即自我主导募集公益资源以用于自身公益项目的开展和扩大;与此相对应,大陆境内的非公募基金会多数为“资源筹集-资助型”组织,即自我主导以私募的方式筹集公益资源以用于资助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公益服务,而基金会本身只承担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职能;还有部分组织介于“实施型”与“资助型”之间,我们成为“混合型”组织,近期部分基金会提出了“参与式资助”的概念,就是对组织战略的有效创新。随着政策利好的频出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公募基金会中一部分发展意识超前的机构正在或计划实施战略转型,即由“资源募集-实施型”基金会至少转变成为“混合型”基金会,进而逐渐转变为“资助型”基金会。目前这一趋势已经越发明朗,少部分公募基金会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一战略转型理念,并将相关工作提上了日程。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组织战略对于公益项目公开招标具有根本性影响,如果某组织是纯“实施型”组织,并且没有战略转型的相关计划的话,这类组织对公开招标的需求是微乎其微的。究其本质,是该组织选择信赖组织内部的执行团队是专业度、资源使用效率度和服务质量等因素均较为适宜项目要求的专业服务机构,其在这一默认假设之下战
本文标题:NPObidingsystem20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