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1以评促建,科学管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王晓敏,一张
学以致用广东省高职高专评估研讨会以评促建科学管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王晓敏2009.3.13学以致用高校教学管理的地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高2006【16】号)“示范性高职院校,决不仅仅是投资建设的示范,更应该是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周济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学以致用大学教学管理的概念大学教学管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大学的特点和任务,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大学教学论》徐辉等著2004年6月)其实质:是设计、建立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管理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学以致用高职教学管理的要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七方面49条)(教高[1998]33号)《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2000]2号附件2九方面52条)《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学以致用教学管理的任务完善教学组织系统建立健全并实施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质量保障机制学以致用汇报提纲一、规范管理——建立哪些制度?二、把握内涵——怎样建立制度?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四、几点体会与思考学以致用一、规范管理——建立哪些制度岗位职责类制度教学运行类制度建设改革类制度质量保障类制度一、规范管理——建立哪些制度教学运行类制度类别具体制度课堂教学规范教学工作规范、实验教学工作规范实训、实习教学工作规范课程设计(含大型作业)工作规范教学行政管理制度学分制、教学计划制定、课程编排、教师开新课及新开课的试讲、导师制、选修课管理、课程考核管理、职业资格考证管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运行常规工作时间与流程等一、规范管理——建立哪些制度建设改革类制度类别具体制度专业建设专业设置与调整、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立项、资助、验收)等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立项、资助、建设、验收、维护)等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委员会条例、教材管理(选定、出版)、校本教材建设(立项、验收、奖励)等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师德、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标准、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引进、师资培训、专任教师下企业、院内编制人员拔尖人才管理、非专任教师兼职授课管理、导师制考核奖励、教学名师评选等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管理(建设、管理、评估)、对外服务、实训设备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等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原则: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体现高职特点适用性——符合学校实际、程序便于操作系统性——考虑长远发展、注重制度衔接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专业设置与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管理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专业设置与特色专业建设管理目标和思路:紧贴地方需求,突出学校优势,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培育特色专业和专业群。措施: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加强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出台制度:《关于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暂行办法》(2000年)《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管理办法》(2007年修订)标志成果: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专业建设的体系。国家级:6;省级:4+5;市级:6+7;院级:7+5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管理目标和思路:确定“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行动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措施:全面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课程改革试点;通过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优质课程建设,引导全校课程改革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出台制度:《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1997年制定)《学院课程评估方案番职院》([2003]130号)《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番职院教[2004]24号)《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番职院教[2007]37号修订)《学院优质课程建设方案》(番职院教〔2008〕1号)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优质课程建设方案:从课程标准、教材(校本教材)、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四方面进行内容、方法、资源的全面建设,分别制定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评价标准,同时配套出台《教材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标志成果: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国家级:11;省级:17;市级:13;院级:45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管理管理目标和思路:体现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按照“校企共建,互利互惠”的原则,为课内实践、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假期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提供保证。措施:加强基地建设、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管理出台制度:《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学院校内实训室环境建设实施办法》《学院实验实训室对外教学服务管理办法》《学院实训、实习教学工作规范》《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院实训(实习)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目标和思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引进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鼓励教师下企业;加强兼职教师建设力度;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出台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学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专任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处理办法》《学院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标准与要求》《学院优秀骨干教师引进办法》《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院非专任教师兼职授课管理办法》《学院教学名师评选和管理办法》……标志成果:教学名师:校级10人,省级3人,国家级1人优秀教学团队:校级5个,国家1个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管理目标和思路: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结果的客观化。措施:开展学生课业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专业教育教学水平评价、系部教学工作评价;建立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以致用二、把握内涵——如何建立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制度:《教学工作规范》《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学院系(院、部)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导师制考核奖励办法》《学分制实行办法(试行)》《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选修课管理办法》《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处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估诊断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保障指挥系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示意图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挥系统(主管校长牵头)主要任务具体工作负责部门确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制定相关教学标准教学工作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材建设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包括理论课、实践课)、系(院、部)教学工作考核标准等。教务处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标准人事处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关系,制定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导师制管理办法、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教学名师评选和管理办法等。教务处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系(院、部)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办法等。人事处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评估与督导总结学校有关教学管理活动的经验和理论,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教务处督导与评估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收集系统主要任务具体工作负责部门把各种渠道的信息收集制度化包括教学督导组评价的信息、校领导听课的信息,系(部、院)领导听课的信息、同行评价的信息、学生评价的信息等。评估与督导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协同教务处组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日常教学检查,收集教学管理信息。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督查、提出建议配合评估与督导办公室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日常教学检查;教务处按照相关教学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各系(院、部)日常教学运行情况资料进行收集学期授课计划、实习(实训)计划、试题(试卷)、考试成绩表、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各专业和系(院、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各专业学期教学任务表、班级学期教学进度表、调(停、代)课统计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各系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各专业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指导情况汇总表、各专业和系(院、部)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等等。收集本单位教师教学质量信息包括坚持教学单位领导听课制度,保证每学年对本单位所有教师进行听课;通过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单,收集有关教师和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召开学生座谈会、接待学生投诉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收集教学质量信息。教学单位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处理系统主要任务具体工作负责部门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进行处理按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的要求,对各类信息按照要求进行汇总统计评估与督导对系(院、部)教学工作评价的信息进行处理按照系(院、部)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对系(院、部)教学工作考核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估诊断系统主要任务具体工作负责部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根据教师根据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处理结果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评价评估与督导系(院、部)教学工作评价根据系(院、部)教学工作评价信息及处理结果对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做出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根据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三、建立机制——如何实施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反馈系统主要任务具体要求负责部门设置网上三级查询系统校长、相关职能部门、系(院、部)主任根据职责范围查询评估结果,
本文标题:1以评促建,科学管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王晓敏,一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0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