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一、摘要曹操聚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贤名之士”,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独到的人才观念和思想不但贯穿在曹操一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同时也非常明确地体现在他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就大事要“以人为本”,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奖罚分明”。留住人才关键在于识别人才和驾驭人才,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发展平台。曹操任人唯才、量才录用、赏罚分明、适当控制、共同学习和关心人才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留住人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关键字:曹操、人才管理、思想、共同学习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他是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起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秀、灭袁绍、征刘表,获得当时中国北方的统治权,之后同楚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是什么让曹操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曹操的对待人才的态度。在长达近三十年的统一战争中,他始终执行贯穿了一条“以人为本”的用人路线,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在统一战争中的决定性作。接下来我们着重为大家介绍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2一、求贤若渴曹操曾经颁布过三道《求贤令》,这是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做过的。第一次是建安十五年(210年),令曰:“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第二次是建安十九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令曰:“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阵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网罗人才自然不能靠一纸榜文就能解决,但这三道求贤令显然也不是在作秀,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态真是跃然纸上,让人心动。被众多人奉为古代爱才的典范,常常使后世很多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他在其中曾经说过“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那样,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不论品德如何,都可重用而一再强调以“才”举人、用人,从而扩大了取才范围。接下来我们看看曹操是如何“求贤如渴”的。1.惜才爱才曹操的爱才是出名的,甚至对于敌方的人才,他都想聘用。为了争夺关羽,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对于关羽提出的众多过分要求一概答应,甚至将赤兔马赠送给他,还向汉帝上书封他为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劲心机。后来关羽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离曹操而去,曹操也没有阻拦,甚至对他过五关斩六将之事也没有追究。可见曹操对于人才的爱惜。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抚掌而笑说到:“吾事济矣”。对于曹操没有穿鞋有两种可能,一是没有来得及穿鞋,二是刻意不穿以显示尊重(在古代,不穿鞋是为了显示对对方的尊重)。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都充分显示了曹操对于人才的强烈渴望。之后由于许攸的建议,曹操烧掉了袁绍的军粮,已3导致袁军大乱,这对官渡之战的胜利可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要是没有曹操慧眼识许攸,就不会有官渡之战的胜利。而官渡之战也是奠定了曹操的军事实力的重要一战。同样体现曹操爱才的还有徐庶,曹操为了让徐庶归于自己,特意请来他的母亲,还模仿他母亲的字迹给徐庶写信威胁徐庶北上归曹。徐庶北上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虽然徐庶这样一个人才归降曹操,却未为曹操所用,可曹操却没有除了这个没有为自己效忠的人才,同样表现他十分爱才。2用人不疑这个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曹操这里有一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曹操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操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而曹操大胆突破了这一点,只要是他看中的人,无论之前是什么样,他都会重用。只要是他看重的,无论出身,他都会提拔。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这些人都为曹操后期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他还大胆地冲破了历代用人标准,敢作敢为,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他们有的曾经是一般的普通士兵,有的是曹操敌对军事集团中的将领,可曹操就能敢于提拔,大胆使用,他们一个人都在曹操的统一战争中成为冲锋陷阵、建功立业、镇守一方的三国名将。曹操用人,力求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如郭嘉不治行检,但“通有算略,达于事情”,经常和曹操对某一问题激烈探讨,甚至不拘礼仪,曹操总是从谏如流,让郭嘉在临死时还为曹操留下隔岸观火之计。如荀彧、郭嘉等弃袁投曹,曹操不仅以礼相待,还委以重任,认为荀彧是自己的“张之房”,拜之为司马,参与军机大事;而郭嘉是帮他成大业的“必定之人”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43.知人善用虽然曹操是爱才的,但同时他更是识才的,他知道哪些人适合哪些职务: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第一个特点。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二、不计前嫌曹操相信,只要有真才实学能文善武,真心拥戴他,不管来自何方,甚至是仇敌,都会给予信任和任用。如荀彧、郭嘉等弃袁投曹,曹操不仅以礼相待,还委以重任,认为荀彧是自己的“张之房”,拜之为司马,参与军机大事;而郭嘉是帮他成大业的“必定之人”,任为身边参谋。特别是张绣反复无常,在第一次投曹后,又后悔而重创曹操,后又再次投曹,曹操念其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不计前隙,拜之为扬武将军,还结为儿女亲家。以张绣为例,张于建安二年降曹,寻悔、复叛,一度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于此役。这可谓血海深仇,任谁也难咽下这口气。但到了建安四年,袁绍不听谋士田丰、沮授等劝阻,率众十余万南向许昌、准备一举灭曹之时,为袁绍卖命的张绣却在官渡大战前夕,复弃绍而降操。曹操居然能像没事人一样,不计前嫌,5不仅允降,而且还对张绣加官进爵,封为列侯。这种用人雅量真正难得,充分反映了曹操非凡的政治家气度。曾经在曹操困顿的时候,很多人都弃他而去,但是曹操却说:不会所有的人都弃我而去的,比如说魏种。结果魏种也弃曹操投奔别人。之后,魏种被曹操俘虏,所有人都以为曹操会杀他,可是曹操却把魏种放了,他说魏种是人才啊杀了可惜。于是继续让他做原来的官位。曹操和袁绍作战的时候,让陈琳写了一篇声讨曹操的讨贼檄文,陈琳骂得淋漓精致,甚至连曹操的父母都骂了进去。后来袁绍败了,陈琳成了俘虏,曹操因为对陈琳的文采十分喜爱,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让陈琳做了他的文人。可见曹操在对待人才上是十分宽容的。有一件事能显示出曹操的宽大胸襟,就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这些信都拿出来一个一个地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有二心的,把那些动摇分子,都给我揪出来,曹操没有,曹操发现有这么一堆书信以后,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宽大的胸襟让投靠和归降曹操的人才,受到这样的待遇,觉得自己的主公很宽宏大量,更愿意为之卖命。三、以道御之在常人看来,曹操“唯才是举”,不重孝、廉、仁、义,出身历史,是要乱天下的。曹操则不然,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以道御之”就是用法令来管理人才,这样就确保了天下之才为曹操所用。1、奖罚分明王沉在(《魏书》评曹操)中评价曹操的用人之术是“勋劳必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曹操正是坚持这个用人原则,所以才能充分而广泛地调动了有利于统一集权的积极因素,消除了不利于统一集权的消极因素。建安八年,他发布的《论吏士行能令》中就强调:“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性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日:‘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6他在《(孙子)注》中更是明白地告诫大家:“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这种“奖罚分明”的用人原则不但贯穿在曹操一生的政治生活和军事斗争的实践中,而且也体现在他大量的文学著作之中。如建安十二年《请增封苟或表》中,他向汉南帝列举了苟或在与袁绍大军官渡决战前后的功劳,并检讨自己在强大敌人面前“时众寡粮单,欲图还许”的退缩思想,多亏苟或的“深建宜住之便,远恢进讨之略。起发臣心,革易愚虑。”才使得自己“坚营固守,徼其军实,遂摧扑大寇,济危以安。”曹操认为,苟或虽不是冲锋陷阵的武将,但他能够深谋远虑,提出积极的建议,达到“以亡为存,以祸为福”的效果,这样的功勋真正是“谋殊功异,臣所不及。”所以曹操要求汉献帝学习高祖刘邦的做法,要“贵指踪之功,薄搏获之赏。”对荀或应该以“原其绩效,足享高爵”,“乞重平议,增畴户邑。”曹操类似这类为功臣诅取封赏的事例很多,如建安十二年他上书汉献帝的《表论田畴功》中对田畴在征讨乌丸斗争中杰出贡献的陈述;建安六年在《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中对枣祗在推行屯田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为统一战争提供物质支援作用的肯定。虽然枣祗“不幸早殁”,就是“追赠以郡”,也是“犹未副之”,就是说枣祗虽死,现在追封他为陈留太守,也不能和他的功绩相称。所以曹操感叹地说:“今重思之,祗宜受封,稽留至今,孤之过也。”现在的办法只有采取“祗子处中,宜加封爵”这样才能达到“以礼祗为不朽之事。”又如建安十三年为谋士郭嘉请求追赠封邑的《请追赠郭嘉封邑表》,同时为追哀悼念郭嘉功绩写给荀或的两封信,即《与苟或书追伤郭嘉》,再次表彰了郭嘉为完成统一大业而舍生忘死的精神。曹操的人才观在他的文学遗著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曾说道:“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并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正是曹操这样的人才观,所以才能够迅速地在他身边集聚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呕
本文标题: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2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