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T∕T 215-2022 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目 次前言Ⅱ…………………………………………………………………………………………………………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水下胶粘剂组成2…………………………………………………………………………………………5 技术要求2…………………………………………………………………………………………………6 试验方法2…………………………………………………………………………………………………参考文献5……………………………………………………………………………………………………ⅠJT/T215—2022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JT/T215—1995《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与JT/T215—199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水下胶粘剂组成(见第4章);b)增加了水下胶粘剂的抗压强度技术要求(见表1);c)修改了粘接的试件材质,从金属扩展为刚性材料(见表1和6.4,1995年版的表1和4.4.3、第5章);d)将“钢-帆布180°剥离”修改为“刚性-柔性180°剥离”(见表1,1995年版的表1);e)修改了试验设备的选取要求(见6.2,1995年版的4.2);f)增加了水下胶粘剂取样规定(见6.3);g)删除了试验报告及相应内容(见1995年版的4.6);h)删除了水下胶粘剂的粘度测定方法(见1995年版的第9章)和水下胶粘剂贮存期(见1995年版的第10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良、钟建军、范杰、顾玉娟、倪鹏。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7年首次发布为JT6114—1987;———1995年第一次修订为JT/T215—1995;———本次为第二次修订。ⅡJT/T215—2022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下胶粘剂的组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救助、打捞和水下工程用水下胶粘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790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7124—2008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16491 电子式万能试验机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20740 胶粘剂取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下胶粘剂 underwateradhesives主要由环氧树脂、水中固化剂和填料按一定比例制备而成,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在水下仍能保持其胶接性能的材料。3.2剪切强度 shearstrength在平行于胶层的载荷作用下,胶接试样破坏时,单位胶接面所承受的剪切力。[来源:GB/T2943—2008,8.18]3.3拉伸强度 tensilestrength在垂直于胶层的载荷作用下,胶接试样破坏时,单位胶接面所承受的拉伸力。[来源:GB/T2943—2008,8.21]3.4抗压强度 compressivestrength在胶接试样材料上施加压缩载荷,至胶接试样破坏时的单位面积载荷值。3.5剥离强度 peelstrength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胶接试样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载荷。[来源:GB/T2943—2008,8.22]1JT/T215—20223.6耐水性 waterresistance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水下胶粘物在水中充分浸泡后仍能保持其胶接性能的能力。4 水下胶粘剂组成水下胶粘剂由以下材料组成:a) 环氧树脂:在水中稳定且能在常温甚至低温固化的环氧树脂。b) 水中固化剂:有较强憎水性,可以在水下固化各种环氧树脂的改性胺类固化剂。c) 填料:能提升粘接强度的无机碱性填料。环氧树脂、水中固化剂和填料各组分质量比宜为1∶0.5∶2.5。5 技术要求水下胶粘剂胶接性能技术指标按表1。表1 水下胶粘剂胶接性能技术指标序号项 目胶接类型技术指标1剪切强度(MPa)刚性-刚性≥19.62拉伸强度(MPa)刚性-刚性≥29.43抗压强度(MPa)刚性-刚性≥51.24剥离强度(kN/m)刚性-柔性180°剥离≥39.25耐水性不锈钢-不锈钢水中养护2160h后剪切强度不小于原值的90% 注:前四项技术指标仅在温度20℃~30℃水中,固化72h后测得。6 试验方法6.1 试验环境室温:23℃±2℃。相对湿度:50%~70%。水温:20℃~30℃。6.2 试验设备6.2.1 试验机水下胶粘剂胶接强度试验应在配有安全保护装置的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应符合GB/T16491的规定。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试验机额定拉伸载荷的15%~85%范围内。试验机力值示值误差不得大于1%。在施加和卸除力的过程中应平稳,无冲击和振动现象。6.2.2 其他量具其他量具按下列要求:a) 量程大于600mm、分度值为1mm的钢板尺;2JT/T215—2022b) 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6.3 胶粘剂取样胶粘剂取样应按GB/T20740的规定进行。6.4 胶接件的制作与处理6.4.1 剪切强度试验、拉伸强度试验和耐水性试验的胶接试验片结构和尺寸应满足GB/T7124中对试样的要求。6.4.2 抗压强度试验的胶接试验片的结构和尺寸应满足GB/T17671—1999第7章的要求。6.4.3 剥离强度试验的胶接试验片的结构和尺寸应满足GB/T2790试验的要求。6.4.4 胶接试验片的制备和养护按下列步骤进行:a) 按规定的配方调胶粘剂,然后在恒温水槽20℃~30℃水中将已调好的胶粘剂均匀地涂在各种规格的试验片上;b) 在水中将胶接面胶粘、固定;c) 被粘接试件片精确对齐,采用插入间隔导线来控制,胶层厚度均匀,典型的胶层厚度为0.2mm;d) 胶接后的试样应浸没在20℃~30℃水中养护,做好试件标签。6.4.5 试验时,将已按规定时间(72h、120h、168h、720h、1440h、2160h)养护的胶接试验片取出,用压缩空气吹干后,方可进行试验。6.4.6 刚性试验片的表面处理按下列规定执行:a) 刚性试验片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用3号砂纸、金属丝刷子或用喷砂方法打磨试片表面,直至露出基体材料; 2) 用蘸有有机溶剂(丙酮、三氯乙烯或四氯化碳等)的布擦拭试片表面,直至布上没有污点为止,或将试验片在三氯乙烯蒸气槽中处理30s,除去油污; 3) 将上述脱脂后的试验片,浸泡在盛有温度为20℃~30℃、浓度为20%的盐酸溶液的烧杯中,酸蚀时间为5min~10min,然后用水冲洗试验片,放入烘箱中在100℃恒温下干燥,烘干时间约为20min。b) 不锈钢试验片表面处理按下列步骤进行: 1) 不锈钢试验片脱脂处理方法按6.4.6a)2)的规定进行; 2) 不锈钢试验片表面酸蚀处理后,用水冲洗后干燥备用。6.4.7 经表面处理后的试验片有效期为8h。6.5 剪切强度试验剪切强度试验应按GB/T7124中的规定进行。6.6 拉伸强度试验拉伸强度试验应按GB/T7124中的规定进行。6.7 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应按GB/T17671中的规定进行。6.8 剥离强度试验剥离强度试验应按GB/T2790中规定的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进行。3JT/T215—20226.9 耐水性试验6.9.1 耐水性试验的试验片材料为不锈钢。6.9.2 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a) 胶接件表面处理按6.4.6b)的规定执行;b) 试样应按GB/T7124—2008中第5章的规定制作;c) 试样在水中养护时间为72h、120h、168h、720h、1440h、2160h;d) 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应按GB/T7124的规定进行。6.9.3 胶接强度在水下的保持率按下列步骤计算:a) 胶接强度在水下的保持率按公式(1)计算:R1=P2P1×100% (1)………………………… 式中: R1———耐水胶接强度保持率; P1———固定72h的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2———不同养护时间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MPa)。b) 一组试样胶接强度在水下的保持率按公式(2)计算,取3位有效数字。R=∑ni-1Rin×100% (2)………………………… 式中: R——— 试样胶接强度保持率算术平均值; Ri———每个试样胶接强度保持率试验性能值; n———试样个数,每组试样个数不应少于5个。4JT/T215—2022参考文献[1]GB/T2943———2008 胶粘剂术语5JT/T215—2022
本文标题:JT∕T 215-2022 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51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