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14000培训资料附录二
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4.环境管理体系(EMS)原则和要素4.1开始阶段:承诺和方针4.1.1概述4.1.2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领导4.1.3初始环境评审4.1.4环境方针4.2策划4.2.1概述4.2.2确定环境因素和评价相关的环境影响4.2.3法律和其他要求4.2.4内部行为准则4.2.5环境目标和指标4.2.6环境管理方案4.3实施4.3.1概述4.3.2能力保证4.3.2.1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4.3.2.2环境管理体系一致性和一体化4.3.2.3职责和义务4.3.2.4环境意识和积极性4.3.2.5知识、技能和培训4.3.3支持活动4.3.3.1信息交流和通报4.3.3.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3.3.3运行控制4.3.3.4应急准备和反应4.4测量和评价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测量和监测(连续进行)4.4.3纠正和预防措施4.4.4环境管理体系的记录和信息管理4.4.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5评审和改进4.5.1概述4.5.2环境管理体系评审4.5.3持续改进附录—参考资料0引言0.1综述随着对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对保护人类健康的日益关注,一切规模的组织愈加重视他们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一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对于其内部和外部相关方而言,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实现良好的环境行为,就要求组织采用系统的方法和持续改进,对其环境管理体系(EMS)做出承诺。本指南旨在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帮助。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始终保持一致,并且适用于各种文化、社会和组织机构。ISO14001仅包含那些以认证/注册或自我声明为目的,可直接进行审核的要求。ISO1400X则包含一些实例、说明和可选方案,从而为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加强与其全部管理工作的联系提供了帮助。一个环境管理体系使组织通过资源配置、职责发配以及对操作惯例、程序和过程的不断评价,来有序、一致地处理环境事务。本指南简述了EMS要素,并对实施或加强这样一个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同时也向组织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地建立、改进或保持管理体系的建议。这样一个体系对于一个组织确定并实现其环境目标,以及确保始终满足国家和(或)国际要求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环境管理工作是组织的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份。环境管理体系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完成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组织结构、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应与其他领域(如:运行、财政、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中的现行工作协调一致。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管理者实施或加强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则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l承认环境管理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l建立并保持与内部及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l确定与该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立法要求和环境因素。l有明确职责和分工的同时,使管理者和员工对环境保护做出承诺。l贯穿产品或生命周期过程,推动环境策划的实施。l制定一个实现环境行为指标水平的过程。l提供适当并充分的资源,包括培训,从而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达到预定的行为指标水平。l对照该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评价环境行为,并寻求适当的改进。l建立一个审核和评审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过程;把握时机,进一步完善体系并改进环境行为。l鼓励承包方和供方建立环境体系。组织可考虑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不同用途。l使用这本ISO14004关于环境管理原则、体系和支撑技术指南,或其一部份,着手建立和(或)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4不拟供认证/注册机构使用。l采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可获得第三方认证注册,或一个组织的EMS自我声明。l使用ISO14004指南或ISO14001规范,获得签约双方中第二方的认可,于适合于一些商务联系。l使用相关的ISO文件。其选择将依据如下因素:l组织的方针;l组织的成熟程序:是否已具备适当有序的管理,能够促进系统化的环境管理的引进;l潜在的优、缺点,受到诸如:市场情况、当前信誉和外部联系的影响;l组织的规模。本指南可为任何规模的组织所用。尽管如此,政府和商业部门对中、小型企业(SME)重要性的认识正在加强。该指南承认并满足SME的这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一需要。0.2环境管理体系的效益为了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并消除由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潜在环境影响,组织应实施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拥有环境管理体系,可使一个组织为其相关方提供信心;l存在一项管理计划,以实现组织预期的方针、目标和指标;l重在预防,而非纠正活动;l可提供合理地维护体系和依从法规的证据;l体系设计体现持续改进的过程。组织的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可有效协调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使之融为一体。一个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可以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应充分肯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以便向相关方,尤其是股东表明,良好的环境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价值。它也为该组织提供了一个使环境目标、指标与特定的经济收益紧密联系的机会,从而确保提供有效资源,以实现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最大收益。与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密切相关的潜在效益包括:l向顾客保证在可证实的环境管理方面的承诺;l保护良好的公共/社会关系;l满足投资者要求并改善资金的使用;l以合理费用获取保险;l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l符合卖方的认证要求;l改进成本控制;l减少责任事件的发生;l证实合理的注意事项;l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l为获取批准和授权提供便利;l促进发展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l改善产品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1范围本国际标准为环境管理体系和原则的建立与实施,以及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提供指导。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本指南适用于任何建立、实施和(或)改进一个环境管理体系感兴趣的组织,无论其规模、形式或成熟程序如何。本指南将以自愿使用为原则,是内部管理的工具,而并非作为一项规范标准,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注册机构所用。2引用标准【本指南无引用标准】3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行为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2环境组织从事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的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3.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的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3.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份的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5环境管理体系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份,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3.7环境目标一个组织依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标,如果可行应予以量化。3.8环境行为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无忧商务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交流,该资料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环境方针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行为和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动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3.10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果可行应予量化.3.11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行为或受其环境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2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份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3.13污染预防旨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操作惯例、材料或产品的应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4.环境管理体系(EMS)原则和要素环境管
本文标题:14000培训资料附录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5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