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41-MSTP基础培训-MSTP与SDHPTN
第1页MSTP基础培训-MSTP技术与其它技术对比第四天(29日)上午第2页内容MSTP与SDH技术对比PTN技术简介MSTP与PTN技术对比第3页内容MSTP与SDH技术对比PTN技术简介MSTP与PTN技术对比IEEE802.3Eth,FE,GBESDH业务Eth,FE,GBE,10GE(802.3x/802.1q/802.1p)-VLAN双标签-P2P,P2M,MP2MP-灵活的TDM和以太网的组合-保证QoSVCAT/GFP/RPR/LCAS/L2交换-RPRacc.IEEE802.17-业务汇聚-RSTP/MSTP-无阻塞容量调整-VC组保护SDH-高可用性-成熟可靠的技术-优化的网络设计-先进的网络管理能力IEEE802.1qVLANVLAN双标签MSTP与SDH技术对比-MSTP与SDH技术对比第4页第5页内容MSTP与SDH技术对比PTN技术简介MSTP与PTN技术对比•PTN是指可以在WAN/MAN范围内支持以分组业务为主的客户层网络的传送服务层网络,支持传输资源的统计复用及操作、管理和维护•电信级以太网业务的最佳实现方式,是以太网扩展技术和传送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分组传送网有利于现有的传输网络资源向分组化传送演进的平滑过渡•不仅仅只是实现技术的问题。实现电信级分组传送的技术有很多,包括RPR,T-MPLS,G.8032/ERP电信级以太环网,PBB-TE等•是一个系统范畴,从技术、设备、网管、与其它业务设备各种形式的互通,到产业链的成熟,生产、工程、物流、培训体系的完善,缜密的维护、互通、升级、演进、替换解决方案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Network分组业务得到最大效率的传输传输的规划和操作维护习惯被最大程度的保留PTN技术简介-分组传送网(PTN)概念第6页“EVC”以太网虚电路实现以太网流的透明传输严格的面向连接,可预知的传送路径电信级以太网业务-E-Line,E-LAN,E-Tree,仍然支持TDM业务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征的“柔性”传输管道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自SDH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SDH/Ethernet/OTN…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严格的业务隔离,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增强的网络同步,可同时支持高性能的频率与时间同步结合控制平面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状网的高生存性强大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分组传送业务的完全控制PTN设备是融合多种传送层技术的设备CIR=100MEIR=100MEthorODUT-MPLSTunnelT-MPLSPWEVCorIP/MPLSGE10GEPTN技术简介-分组传送网的特征第7页•最初,由ITU-T定义T-MPLS,后续由IETF/ITU-TJWT工作组负责标准制定,命名为MPLS-TransportProfile(MPLS-TP)•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利用MPLS标签交换路径,省去MPLS信令和IP复杂功能–支持多业务承载,独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具有强大的传送能力(QoS、OAM和可靠性等)MPLS头LSP,LDP,流量工程PWE3,BFD/FRR增强取消IP增加双向LSP增加OAM和保护简化和增强IPheaderIPPayloadIPEncapsulationPHYMPLSheaderIPpayloadIPheaderEncapsulationPHYMPLS(opt)EncapsulationT-MPLSMPLSheaderpayloadEncapsulationPHY(opt)EncapsulationMPLS-TP=MPLS-L3复杂性+OAM+保护PTN技术简介-PTN实现方式:MPLS-TP/T-MPLS技术第8页T-MPLSMPLS-TPITU-T提出T-MPLS的初衷是扩展IETFMPLS的功能子集用于满足传送网络的面向连接的需求(如OAM、保护等)。随后IETF发现这些扩展与现有MPLS标准不兼容最终ITU-T和IETF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JWT)重新评估T-MPLS的需求,得出结论——ITU-T传送需求可扩展IETFMPLS架构实现,这些扩展被称为TransportProfileforMPLS(即MPLS-TP)PTN技术简介-T-MPLS/MPLS-TP演进原因第9页PTN(MPLS-TP)为实现类似SDH的面向连接的端到端OAM,去除了IP/MPLS众多无连接的特性不同项MPLS-TPIP/MPLS标签分配集中的网管配置或GMPLS控制平面MPLS控制信令自动分发标记,包括RSVP/LDP等保护1:1/1+1线性、环网保护TEFRR/IGPOAMCC/AIS/RDI/LM/DM…BFD/PingLSP双向单向PHP(倒数第二跳弹出)不支持支持,降低边缘设备的复杂度LSP聚合不支持支持,相同目的地址的流量可以使用相同的标签,增强网络可扩展性ECMP(等价多路径)不支持支持,一条LSP的流量可以分担到多个等价的网络路径中转发PTN技术简介-PTN(MPLS-TP)与IP/MPLS设备功能差异第10页ClientDClientAClientCClientBClientCClientBClientAClientD业务层:可以是任何二层信号(Ethernet,ATM,FR,TDMCES…)采用IETFPWE3或IP/MPLS方式映射物理段层:可以是任何的一层信号(Ethernet,SDH,OTN+WDM…)逻辑链路层:T-MPLS定义了两个层面•channel通道(IETFMS-PW)•path管道(IETFMPLStunnel)T-MPLS设备(具备对通道和路径的交换能力)PTN技术简介-PTN管道模型第11页高阶通道层(HO-VC)低阶通道层(LO-VC)再生段层(RS)复用段层(MS)TMP通路层(LSP/Tunnel)TMC通道层(PW)物理媒介层(Fiber/Copper)TMS段层(以太网/SDH)•为一个或多个客户业务提供更大的传送网通路•提供传送网隧道的连接建立和监控•提供对TMS段层的适配•等效于MPLS的隧道层(Tunnel),而Tunnel+LSP唯一标识相同源宿的标签交换路径•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传送网业务•将业务净荷适配封装,实现最贴近业务层的监控•封装后映射到TMP通路层承载•等效于MPLS的PWE3协议的伪线层(PW)•在物理媒介上,实现对比特流的传送,并具备对网络物理故障的监测和定位能力•可以是光媒介或电媒介,例如光纤、铜缆甚至无线等•保证传送网通路上相邻节点间信息完整性传递的物理连接•完成对固定传送网通路的承载和支撑连接的建立,并对链路的质量好坏进行监控•例如以太网、SDH、OTH、波长通道等数据链路层业务净荷TDM业务净荷以太网、TDM、ATMSDHPTNPTN技术简介-类似SDH的PTN(MPLS-TP)分层模型第12页传送平面:实现各种业务的传送处理功能,如封装、转发、流控、交换等,并实现保护和OAM开销处理管理平面:完成设备拓扑管理、配置管理、告警性能管理、安全管理控制平面:通过信令和路由协议实现业务的建立、保护恢复MPLS-TP/T-MPLSPWE3IP、Ethernet、ATM、SANE1/T1、STM-NEthernet/SDH/OTH传送平面传送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PTN技术简介-PTN设备基本功能第13页OAM分组交换矩阵TDMCES同步处理设备管理监控ChSTM-1IMA/TDME1控制平面ATMCESEMS保护PTNMSTPRouter基站CPEETH通道ETH通道流量管理PTNRouter10GE/GE/FE10GE/GE/FETDMEOSATMSTM-1ETH通道ETH通道ETH通道UNINNI•传统业务预处理,如SDH映射、TDM业务的电路仿真等•故障定位•性能监控•故障检测时间3.3ms×3=10ms•保护倒换时间50ms•报文处理•标记交换•业务交换(热备)•流量调度•基于业务流的QOS策略•拓扑管理•配置管理•告警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路由和信令•保护恢复•1588v2时间同步•同步以太PTN技术简介-PTN设备功能框图第14页UNIEVC1CoS1CoS2Tunnel1(Gua)PW1-1Tunnel2(BE)PW1-2Tunnel1(Gua)Tunnel2(BE)PW1-1PW1-2UNICoS1CoS2PW1-1PW1-2EVC1UNIEVC1CoS1CoS2Tunnel1(Gua)PW1-1Tunnel2(BE)PW1-2Tunnel1(Gua)Tunnel2(BE)PW1-1PW1-2UNICoS1CoS2PW1-1PW1-2EVC1PTN技术简介-PTN业务模型第15页PE1PPE2CE1CE2MACDAMACSAC-tag(optional)DataPWLabelTunnelLabel1EthernetHeader1MACDAMACSAC-tag(optional)DataPWLabelTunnelLabel2EthernetHeader2MACDAMACSAC-tag(optional)DataMACDAMACSAC-tag(optional)DataProviderNetworkMACDAnMACSAn0x8847EthernetHeadernPTN技术简介-以太网业务封装格式第16页PE1PPE2NodeBRNCTDMDataPWLabelTunnelLabel1EthernetHeader1ControlWordRTPHeader(optional)TDMDataPWLabelTunnelLabel2EthernetHeader2ProviderNetworkControlWordRTPHeader(optional)TDMDataTDMDataPTN技术简介-TDM业务封装格式第17页线性保护倒换:G.8131定义的路径保护主要包括无协议的1+1方式和基于协议的1:1/1:N方式,可以对端到端路径或者端到端路径上的每个区段(节点或链路)进行保护,其中1+1和1:1为独享保护,1:N为共享保护。采用1+1时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都承载业务并采用双发选收的模式采用1:1时在网络正常情况下仅工作路径承载业务,备用路径空闲(也可运行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在网络故障情况下,通过协议切换到备用路径承载业务(可抢占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TEFRR是基于协议的区段1:1方式,属于1:1线性保护的一种实现方式。一般对端到端路径上的每个区段分别做1:1线性保护。PTN技术简介-MPLS-TP的保护倒换技术:线性保护第18页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采用MSTP的通道保护原理,双发选收;倒换时间最短;保护路径不能传送业务;LSP标签占用大、带宽利用率低;主用、备用LSP应配置相同标签来减少标签数PTN技术简介-线性1+1保护第19页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采用SDH的通道保护原理,源宿节点两端桥接;倒换时间相对1+1长,小于50ms;保护路径可实现次要业务传送;LSP标签占用大、带宽利用率低;主用、备用LSP应配置相同标签来减少标签数AI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AI节点A节点Z连接端点网络层踪迹端点选择器工作传送实体CICICICI保护传送实体保护域AI永久桥接节点A
本文标题:41-MSTP基础培训-MSTP与SDHPTN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6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