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书书书犐犆犛11.180犆犆犛犆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犅/犜19545.5—2021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第5部分:带座手杖犃狊狊犻狊狋犻狏犲狆狉狅犱狌犮狋狊犳狅狉狑犪犾犽犻狀犵,犿犪狀犻狆狌犾犪狋犲犱犫狔狅狀犲犪狉犿—犚犲狇狌犻狉犲犿犲狀狋狊犪狀犱狋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狊—犘犪狉狋5:犠犪犾犽犻狀犵狊狋犻犮犽狊犪狀犱犮犪狀犲狊狑犻狋犺狊犲犪狋 20211126发布20211126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GB/T19545的第5部分。GB/T19545《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已经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肘拐杖;———第2部分:腋拐;———第4部分:三脚或多脚手杖;———第5部分:带座手杖。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互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市钱瞡康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冬梅、朱图陵、于娟娟、赵次舜、薛沪芳、袁洪伟、张健、王琪。Ⅰ犌犅/犜19545.5—2021引 言 单臂操作助行器具是用单臂操作,单个或成对使用的助行器,在行走困难人群中普遍使用。GB/T16432—2016《康复辅助器具 分类和术语》中,单臂操作助行器包含手杖、肘(拐)、腋(拐)杖、多脚拐杖、带座手杖等。单臂操作助行器具ISO仅发布了2个标准分别为:ISO113341:2007《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部分:肘拐杖》和ISO113344:1999《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三脚或多脚手杖》,我国均已分别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GB/T19545.1—2012和GB/T19545.4—2008。腋拐为自主制定国家标准,为GB/T19545系列的第2部分,即GB/T19545.2—2009。ISO11334系列标准无第3部分。为不影响ISO11334系列标准顺序,计划将带座手杖作为GB/T19545系列的第5部分。故GB/T19545系列拟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肘拐杖;———第2部分:腋拐;———第4部分:三脚或多脚手杖;———第5部分:带座手杖。由于疾病、受伤、残疾会导致行走困难,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行走将越来越困难,走一段路后需要坐下来休息。显然单纯的手杖已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可以作为手杖使用,也可以作为座椅使用的带座手杖。然而在1992年发布的第一版国际标准ISO9999《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类》和1998年发布的第二版ISO9999中都没有带座手杖。直到2002年发布的第三版ISO9999并被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GB/T16432—2004《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类和术语》中才加进了带座手杖。本文件规定了带座手杖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使产品的检测有据可依。Ⅱ犌犅/犜19545.5—2021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第5部分:带座手杖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带座手杖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书、检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体重为35kg~100kg使用者使用的带座手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57.2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2部分:椅凳类稳定性GB/T10357.3—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3部分:椅凳类强度和耐久性QB/T4458—2013 折叠椅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带座手杖 狑犪犾犽犻狀犵狊狋犻犮犽狊犪狀犱犮犪狀犲狊狑犻狋犺狊犲犪狋有一个手柄、一个杆、一个或多个支脚(包头)、一个加装在手柄或杆上通常折叠的座位,无前臂支撑托,在行走中提供支撑的装置,见图1。[来源:GB/T16432—2016,120318]3.2手柄套 犺犪狀犱犵狉犻狆带座手杖使用中用于手握持的部分,见图1中1。3.3手柄套宽度 犺犪狀犱犵狉犻狆犫狉犲犪犱狋犺手柄长度内最大截面处的水平尺寸,见图2。3.4锁定器 犾狅犮犽犻狀犵犱犲狏犻犮犲带座手杖折叠时,锁定座位的装置,见图1中3。3.5限位器 犾犻犿犻狋犻狀犵犱犲狏犻犮犲带座手杖打开时,限制座位为水平的装置,见图1中4。3.5支脚 狋犻狆带座手杖使用时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见图1中6。1犌犅/犜19545.5—20213.6手杖高度 狑犪犾犽犻狀犵狊狋犻犮犽犺犲犻犵犺狋带座手杖折叠时,从手柄的最高点到支脚底部的垂直距离,见图3中犺。3.7座面高度 狊犲犪狋犺犲犻犵犺狋带座手杖打开时,从座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见图4中犺s。 标引序号说明:1———手柄套;2———座位;3———锁定器;4———限位器;5———腿;6———支脚。图1 带座手杖结构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犫———手柄套宽度。图2 手柄套宽度2犌犅/犜19545.5—2021 标引序号说明:犺———手杖高度。图3 手杖高度 标引序号说明:犺s———座面高度。图4 座面高度4 要求4.1 功能4.1.1 带座手杖折叠时,应只能作为手杖使用。4.1.2 带座手杖打开时,应只能作为座椅使用,且为手柄在身体前方的骑坐。 注:带座手杖作为座椅时的使用方向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4.2 手柄套4.2.1 手柄套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5mm,小于或等于50mm。 注:此要求不适用于人类工效学手柄套。4.2.2 手柄套应可更换或易于清洁。3犌犅/犜19545.5—20214.3 腿和支脚4.3.1 支脚应可更换,底部应能防滑,且不应和地面产生吸合现象。4.3.2 支脚的底部直径应大于或等于35mm。4.4 调节与装配要求4.4.1 各零部件应装配齐全、牢固可靠,在正常使用中不应产生异响。4.4.2 应能不使用工具进行高度调节。4.4.3 高度调节的装置在使用中不应产生松动,在操作时应伸缩自如。4.5 折叠机构4.5.1 限位器和锁定器应安全、可靠,不应失灵。4.5.2 座位折叠和打开应灵活。4.6 成品4.6.1 带座手杖所有部件不应有毛刺、锐边和损坏衣服或引起用户不适的突起物。4.6.2 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纹、飞边等缺陷。4.6.3 金属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伤、烧痕、腐蚀等缺陷。4.6.4 镀(涂)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不应有露底、起泡、脱落、开裂、流挂、起皱或明显的擦伤、碰伤等缺陷。4.6.5 软包部分同一面材料不应有明显色差、划痕、污渍等缺陷,且不应有异味。4.6.6 带座手杖正常使用时,其材料不应使衣物、皮肤和地面着色。4.6.7 使用时可接触到的管件末端应封闭。4.7 稳定性按5.4进行稳定性试验时,应记录带座手杖倾翻时实际施加的力。4.8 机械强度机械强度和低温试验后,腿部末端不应从支脚底部刺穿,折叠机构不应有破损或功能丧失,其他部件不应有破损或永久性变形。按5.6.1折叠机构疲劳强度试验过程中,带座手杖不应发生自行折叠。5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5.1.1 除非另有说明,机械性能试验应在(21±5)℃的环境温度中完成。5.1.2 除非另有说明,对高度可调的带座手杖全部试验应在高度调至最大状态下进行。按使用方向,手柄所在方向为带座手杖作为座椅使用时的前向。5.1.3 除了座面冲击强度试验,泡沫塑料衬垫可放在加载垫和试验设备之间。5.1.4 带座手杖机械强度试验载荷水平和加载方式应按照GB/T10357.3—2013附录B中的规定,根据带座手杖在预定使用条件下的正常使用频数、可能出现的误用程度,按加载大小与加载次数多少,选择3级试验水平及相应的试验载荷。带座手杖稳定性试验加载方式应按照GB/T10357.2中的规定。5.1.5 除另有规定,采用以下测量精度:———加载力:额定值的±5%;4犌犅/犜19545.5—2021———质量:额定值的±1%;———尺寸:±1mm;———加载垫位置精度:±5mm。5.2 样品5.2.1 带座手杖试验样品为1件。试验时应按稳定性、折叠疲劳、静载、冲击、跌落、疲劳(手杖、座面)和低温试验顺序进行。5.2.2 试验开始前,对带座手杖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并记录明显缺陷,以免将其作为试验后所产生的缺陷被记录。5.3 试验设施5.3.1 试验装置一般要求5.3.1.1 试验装置不应妨碍样品的变形,结构不应阻碍样品的自由移动,即试验期间试验装置应能随样品的运动而运动,确保载荷总能在规定的位置和方向上。5.3.1.2 加载设备应可按规定值或渐增值对样品进行施力,如果所施加的力是固定不变的,可使用金属块加载。5.3.1.3 加载垫应能相对于施力方向转动,铰接点应接近加载表面。5.3.2 加载垫直径为200mm的刚性圆形物体,其加载表面为球面,球面的曲率半径为300mm,边沿倒圆半径为12mm。见图5。单位为毫米图5 加载垫5.3.3 挡块用来防止样品移动但不限制样品倾翻的装置,其高度应小于或等于12mm。如因样品结构特殊,允许使用较高的尺寸,但其最大高度应以刚好能防止样品移动。5犌犅/犜19545.5—20215.3.4 泡沫塑料衬垫厚度为25mm的泡沫塑料,密度为27kg/m3~30kg/m3。5.3.5 试验平面要求试验平面应水平、平整。在跌落试验中,应在水泥地面铺以厚2mm、硬度为(85±5)IRHD的橡胶垫。5.3.6 座面冲击器座面冲击器由圆柱体、螺旋压缩弹簧组件和冲击头组成。见图6。 标引序号说明:1———圆柱体;2———螺旋压缩弹簧组件;3———冲击头;a———起重设备接合点,不约束其自由下落。图6 座面冲击器5.3.6.1 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为200mm,它通过螺旋压缩弹簧组件与冲击头相连接,并能沿着冲击头(中心区域)轴线做相对运动。圆柱体加上有关附件(不计弹簧)的质量为(17±0.1)kg,整个座面冲击器的质量(包括螺旋压缩弹簧组件和冲击头)为(25±0.1)kg。6犌犅/犜19545.5—20215.3.6.2 螺旋压缩弹簧组件螺旋压缩弹簧组件的额定弹性系数应为(6.9±1)N/mm,可相对运动部分总的摩擦力应为0.25N~0.45N。螺旋压缩弹簧组件的预压缩力为(1040±5)N,其可再压缩量应大于或等于60mm。5.3.6.3 冲击头直径为200mm的刚性圆形物体,加载表面覆以皮革材料,内装干燥细沙,其加载表面为球面,球面的曲率半径为300mm,其周边倒角半径为12mm。5.4 稳定性试验把挡块靠在折叠机构完全打开的带座手杖的一侧两腿的外侧上(具体位置见图7),通过加载垫,在座面中心线离边沿为60mm位置施加600N垂直向下静载荷,然后从座面中心位置朝止滑腿对侧的座面侧边中间位置由外向里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轴线的地方施加外力犉,见图7。记录带座手杖倾翻时实际施加的力犉。 标引序号说明:犉———由外向里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轴线的地方施加的外力。图7 稳定性试验5.5 静载强度试验5.5.1 手杖将已折叠的带座手杖垂直固定在试验平面上,在手柄中点施加(1000±20)N的垂直向下静载荷犉1,见图8。力应从零开始逐渐施加,在大于或等于5s内加到最大值,并保持10s。7犌犅/犜19545.5—2021 标引序号说明:1———试验平面;犉1———垂直向下静载荷。图8 手杖静载试验5.5.2 座面将已打开的带座手杖放置在试验平面上,通过加载垫先后在下列两个位置施加(1300±65)N垂直向下静载荷各10次,见图9,每次加载力至少保持10s:———座面中心线上离座面前沿175mm处;———座面中心线上离座面前沿100mm处。图9 座面静载试验5.6 疲劳强度试验5.6.1 折叠机构对折叠机构部
本文标题:GB∕T 19545.5-2021 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带座手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72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