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整理5篇
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整理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整理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重点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具准备: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顺序写敷.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35、87、70、62、15、6二、新授。1、投影出示例6.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三、巩固练习。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2、第43页“做一做”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15、17、45四、结课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教具、学具准备情景图和例2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教师:老师想说的第1个数是7,第2个数是14,第3个数是21。(板书:7,14,21)你们知道我想说的第4个数是多少?学生:28。教师:我想说的第5个数是多少?学生:35。教师:你们是怎样猜到老师的想法的?学生:老师,你报的数有规律,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我想后面的数一定是7的4倍、5倍教师:看来,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发现规律吧。初步感受到找规律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1.教学例1(1)出示例1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教师: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两个小朋友在讨论装篮球的问题,小男孩说每8个篮球装一筐,小女孩问男孩16个,24个,32个,40个篮球分别装几筐。教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办?学生1:列除法算式计算。学生2:把条件和问题列成一张表会更清楚一些。(2)填表发现规律。①教师: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想法。书上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我们先来完成书上第76页的表格吧。②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教师提问: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表中第2行的数不变。学生2:第1行和第3行的数分别一个比一个大。③教师:从你们刚才的发现中,你猜测到了什么?学生:这3行数的变化肯定有规律。④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第1列3个数量为标准,你又会有什么发现?⑤学生以第1列为标准,举例进行比较。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当每筐装的个数不变时,篮球的总个数和装的筐数这两个量的变化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们根据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3)列式总结规律。①教师:谁来列出筐数的除法算式?板书:88=1(筐)168=2(筐)248=3(筐)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现什么?②小组合作、交流、讨论。③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④引导概括规律: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象的`认识过程,深切感受到探索规律的必要性。]2.教学例2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观察算式,找到了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与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真能干!下面看看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1)出示例2,学生按箭头指示的方向观察。(2)教师: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把你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第1个数720,7202=360,360即为第2个数。第2个数360,3603=120,120即为第3个数。第3个数120,1204=30,30即为第4个数。除数依次增加1。三、综合训练,深化提高1.课堂活动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评讲。①说说排列的规律。②回答:后面两个数是怎样填的?2.课堂活动第2题(1)独立找规律画图。(2)说明方块的排列规律,展示画的图。3.练习十四(1)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得数。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四、总结今天这节课通过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同学们真棒!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事物,发现规律,做有心人。小学数学教案3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2、物体质量的估量。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生:1盒饼干110克。生:一桶豆油5千克。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克”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学生活动)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生:一颗钮扣。一个橡皮头。……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生:34克。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34克是多重。(学生活动)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生:牛奶!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生:220克。(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g即克的英文缩写)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学生活动)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学生猜)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生:500克。师:那两袋呢?生:1000克。(板书)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生:想!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出示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生:1千克。(板书)师: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生:想!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1千克的盐。(组长来领)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是多重。(学生活动)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生:掂过了。师:那1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生:盐重。生:砂糖。生:一样重。师:怎样知道物品的轻重?生:用秤称!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生:(回答)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盐和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生:可以了!(教师称重,学生观察)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生:同样重。师:所以……(板书)1000克=1千克。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生:弹簧秤。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生:(演示)(师辅助)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生:想!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组长来领)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学生活动)师:称完了吗?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1千克。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五、认识电子秤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生:盘秤、电子秤。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师:昨天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请看画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师:他的问题谁来答?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所以鸡蛋比苹果多1千克。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生:想!共6关。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89页7题)。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90页8题)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八、师生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小学数学教案4教学目的: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记录次数黄红活动汇报、小结(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小组内说一说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3)开袋子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2、练习P107做一做3、小结三、巩固练习P1096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实践、记录、统计[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
本文标题: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整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07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