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灾害应急预案精编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灾害应急预案精编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灾害应急预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同志们:这场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灾害是对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大检验,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地震发生后,我们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5月18日,市委召开了第三次抗震救灾工作紧急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张德江等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政府省长徐守盛,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省委、省军区政委刘巨魁,省政府副省长陆武成等省上领导对陇南抗震救灾工作的要求,紧急部署了全市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抽调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抗震救灾。今天,我们召开第四次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及时地把抗震救灾从前一阶段的抢险应急为主转移到安置群众生产生活、搞好灾后重建和抓好各项工作上来,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夺取全市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就全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准确分析和判断抗震救灾工作形势,进一步增强灾后重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5·12”地震,是我市百年不遇的特大灾害。截至5月26日,在地震灾害中,全市遇难人员330人;受伤7218人,其中重伤1056人;倒塌房屋956958间,损坏房屋1683943间;死亡大牲畜6642头(只);全市受灾最严重的乡镇63个,占乡镇总数的%;受灾最严重的村494个,占总村数的%,受灾人口万人;许多山体发生滑坡坍塌,全市交通、通讯、通电、通水中断。震灾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各级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广大群众奋力抢险、顽强拼搏,社会各界踊跃捐助、大力支持,全市抗震救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人民军队的大力支持,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回良玉亲自打电话询问受灾情况并对救灾工作作了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张德江等领导亲临陇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省委陆书记、省政府徐省长等省上领导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三次深入我市指挥救灾,省政府成立了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陆武成副省长作为前线总指挥长,从震灾发生到现在,他一直在一线协调指挥抗震救灾。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领导深入我市重灾区,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兰州军区、甘肃省军区、武警部队、消防官兵迅速作出反应,先后派出4000多名官兵、5架直升机、大批运输车辆等,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解决了我们无法解决的燃眉之急。兰州军区政委李长才中将、副司令员赵建中中将等部队首长深入陇南察看灾情,慰问官兵,视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兰州军区副政委刘晓榕少将,省委、省军区政委刘巨魁少将,省武警总队总队长左宗国少将等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兄弟市州、工矿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全国人民无私奉献真诚的爱心,省内外大批人力、物力和各种资金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陇南大地上。陇南成为全省关怀关心的热点地区。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疲劳、昼夜奋战、救死扶伤,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受伤人员的痛苦,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新闻界的朋友们更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大量翔实的采访报道,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与陇南人民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使全市人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激发了全市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立即启动了破坏性地震灾害紧急预案,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成立了12个工作组,派出了由9名地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奔赴一线指导救灾。不惜一切代价,收治地震受伤人员5756人,住院治疗1388人,其中全市设立的13个露地医疗点,收治住院治疗人员560人,受伤人员得到了及时救治。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塌方被埋压火车已成功拖出并恢复通车,文县汉坪嘴电站等重点部位的重大险情得到有效监控,学生得到及时疏散和转移,重大险情迅速排除。全力抢修基础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设施,全市公路主干线全部恢复通车,通讯、电力和供水基本恢复正常,基本实现了四通。灾区群众急需的帐篷、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及时运到了灾区,短期内保障了部分受灾群众吃饭、穿衣、喝干净水、临时避震住所等生活问题,社会秩序良好,市场物价平稳,群众情绪稳定。三是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广大群众抗震救灾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市级领导干部在第一时间到岗到位,深入一线指挥救灾,市委主要领导,政协邱正保、人大邓生来、政府杨全社等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深入灾区,进村入户,徒步跋涉,吃方便面,住在帐篷,与群众同甘共苦,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郭玉虎、黄泽元、马相忠、杨秋红等外地学习挂职出差的领导闻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赵卫、蔡勤学、王大睿、锁永玺等领导从12日晚上深入基层,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到25日,帮助县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级干部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全面部署,深入乡村开展抗震救灾。西和县委书记佘东鹏同志父亲不幸病逝,但他仍然坚持在抗震救灾一线,直到灾情平稳后才赶回家中奔丧。康县党政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部署全县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及时深入一线指导救灾工作。抽调深入灾区的10054名干部不讲条件,任劳任怨,迅速到岗,艰辛工作,无私奉献,表现出了陇南干部可贵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乡村一级党组织,在组织发动群众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把人员的伤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特别是我们尊敬的老师、校长、基层派出所民警在大灾大难面前,做到了临危不惧、奋勇抗灾,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充分说明,陇南的广大干部是一支过硬的队伍,是战胜困难的骨干力量。四是市、县(区)直各部门、各单位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搞好本单位抗震救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全市抗震救灾顺利进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市政府秘书长赵文博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协调工作。五是市内企业和企业家心系灾区,在关键时刻慷慨解囊,无私奉献,5月20日在市政府组织的救灾捐款仪式上,半小时时间内,40户工商企业为抗震救灾捐资万元,捐助面粉5吨、矿泉水400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社会,有力地支持了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六是中央、省驻陇南各单位关爱陇南、支持陇南,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行业优势,不仅在通讯、电力、供油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而且组织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尽最大努力支持了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省电力公司组织全省电力系统十多个市州的干部职工迅速赶赴地震灾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电网,保障了全市的供电。市信用联社深入灾区,及时提供贷款援助,支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总体上分析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陆书记、省政府徐省长的直接指挥下,全市抗震救灾工作指挥得当,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和灾后重建的艰巨性。灾区许多群众仍然露天居住,粮食被埋,饮水困难,群众生活的安置任务量大面宽;倒塌房屋重点在农村,绝大多数都在高半山区,群众建房的任务非常艰巨;城镇基础设施、居民住房、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城乡学校、医院等受损比较严重,重建面临的困难很多;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相当严重,公路、桥梁、水库大坝、水利工程等损毁严重,恢复重建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这些问题,对陇南这样一个贫困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一点也不能马虎,一丝也不能懈怠。我们一定要站在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加搞好灾后重建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尽快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安置群众生活、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灾后重建上来,推动抗震救灾工作向纵深发展,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经受住组织和人民的考验,经受住这场特大地震灾害的考验。二、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陇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许多群众生活本来就很困难,如此大的地震灾害更是雪上加霜。受灾群众特别是房屋倒塌的重灾户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无饭吃、无衣穿、无房住,过上正常的生活成了他们最强烈的愿望和最迫切的要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大于一切,人民利益重于一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急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干群众之所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落实好党的各项抗震救灾优惠政策,迅速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确保受灾群众衣食无忧,基本过上正常生活。一要认真负责地开展灾情详查工作。全面准确地掌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握全市的受灾情况,是分配救灾物资、向上争取资金的依据,是开展灾后重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基础。做好灾情详查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市委、市政府在初步掌握全市受灾情况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全市地震灾情,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抽调开展拉网式灾情详查工作的10054名干部继续留在村社,进一步核实灾情,摸清受灾户的承受能力,摸清灾后重建中整村建设和分散建设的底数,特别是市级领导、各县(区)党政一把手和乡镇主要负责人都要亲自去看、亲自去核,准确详细地掌握受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县(区)要加强统计工作力量,对新发生的灾情、需要提供的数据、申报的项目要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把各项决策建立在准确掌握灾情的基础上。灾情核查,必须实事求是,对说谎、夸大灾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二要千方百计地安置好受灾群众生活。按照“四个百分之百”、“六个有”和“五个全覆盖”的要求,即把灾民救助工作做到百分之百,把灾民生活安置做到百分之百,把医疗救治做到百分之百,把巡回检查做到百分之百,不留死角和盲点;想尽千方百计,把面粉、食品、药品、帐篷、衣被、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学上、有病能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全覆盖、党的惠民政策全覆盖、卫生防疫全覆盖、次生灾害监测全覆盖、干部入村到户全覆盖,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保证大灾之后不发生重大疫情,确保每一户都能享受到党的温暖,每个人不发生生活困难,灾区群众不发生新的伤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再遭受新的损失。要继续抓紧救治受伤人员,保证其尽快康复出院。三要积极妥善地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突出问题。在生产生活安排中,要按照不同的对象,一村一策,一户一方,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对于孤儿、孤老、孤残等“三孤”和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户等“三户”,一定要给予特别关爱,全面落实兑现国家每人每月补助300元钱、30斤口粮的政策。在救灾物资和资金的分配上,今后不能搞平均,要区别对待,困难多的多补,困难少的少补,无困难的不补,要突出重点人群,优先保障弱势群体,让自我救助能力差、生活无着落的群众得到应有的救助。特别要做好遇难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安排,多做理顺情绪、安抚人心的工作,稳定社会大局。四要加强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
本文标题:灾害应急预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31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