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思考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沙海林一、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性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说,如果政策对头,不出什么大问题,至多30年可以把上海建成商业、金融、贸易、高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国际中心。2001年,国务院正式确立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实现“四个中心”的前提一、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性贸易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国际贸易中心是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需要一、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性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有利于抓住机遇,主动承接世界服务业的转移,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中心内涵变化带来的紧迫性贸易内容延伸贸易网络拓展贸易主体多元贸易设施集成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贸易功能提升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现代国际贸易中心:以高度开放的贸易制度为基础,以发达的海港、空港、信息港和陆上交通枢纽为依托,实行规范便利的运行机制,综合经济基础厚实,高能级贸易主体集聚,贸易辐射能力强大,贸易要素流动通畅,在全球贸易网络体系中起着集散中心和枢纽中心作用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自身差距带来的紧迫性•缺乏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有力的规划引导。•以国际水平为参照的贸易综合实力不强。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和商品批发销售总额不及纽约的六分之一;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占集装箱吞吐总量不到百分之一。05101520253035404550上海香港新加坡447.325.5转口交易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服务业的规模和辐射力还不够。2009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847.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4%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7.7%以上,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比重更高。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弱,市场开放度还不够充分。除了铜的“上海价格”成为国际铜市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外,其它产品在国际国内几乎没有体现定价话语权。•贸易便利化程度还不高。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贸易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缺乏专业服务业从业人员45万,注册执业师仅2.6万人;近三年每年参评高级国际商务师仅40名左右;上海19000名律师,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规和WTO规则的不过1000名二、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紧迫性“四个中心”建设将分三步走:到2005年,为“四个中心”打好基础;到2010年,使“四个中心”基本形成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三、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性贸易兴市是上海自然禀赋和客观历史过程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后成为中国和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1873年上海的进出口货值、征收关税总额和进出境船舶数均占全国首位,进出口值占全国的59.8%。全国第一家连锁企业—联华超市。全国第一家商业股份制上市公司—上海豫园商城。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餐饮企业—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零售企业—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批发企业—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五大口岸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和经济中心城市。三、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性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190.25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777.3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10倍以上,占全国的12.6%。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5154.9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3.4%。贸易规模逐步扩大上海已和伦敦、纽约两大市场一起被公认为世界铜的三大定价中心。钢材电子交易量占全国钢材电子交易总量的80%以上。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斯迪尔钢材电子交易市场、实美钢铁电子交易市场等三家钢铁市场的年交易额都达到了千亿元以上。要素市场集聚辐射功能增强三、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性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贸易环境日趋优化全市共1103个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4721亿元,其中重点商品交易市场82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02年253.86亿元至2009年达到325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2.78%上升至2009年10.16%;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4.69%上升至2009年的21.81%。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形成三、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性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商会调查,认为上海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之一。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中,上海在652个城市中居榜首。国家商务部与市政府重点围绕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签订了“部市合作”协议。2008年10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正式成立,内外贸管理体制的统一,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体制逐步理顺三、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合力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体制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三、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性•中国生产力协会起草《关于支持上海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报告,已经送温家宝总理。•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规划合作协议•市人大、市政协专业委员会、上海外贸学院等提出建议•市人大财经委、法工委开展“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立法研究”等从发展思路上看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两个提高两个加快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商贸发展环境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从总体目标上看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贸易国际地位相匹配、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五个基本形成总体格局运行机制市场体系功能框架商贸环境从主要任务上看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1、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设成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先行区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第一单落户上海,截至2009年底,试点企业实现交易额21.35亿元,约占全国的53%,其中进口17.49亿元,出口2.19亿元。从主要任务上看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2009年,外高桥保税区完成商品销售额5523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551亿美元、税务部门税收234亿元,占全国保税区的比重均达到50%以上。外高桥保税区离岸贸易业务的销售额达到206亿美元,保税区内运作的5000多家贸易企业中,有超过50%的企业有不同程度地参与离岸贸易业务。试点推进离岸贸易政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进行对外开放创新试点。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2、探索服务业税制改革对专业服务业实行的是全额征收营业税,相当于对交易双方的企业进行了重复征税。本市仅对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工程造价等从事经济鉴证业务的7类专业服务企业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3、构建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市场体系构建货物贸易市场体系构建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市场体系构建服务贸易市场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市场体系构建与贸易相关的专业服务业市场体系四、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艰巨性4、建立与国际贸易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5、营造国际一流水平商贸环境(一)抓住世博契机五、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操作性•推进世博特许产品经营。•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共享机制。(二)提高贸易便利化五、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操作性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形成贸易便利化联合监管、方便通关的合力提高商贸公共服务便利化(三)建设虹桥商务区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世博会后续利用为两翼,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标志性区域和中国会展之都,打造会展设施总面积和单体面积较大、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会展城市。(四)集聚专业服务业五、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操作性深化专业服务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选择若干行业,如节能环保服务、社会经济咨询、市场调查、科技中介服务、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融资租赁服务等事前审批事后监管加快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发展建设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五)发展新型业态五、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操作性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建设中远期、远程、网络覆盖的贸易市场体系(六)活跃贸易主体加快内外贸市场一体化进程。用3-5年时间培育2-3家销售规模千亿元以上的跨区域、内外贸融合的国有控股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继续发展总部经济加强吸引国内外贸易机构、贸易促进机构以及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七)建设“购物天堂”五、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操作性(八)构建综合财经资讯平台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财经资讯平台编制和完善市场景气指数、价格指数和风险指数形成市场产销和商品流向的风向标(九)实施品牌、贸易标准化和商务诚信战略五、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操作性打造商品和服务的品牌代理、品牌培育和品牌创新集聚地加强贸易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商务信用制度
本文标题:中国宁波培训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3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