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搭石》教学设计【实用5篇】
写作好帮手1/45《搭石》教学设计【实用5篇】【导读】这篇文档“《搭石》教学设计【实用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搭石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情感。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搭石,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让我们再次来到作者刘璋爷爷的家乡,(播放课件)大家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听,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它流过田野,经过果写作好帮手2/45园,滋润着大地,浇灌着农田。咦,这是什么?(指搭石)(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家乡的美丽风光,为下面体会美作好铺垫。)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搭石有所了解了,谁能说说什么是搭石?3、那么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谈)过渡:搭石看似平常,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在它上面,每天都在发生着动人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走搭石的句子,再想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二)朗读课文,体会美1、生读文,找句子。2.师:刚才我在下面看到许多句子都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来交流交流。3.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美。句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写作好帮手3/45(1)师: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人来走搭石?生:上了点年岁的人。师:即??生:老人。(2)师:当她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此时他的心情怎样?(着急)当搭石摆好了,此时老人又会想些什么呢?此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搭石已经摆好了,她为什么还要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行为美。)(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理解老人的行为美,为朗读营造氛围。)(3)指名读??同桌互读??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吧!师: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师总结为??奉献美(板书:奉献美)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深深地感受老人的那种奉献美。)过渡:还找到别的句子吗?句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写作好帮手4/45(1)师:刚才是上了点年岁的人来走搭石,现在是??(一行人来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抢路吗?(没有)动作是怎样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2)理解“协调有序”。①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谈)②让学生通过朗读,试走搭石,感受协调有序的动作美。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体会得好。这协调有序的动作美我们可以称为和谐美(板书:和谐美)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走搭石,更好地体会“协调有序”的动作)(3)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①师:“绰”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写作好帮手5/45c形容姿态柔美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设计意图:渗透双基训练,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②师:不错。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生描述)③感情读这两个词语。(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理解。)④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写作好帮手6/45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⑤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中悟美。(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同桌互读。)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生:一道风景(设计意图:把文段诗化,给文本增添美,让学生更容易读出感情,体会美。)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句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师: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做的?(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过)我想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下这个情景。谁愿意?写作好帮手7/45(2)生表演情景。(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把文中情景再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师概括为:谦让美(板书:谦让美)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3)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自由读??小组读。)过渡:那么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来过搭石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理解“伏”。透过这个“伏”字,你体会到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敬老美。(2)理解“理所当然”。①乡亲们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②你认为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呢?③感情朗读这句话,读中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④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小结:其实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还有很多(板书:……)写作好帮手8/45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从“任人走,任人踏”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这不紧是搭石所拥有的品质,还是乡亲们美好的品质。(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中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5、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1)你可以坐着读、站着读,找你的好伙伴几个一起读,或者去读给后面听课的老师听听,让我们一起从朗读中来感悟美吧!(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子。)(2)师:刚才我看到教室里一片书声朗朗,老师真高兴!希望今后同学们多读书,从朗读中感悟更多。(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打破常规课堂阅读模式,使学生乐读,收获更多。)(三)拓展延伸作者从平凡的搭石中发现了这么多的美,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你们发现了吗?播放课件,生自由说。(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文本的理解,拓展到生活中,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发现美,创造写作好帮手9/45美。)(四)总结同学们,课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奉献美、和谐美、谦让美和敬老美,还有我们所说的美,其实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以爱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世界将变得更美好!(五)、作业设计:1、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2、小练笔: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六)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设计意图:通过一首感人的歌曲,让学生的情感更高涨,升华这节课的主题。)搭石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身边事物的习惯。写作好帮手10/4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教学难点则是通过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开教学活动,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当你看到这陌生的名称,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问题?(什么?怎么样?作用?)2、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读课文,这些问题就能在课文中得到解决,请同学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这些词语会读了吗?(谁来读?谁还想读?一起读。)4、读了课文,刚才的问题你已读懂了哪些?(最好用自己的语言。)(生:什么是搭石?该怎么搭?引导说。师:仔细读,你会发现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搭石的作用。)(出示:进入秋天)二、研读课文,感受美。写作好帮手11/45导语:虽然搭石与桥有着一样的作用,但比起雄伟、美观的桥来,它实在是(怎么样?引导学生说:普通、不起眼、简陋)对呀,它只不过是摆在小溪里的几块石头而已,可是作者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而想象起家乡小河里的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它们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作者是这样说的。(出示课文第二节的第一句。)一起读,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先引入文本,找出,再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美,欣赏美吧,默读课文二至四小节。发现美了,用笔划出,可以在旁边写写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美,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美?交流: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①这是老人在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善良、质朴、勤劳)师:能读出这种美吗?(出示句子。)②听出了你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能说说理由吗?生:说明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默读用△标出还能体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词语。写作好帮手12/45A、踩到不稳的搭石,老人心想,别人一不小心踩到这块搭石上,掉进水里,那该多麻烦啊!我来摆好它吧!真是一位一心为他人着想,会关心他人的老人啊!B、自己不是正急于赶路吗?摆好搭石干嘛还要踏上几个来回?而且一个来回够吗?两个来回呢?要怎么样才肯离去?多么认真细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老人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A、这是一行人在走搭石,感受到了什么美?(出示)B、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如诗如画的情景。(配乐范读。)每当上工、下工的时候,天边的霞光倒映在清清的小溪里,溪水潺潺,闪着缕缕的光彩,一行人走上搭石,动作是……把眼睛睁开看这段话。C、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美就美在动作是……,美就美在踏踏的声音,像……美就美在清波……,人影……D、美美地动情地读一读吧,自由读,谁想读(个别配乐)谁还想读,一起读,带动学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A、这是过搭石的人们,你感受到了什么美?(谦写作好帮手13/45让,尊老)B、如果两人同时过溪时,招手礼让,假如偶遇老人过搭石,年青人背负过溪,是不是只有一个年青人会这样做?读。从哪里看出不是、总会、总是,理所当然,给理所当然换个词?很平常,很自然。可见助人为乐已成为一种习惯,读出这种美。C、想象一下,还会遇上哪些情况?乡亲们也会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出示,说)学生先说,相互说,全班化,多元化。自己说,相互说,谁来说?三、升华美“一排排……”①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搭石不仅仅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石头,这搭石的确是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哪。这每一块,每一排搭石都印着乡亲们勤劳、谦让、无私、尊老的美德啊,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一起读。②这一排排搭石还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它联结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它把人们的心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一起读。③这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奉献,毫无怨言,这不正是乡亲们美好心灵的真实写照吗?让我们再一次由衷地赞叹“一排排……”。写作好帮手14/45四、小结、拓展:①本篇课文,与其说作者是在赞美搭石,倒不如说他在赞美有着搭石精神的乡亲们呢!(板书人)②同学们,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搭石是那么不起眼,作者却发现这么多美好的情感,你我的生活中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请同学们发现生活中平凡
本文标题:《搭石》教学设计【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8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