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小班儿歌教案(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班儿歌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班儿歌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班儿歌教案1设计意图:吃过餐点,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突然间有孩子指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叫起来:“我变成小兔了。”大家好奇地围过去问道:“你怎么变的呀?”有的认为是太阳公公帮他变的;有的则认为是他自己变的;有的甚至疑惑他会不会真的变成小兔了。看到孩子们对影子这么感兴趣,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生成的话题,顺应他们的活动,将疑团抛给他们,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奥秘。活动目标: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活动准备:1、图片,手影DV。2、《手指儿歌》的`磁带。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幼:手。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幼儿讨论。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五、教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提问: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六、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延伸:鼓励幼儿讨论手还可以变什么。小班儿歌教案2活动目标1、在说说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2、尝试从细节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积极表达与各人物在一起的生活场景。3、通过介绍家人,让幼儿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重点难点重点:在说说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难点:尝试从细节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积极表达与各人物在一起的生活场景。活动准备ppt图片音乐《让我的家》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里的小朋友要向你们介绍他的家人,你们想看吗?2、出示封面:教师;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了电脑里,小朋友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呀?你们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幼儿和封面上的小宝打招呼)小宝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介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参考资料,少熬夜!1、出现爷爷:老师问:这是谁?这是小宝的爷爷,爷爷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我们来模仿一下爷爷走路好吗?(带领幼儿一起模仿爷爷走路)老师:爷爷要看报纸,可是眼镜不见了,爷爷找来找去也没找到,沙发上没有,下面没有,小朋友们眼镜在哪里呢?小宝帮助爷爷找到了眼镜,小宝真是个好孩子。2、出现奶奶:老师:这是谁呀?奶奶在什么地方啊?奶奶在煮什么呢?给谁吃?小宝吃的怎么样呢?小朋友家里是谁做好吃的呀?3、出现爸爸:小宝家还有谁呢?爸爸在做什么呢?(锻炼)。我们也来锻炼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做运动)小朋友看爸爸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哑铃)很重很重的,爸爸真是个大力士,能把重重的哑铃举得很高很高。爸爸做完运动干什么呢?在玩什么呢?(和幼儿一起玩荡秋千)小班儿歌教案3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初步感知哄小花猫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花猫睡觉。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花猫的情感。活动准备1、课件-声音:“雷公公”(雷声)2、图片:大花猫。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声音活动过程一、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花猫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1、教师怀抱“小花猫”2、我们的小花猫晚上抓了一夜的老鼠,很辛苦,该睡觉了。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二、学习儿歌。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花猫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1)播放声音:雷声(2)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花猫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参考资料,少熬夜!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花猫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花猫睡觉。3、幼儿跟诵儿歌。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说说它吧!”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花猫。三、幼儿人手一只“小花猫”,唱《摇篮曲》,哄其入睡。1、雷公公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花猫睡觉呢!2、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花猫送到小床上,让小花猫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附儿歌《小花猫睡了》雷公公,雷公公,请您清点打胡噜。我的花猫在睡觉,不要吵醒小花猫。
本文标题:小班儿歌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8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