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教案样例范例【4篇】
写作好帮手1/14小学语文教案样例范例【4篇】【导读】这篇文档“小学语文教案样例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要求: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二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乐园、冒险、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2、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写作好帮手2/14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捅马蜂窝》,说说你曾做过类似的事吗?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闯进反驳胆怯耗尽慌忙胶水教师提示:“怯”字读“qiè”,不要读成“què”;“嬉”字读“xī”,不要读成“xǐ”;“慌”字不要多一点。观察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再组词。邦()去()荒()交()绑()怯()慌()胶()插()尸()拖()胶()播()户()托()郊()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评价朗读情况。整体感知: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结:“我”把马蜂窝捅下来了吗,然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写作好帮手3/14事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激情引入:1、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精读感悟1、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2)想一想,每次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画下来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结合全文,理清“我”情感变化的线索,交流“我”对思想感情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认识。4、重点理解(1)出示: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写作好帮手4/14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提问:①把“涌出”、“迟疑”换个词,比较哪个词更恰当,为什么?②“那多有趣”中,“那”是指什么?③文对“我”、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④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写作好帮手5/14⑤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⑥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3)文章的结尾“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三)总结归纳:再读课文,说说读了本文你想说什么?板书设计:2捅马蜂窝强烈渴望→吃惊→盼望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小学语文教案【第二篇】复习目标: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2、习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1《钓鱼的启示》第60页第10自然段父亲告诫我写作好帮手6/14的话2《落花生》第66页第10、12、13自然段二、复习第四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13、《钓鱼的启示》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写作好帮手7/14量。”2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家)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15、《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花生内在秀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奉献;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1《落花生》是一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写作好帮手8/14三、背诵“日积月累”四、复习(一)、复习学过的四单元的类型(二)、提醒考试应注意的事项1、认真审题2、确定要写的内容3、不要忘记写题目4、注意语句通顺5、不写错别字6、第一格不定标点符号省略号占两格、引用人物的话要用双引号、7、字数要写够8、多看五、作业:1、默写“日积月累“2、抄写“读读写写“1次小学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林海》第2—5自然段。教学目标:1、思想认识: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写作好帮手9/142、基础知识: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学习新词。3、基本能力:①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②结合课文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③背诵第3—5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1、问: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自然段,主要学到了些什么?(作者初入大兴安岭感到亲切、舒服。)2、根据第一自然段内容,这节课大家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答出:课文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方面?怎样表达作者亲切、舒服之情的?)二、自由初读,整体感知1、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2、思考:这部分写了哪些景物?(岭、林、花)三、精读“举一”,熟读“反三”写作好帮手10/14(1)精读“举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读——细读,在草稿纸上写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用横线画出写“岭”的特点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写景美的词句。议——小组交流读懂的内容,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解——搜集各组不能解决的较集中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读——先读画横线句子,通过范读、抽读、齐读等方式,读出大兴安岭的“岭”“多”“温柔”的特点;再读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的方式,读出对大兴安岭的喜悦之情;最后抽个别学生读,其余学生闭目想像,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谈——说说学习这段的收获。比谁说得多,说的最有价值。(老师总结指出:①借景抒情表达真情实感;②通过“读”体会思想感情;③写“秦岭”与大兴安岭的“岭”形成对比,突出大兴安岭“岭”的特点,学习比较构思的表达方式。训练:以《我的家乡》为题,说说用比较法该怎样构思?)小结学法:读、画、议、解、谈。(2)熟读“反三”写作好帮手11/141、按第二自然段的学法学习写“林”的两个自然段。提示:谈学习这两自然段收获。①借景抒情,体会感情;②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③点面结合的表达方式;训练:以《课间活动》或《野炊》为题,“面”可写些什么,“点”可写些什么?④理解课文内容后,限时间背诵课文。2、运用前面的学法学习写“花”这一自然段。提示:画,用简笔画画出经打扮了的像小姑娘一样的大兴安岭。(先读句子:“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再想像作画,比比谁画得又快又符合课文内容。)训练:一个句子中用上两种或三种修辞手法。四、巩固练习,落实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同桌互相背诵3—5自然段。2、说说本课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写景抒情)3、从本册教材中各找三课写景抒情和叙事抒情的文章。4、下面这些题目应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秋天的校园》、《我爱老师》、《家乡的田野》、《啊,好大的黄桷写作好帮手12/14树》、《环卫工人,我赞美您》。5、(选作题)从上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1)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真情实感;(2)表达方式:用上比较构思、点面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第四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诗节。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题目引入,质疑问难1、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2、再次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3、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写作好帮手13/14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诗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淙”、“垛”的读音。2、开火车读诗句,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诗歌的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感受新年1、学习1、2、3节。(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2)交流,板书。(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气。(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2、学习第4节。(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并思考。(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3)这一节中,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写作好帮手14/14(4)理解“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实践、去奋斗的起点,“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如同诗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3、结合课后2题、3题学习第5节。(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叶叶青翠”就是指(每天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而富有生气)。该如何珍惜这珍贵的日子呢?默读最后一节。(2)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四、朗诵,拓展感悟1、朗诵全文。2、试背1、2节诗。3、说说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案样例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53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