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0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求周长的计算。2、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等方式经历求周长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求周长的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园(学生自由发言)喜欢逛公园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一个小街心公园游览一下吧。板书课题:游园好范文解忧愁2/10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46页情境图,提问观察公园平面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如果学生没说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就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让先做完的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做法①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②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师:这位同学,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师对学生发言给与恰当的评价,并启发学生说出不一样的方法。重点学习怎样凑整。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一样?你为什么这样做?谁还有类似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哪里比较相似?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好范文解忧愁3/10师:其实我想的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同学们用好办法求出了公园的周长,那么算一算中图形的周长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二、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书。重点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36+20+36+20(36+20)×236×2+20×222+22+22+2222×422×2+22×2引导学生明白各个算式的意思。可以提问图中只有一个36和一个20,你写了两个是怎么回事?谁还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简便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题目)师:房顶三角形长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顶)长41米,房子宽39米,房子的周长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好范文解忧愁4/10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时间:十二课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好范文解忧愁5/10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生:我换牙了。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2、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换牙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呢二、调查整理,体验过程。1、畅谈想法生1:可以请每个同学说一说。生2:可以请他们分别举手表示。生3:可以请换1颗牙的同学站一排,请换2颗牙的同学站一排,再请换3颗牙的同学站一排2、引出课题:像同学们所说的数一数,并且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好范文解忧愁6/103、小组合作,尝试统计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自己组的换牙情况。4、交流统计结果和记录方法如学生想不出,可由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5、比较方法,自我优化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6、整理各组数据,把全班情况统计在黑板上。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反映的数据,充分发表见解。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四、课堂小结好范文解忧愁7/10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在几何中,长方形(又称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是说所有内角均为直角。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的周长,我们来看看下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2、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他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初步应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钉子板活动记录单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好范文解忧愁8/10钉子板学具,米尺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并量出他的长与宽,你们搜集到了吗?(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还有很多,是吗?(是)好了,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看来,长方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中的物体,师选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带有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到前面来。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钉子板学具,你能在上面围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好范文解忧愁9/10的周长吗?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由组长领着,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几个长方形填到报告单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汇报操作情况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在活动中合作的非常好,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汇报?想来几人来几人。其他小组也来汇报。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汇报单中画出他们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简单的?(长与宽的和乘2是最简单的)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常用长与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汇报说。那么,如果知道了长和宽,我们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三、巩固新知,应用实践1、基础练习题:看图算出长方形的周长2、实践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长方形,比如:我恶魔内数学书的封面,还有什么?学生举例你最想知道哪个长方形的周长,一会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际测量情况。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在测量中我们要力求准确,减少误差。好范文解忧愁10/103发散拓展题: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你也能围出支援的图形吗?试一试,并切除这个图形的周长。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54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