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二、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五、合作探究画意美1.教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学生活动:(1)自读课文3—9段,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3)师生互相补充。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相关图片。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大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第二部分(3—9)分类具花草树木的映衬美。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细处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六、了解说明方法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七、品味语言。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参考资料,少熬夜!洁、生动,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八、本课小结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1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我们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如果同学们想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的话,还是让我们有机会去苏州园林中徜徉吧。九、布置作业:小作文《我们的校园》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左右。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1﹚标本﹙3、4、5、6、7﹚局部(大)﹙2﹚完美的图画(10)不止这些﹙8、9、10﹚细部(小)总说————————分说————————总说概括具体(逻辑顺序)教学反思:本课内容丰富,牵涉面广,要讲的东西很多,一般安排二课时为适宜,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当时,我有所当心。结果,只用了一课时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处理教材非常重要,关键在取舍。要结合学科性质、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特别要突出重点教学,不能面面俱到。2、要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内容安排要紧凑,教学推进要快,设计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适度。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2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布置预习,辅导。参考资料,少熬夜!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教学重点1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2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1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2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讨论,描述。2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1指导学生朗读。(1)放录音带,示读。(2)自由朗读。(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4)学生齐读。2指导翻译。(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5)齐读课文。三、梳理文章结构。1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2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1导入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2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品味修辞。1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2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三、民风民俗的延伸1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2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1学生自主完成。2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课文原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三课时√√(二课时)√(会员)2.芦花荡√√(原创四课时)√√(长、详)3.蜡烛√详案√√(原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简)√√探索型√5.亲爱的爸爸妈妈√①√②√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三则7.背影√√√8.台阶√(Doc版,一课时)√√二则9.老王√简案√(详)√10.信客√(简)(详)各一份√√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简案√√二则12.桥之美√两则√(创新研究)√13.苏州园林√√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简)√名师√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简详各一则√√17.奇妙的克隆√√√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9.生物入侵者√(简)√20.你一定会听见的√√√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陋室铭2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23.核舟记√详案√(详)第二课时√√24.大道之行也√优化教学方案√√(简)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26.三峡√①√珍藏版√√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课时)√详略各一则√(名师)29.湖心亭看雪√①√②√√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登岳阳楼√√(名校资料)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篇】1.目标导航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参考资料,少熬夜!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2.知识小词典①.字音。贫jí(瘠)mù(募)集卫shù(戍)区wùxū(戊)(戌)变法diāo(凋)零祈(qí)祷捂(wǔ)挟(xié)持惩(chéng)罚眷(juàn)恋卓(zhuō)越萌(méng)发诬(wū)陷月笼(l?ng)沙寂寥(liáo)造诣(yì)倔(jué)强②.本单元要着重掌握如下词语的解释:蹊跷:qīqiāo奇怪。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诧异:觉得十分奇怪。泛舟:乘船游玩。泛,漂浮。汗青:史册。寥落:稀少。瞭望:登高远望。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风烛,风中的蜡烛。3.名句解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解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4.文学常识备考①萧乾,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参考资料,少熬夜!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②都德,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③刘敬智,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光明日报科技部原党支部书记,因心脏病突发,于20xx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56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