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要点(培训)ppt-传染病信息网络
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要点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红燕主要依据《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试行版)2005《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上级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最新要求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我市的具体做法目的明确目前传染病直报工作中的问题;规范基层疫情直报工作;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主要内容一、“网络直报”简介二、网络直报工作管理三、信息管理四、专病监测信息的管理五、督导评估六、网络直报应具备的条件七、各网络直报系统间的关联八、帐号密码的安全一、“网络直报”简介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从1995年“逐级统计汇总上报”PHIS到2002年“逐级收集个案上报”NDRS到2004年“网络个案直报”NCRS报告过程的改进网络直报系统的定义建立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在基于Internet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上,对监测个案信息逻辑上分级管理,物理上实时地进行信息收集、审核、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信息系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规划要求国家CDC区县CDCInternetVPN医疗机构省CDC区域卫生信息网医疗机构省卫生厅相关卫生机构地市CDC区域卫生信息网医疗机构市卫生局相关卫生机构卫生部网络直报、逐级审核、管理分级的模式县CDC县卫生局地市CDC市卫生局省CDC省卫生厅卫生部国家CDC国家疾病监测中心数据库数据管理分析报告个案报告医院乡卫生院……专科防治卡库用用必要时报告医院县CDC市CDC省CDC国家CDCVPN网络平台周期缩短网络直报系统可满足中央、省、省辖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同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行疾病监测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共享。二、网络直报工作管理一)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治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后,应立即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初次报告)。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审核Report.csv报告卡填写是否完整、准确,有无错项、漏项,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报告卡。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Report.csv暂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以最快方式报告至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月与县级疾控机构核对曾报告的卡片,并签字确认。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人员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查询与核对;在调查或核实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时,须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Report.csv对核实无误后的个案信息通过网络确认(划“√”)上报。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或其他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传染病病例,应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审核时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时,应立即向填报卡片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核实。若信息属实,须通过网络尽快确认报告信息,同时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反馈后,若信息有误,应立即通报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人员,并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对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应将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专病管理机构(部门)及时录入专病管理系统。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报告的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会同报告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一步核实;若信息属实,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信息的基础上,对网络报告信息予以确认。三)工作机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对系统的警示或异常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的工作机制。对系统发出的各种警示或异常的疫情报告要及时做出反应,核实、报告、启动应急调查处理机制等。传染病信息的交流由负责传染病信息管理的科室组织,定期召开疫情分析会,参加人员应包括相关领导、办公室、传染病信息管理、传染病监测、传染病防制等有关行政、专业人员。三、信息管理一)信息收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后,根据诊断结果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采供血机构、医学检验机构、妇幼保健站及健康体检过程中检测出《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规定的传染病病原阳性病例时,按病原携带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后进行报告。二)报告内容(部分)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doc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其中,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工作单位:集中住宿的详细填写二)报告内容(部分)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doc病例属于(来自于):用于标识不同属地病例发病时居住地址的所属县(区)与报告单位所属县(区)的相对关系。应选择相应的类别按钮。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不一定是户籍所在地址。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病例如在一个城市内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上门随访到的住址。职业: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①出生场所为医院时选择“其它”;②出生在其它场所时选择“散居儿童”。二)报告内容(部分)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doc病例分类: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应选择相应的类别。乙肝、血吸虫病例根据所作出的“急性”或“慢性”诊断进行相应的填写;对“急性”或“慢性”诊断不明确的,可不填写,按“未分类”录入。实验室确诊病例: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如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肺结核病人的X光片检查等等,用这些方法确诊时选择。临床诊断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疑似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又不能排除时选择。病原携带者:感染后无明显症状、体征,仅实验室查出病原体时选择。二)报告内容(部分)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doc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填写该病种名称,或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备注:填写以上内容不能涵盖的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它疾病时的说明等。三)网络直报时限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doc第六页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按《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规定时限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录入上报。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的个案信息,也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录入上报。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个案信息,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录入上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四)方式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有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通过网络将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实时录入到《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要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到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代为录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代报卡片时,应以卡片报告单位的帐号进入系统进行报告。对补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作为初次报告进行报告和录入。五)信息审核1.责任报告单位内部信息收集的审核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在网络报告或上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收到的本单位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第一关)Report.csv(1)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向填卡医师核实;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2)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①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②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如情况属实,应于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五)信息审核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信息的审核(第二关)Report.csv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由省、市、县三级审核,其它法定传染病由县级审核即可(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重复卡片的校验工作,对计算机提示的可疑重复卡片进行核实,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给予剔除,非重复卡片的继续保留。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性别、职业、病种、发病日期、现详细住址。五)信息审核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信息的审核(第二关)(2)审核时如发现以下情况,建议结合本地实际,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如情况属实,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①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②发病率极低(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③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④单个报告单位一周内报告有类似临床表现的不明原因疾病的病人3例以上;⑤在一个自然村、集体单位或局部区域内集中发生多例传染性疾病,单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一日内单病超过10例;⑥本辖区内异常波动(短期内发病数明显增多)的病种;⑦不明原因肺炎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3)对于其它传染病报告信息,核实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六)信息订正1、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2、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时间更改为作出确诊的时间,若由有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作出订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对报告的订正信息重新审核。3、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更正为地址不详。4、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七)数据统计及分析传染病日、周、月、年的报告分析以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统计数据为准。疫情分析所需的人口资料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以当地统计部门数据为准)。(1)按审核日期统计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发现并报告某病新病例的数量,统计时以“审核日期”为判定指标。年内定期统计报表及对外公布数据采用此条件进行统计。(2)按发病日期统计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的数量,统计时以“发病日期”为判定指标。年度统计报表及对外公布数据采用此条件进行统计。(3)不同属地病例统计规则根据国家属地化管理原则,不同属地病例均以县为单位按现住地址(不含港澳台、外籍病例)统计。人口数的计算方法年内监测分析使用的人口资料用本年度年初人口数。年度统计分析使用的人口资料用该年度平均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上年年末人口数+本年年末人口数)÷2新生儿破伤风0-28天日龄患破伤风的病例。新生儿近似人
本文标题: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要点(培训)ppt-传染病信息网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6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