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关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总结
柞水县农业局2008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刚要》和农业部《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以及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刚要》工作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围绕全县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实施2008年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2008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科学技术教育与普及,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他们的致富技能和本领普遍提升,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智力支撑的目标,并为全县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探索一套成功经验,为推进柞水率先突破发展和实现建设陕南经济强县目标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工作目标通过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自主创业、产业发展知识、特色农产品种植、设施蔬菜、农产品营销及加工、农村沼气等实用技能、技术培训,整合扶贫、科协、农业、林业、畜牧、就业管理局等部门的培训项目,形成一个各级齐抓共管,部门鼎力合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的工作体系,实现全县农民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知识,促进农业、农产品增产增收;头脑灵活,知识层面较高的青年学习创业知识,具备基本技能,为农村经济后续发展建立人才保障体系;青壮年农民的致富技能和本领普遍提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智力支撑。使全县群众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性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减小,科普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并为全县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探索一套成功经验。三、培训对象及内容主要培训对象是我县年龄在18——60周岁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广大农民群众“听懂、学会、能实际应用”为目的,逐步完成石瓮镇东甘沟村、石瓮村,小岭镇罗庄村、乾佑镇马房子村、下梁镇明星村、蔡玉窑镇马房湾村、曹平镇荫沟村、凤凰镇凤镇街村、清水村、红岩寺镇盘龙寺村等十个示范村群众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知识培训;红岩寺镇、丰北河乡、九间房乡无公害马铃薯种植、乾佑镇石镇村、沙坪村、下梁镇明星村、凤凰镇桃源村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蔡玉窑镇马房湾村、银碗村、曹平镇荫沟村、营盘镇朱家湾村、凤凰镇清水村种植、养殖业技术培训。使我县农民整体素质能力明显提高,达到“培训一批,脱贫一批”的目标。培训内容分:产业实用技术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两大类,产业培训以产业发展知识、特色农产品种植及加工、养殖、设施蔬菜、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加工等农作物栽培、畜禽养殖业新技术培训为主、沼气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创业培训、市场营销等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四、方法步骤(一)培训原则1、广泛开展“三下乡”、“科普之春”、“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校、农函大、农广校、农业信息网、电子农务等各类资源,实行网上发布信息,强化现代网络信息服务,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实用技术及市场经济知识培训。2、坚持农闲集中培训与农忙时节流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在农闲时集中办班进行创业培训和农忙时结合实际生产现场培训,在实施相关技术时,利用春、秋生产时节进行流动培训和现场指导。使全县广大农民学习理念基本确立,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学习效果初步显现,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攀升。3、坚持就地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需培训人数较多的门类.组织相关部门师资力量进入村组进行集中办班培训,对于技能型门类送相关培训学校(中心)进行委托培训。4、坚持科技培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科技培训正常开展,又要统筹兼顾农村基本建设顺利进行。5、坚持科技培训与农函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人员相对集中、专业相对集中的可招收为农函大学员,进行专门培训.(二)培训方式1、分片培训,现场指导。对特色农产品种植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根据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种植、养殖为重点,以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为培训方向。以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农村实用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并联系实际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作物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沼气建设及日常管理等技术进行培训。2、重点突破,带动发展。对于无公害设施蔬菜等项目,群众想干又有思想顾虑的,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希望通过特色种植业发家致富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从种植管理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与指导,发展种植大户,发挥带动效应以此带动产业的发展。3,集中培训,培育产业。一村一品产业知识培训,对这种既能充分发掘当地优质资源,使传统产业得到发展,又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优势项目,采取集中办班培训的方式进行,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掌握新技术,促进产业取得新发展。4、采取常规培训与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培训。(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筹备阶段,2008年初。各承担农民培训的单位,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各自工作认真研究,抓住重点,精心组织,制订好培训计划。按照有机构、有计划、有方案、有制度、有载体、有资料的要求,为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准备工作。各相关部门要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任务,作好实施培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实施、提高阶段,2008年2月至11月。由各部门按照各自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及农民学习效果阶段性检查工作阶段。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12月。分阶段进行总结验收,对培训工作进行考核。由相关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并认真总结评比,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对工作有实效的部门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五、工作措施和方法(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声势。农民学实用技术是兴县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治本之策。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宣传民学实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农民学技术、促增收的积极性。(二)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印发了《柞水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柞水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抓住重点,整村推进。因地制宜,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训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共培训乡村两级技术员1000余人,健全了乡村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培训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增强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四)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实行培训教师进村制,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讲解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共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100余次,发放农民培训材料3万余份,,培训农民5万人次,重点培训了150多户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3000多户农户,从而使学员能够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辅导材料,为学员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巩固了教学成果。(五)点面结合,辐射带动。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即要典型引路,又要总结经验,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组建各种专业协会10个,经济合作组织30个,加入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达到15000余人,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掌握了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增强了致富技能,达到了群众增收的目的。(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为切实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的领导,成立了农业局局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和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由能源办、生产股、农广校、农技站、植保站、蔬菜站、种子站、经管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指导民技术培训工作。认真制定农民技术培训方案,积极筹措费,确定培训技术人员,落实培训教材、资料,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为科技培训人员提供保障,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取得实效。(七)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密切配合。能源办负责农村沼气使用管理技术培训,农广校负责劳动力转岗培训,农技站负责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业增产技术培训,植保站负责病虫害防治、农鼠药营销上岗培训,种子站负责种子经营、示范推广技术培训,蔬菜站负责设施技术培训,经管站负责农村财务管理培训,农机站负责新型农机具推广技术培训。以确保农民技术培训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八)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农民技术培训事关县域经济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农业局将此项工作列入各单位的各年度责任目标,严格进行考核,采取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评比,年终一总评。对工作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及其责任人,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补课。培训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确保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并取得实效,真正达到“听懂、学会、能实际应用”的目的,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科技支撑。二○○八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切实在全县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而促进全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的总体提高,圆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一是进一步探索和制定有利于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政策措施及方式、方法。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培训的新形式、新手段,努力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努力保证培训质量。二是要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面向农村基层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等不同培训对象,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开展形式多样、有所侧重的分类新型产业农民培训。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因人而异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灵活性,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资料收集和相关档案整理工作。要对已培训的示范农户进行效果调查,要完成填写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调查表和示范农户辐射带动效果调查表两张表格,要把今年来所开展的各类农民培训的信息资料都收集齐全,并装订成册。年底,将迎接上级部门的考核。四是挖掘典型,加强宣传。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宣传报道,做到网上有信息,报纸上有报导,电视上有画面,扩大农民培训工作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积极挖掘农民培训先进经验,典型事例,以事实教育广大农民,提高农民自觉参加培训的意识。五是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契机,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我们要立足现有条件,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进一步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努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柞水县农业局2008年12月23日
本文标题:关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7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