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案例(精编3篇)
写作好帮手1/7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案例(精编3篇)【导读】这篇文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案例(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设计思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这次活动中利用了动物造型的软体组合玩具,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致;自制了有立体感的蝈蝈教具及头饰,更形象具体地体现活动的内容-装蝈蝈。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起来不由自主,为了达到最佳的活动目的,我又赋予小玩具生命,引入了玩具睡觉的情景,让幼儿为了照顾小玩具而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言行,而之后的游戏又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动起来。最后安排了区角活动,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活动准备:蝈蝈教具写作好帮手2/7及头饰各10个笼子图片5张软体组合玩具若干活动黑板2个活动过程:1、出示玩具,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出示单个玩具介绍并示范玩法,如手拉手,围一圈,背靠背……教师出示成品造型,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玩吧!2、理解平均分发放玩具,教师表现:呀,小玩具在路上睡着了,而且是几个小动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着的,那我们先不叫醒它们,老师轻轻地发给每组小朋友一筐,你们也轻轻地拿,每人拿2组小玩具,再轻轻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开,让他们再睡一会吧。引导幼儿:数一数:你有几组玩具?每组有几个?两组玩具一样多吗?向幼儿介绍2组玩具的数量一样多就是平均。拆一拆:请幼儿将玩具轻轻地拆开,把小玩具叫醒,再数一数你一共有多少?每个小朋友一样多吗?这样分公平吗?这样分分得平均吗?小结: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样多。3、尝试平均分分玩具:引导幼儿将手中的玩具分成2组,看一看每组几个?每组一样多吗?看看谁分的写作好帮手3/7又对又快!说说是怎麽分的?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请幼儿用一个一个地分的方法,将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组,看一看每组几个?一样多吗?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请小朋友将他们平均分成2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让它们睡一会吧,装蝈蝈:引出:现在我们活动室真安静,小玩具一会就会睡着的,这让老师想起来,昨天晚上,我家在睡觉的时候特别吵,总是有东西在叫,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一群小动物,猜猜它是谁?出示蝈蝈:原来它们的蝈蝈笼子坏了,没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们带来了,进行活动-装蝈蝈:出示笼子:老师还准备了5个笼子,让它们平均住到5个笼子里面,幼儿说说该怎么分呢?请幼儿黑板上示范装蝈蝈。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蝈蝈?平均分到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几只?4、巩固平均分小蝈蝈在笼子里可舒服了,你想变成小蝈蝈,体验到笼子里玩的感觉吗?引出游戏-装蝈蝈介绍规则:10个幼儿戴头饰扮演蝈蝈,呼啦圈代替笼子,幼儿和老师倒数10个数。10写作好帮手4/7个蝈蝈同时装到5个笼子里。要求每个笼子里的蝈蝈一样多。组织幼儿做游戏,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游戏结束,发放玩具作为鼓励5、活动结束:带领幼儿带好玩具一起去做区角活动。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活动目标: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2、纸板;大书4本、小书五本。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写作好帮手5/7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1)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南瓜子,因为有南瓜子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师:排队的时候要从黑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南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葵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西瓜子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5)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写作好帮手6/7(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4)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最少。(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1)师手拿大书、小书。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大书和小书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小书小,排的队伍短;大书大,排的队伍长。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大书和小书谁用写作好帮手7/7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书用得少;小书用得多。(2)游戏《过小桥》。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5、游戏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玩《过小桥》的游戏吧!重点难点3重点:能正确发出N,L,两个音。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本文标题: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案例(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85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