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化验工安全技术培训什么是安全?安全:指无物质危险和精神恐慌而使人员处于自由状态。没有危险因素的劳动条件以保证人们从事劳动过程中不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是指生产系统中的一种品质,在完成给定条件的功能时,产生的事故损失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安全生产的概念安全生产的概念: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安全生产的范围:包括工业,商业,交通,建筑,矿山,农林等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设备安全,还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及航运,民航,水利电力,消防,农药,农电,以及工业,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建筑产品,劳动防护用品,安全仪器仪表,电气产品等)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要点是:“预防”方针的根本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预防劳动过程中的伤亡放在工作的首位,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利益。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全员参与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三级职业安全培训三级安全培训是指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矿部、车间、班组级职业安全培训。三级职业安全培训矿级安全培训由矿部组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内容包括矿部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通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并解答员工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三级职业安全培训部门级安全培训由部门组织,部门经理实施,内容包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主要不安全因素和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三级职业安全培训班组级安全培训由部门安全员组织实施,内容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等。生产过程中常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环境破坏等危害,通过对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可以有效地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是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核心,能够有效提高规章制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保障安全生产,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通常会发生火灾、爆炸、灼烫、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等事故。常见危险有害因素1.火灾1.1在化验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料具有闪点低,易挥发等特性,遇到明火或静电,很容易发生着火事故;1.2在设备改造、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或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极易发生火灾;1.3由于电气设备老化、短路,造成过载、过热现象,很容易发生火灾;1.4雷击也是造成建筑物、配电设施火灾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常见危险有害因素2、爆炸爆炸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危害,其破坏作用主要来源于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爆炸主要有两种类型:2.1物理性爆炸—例如锅炉压力容器由于压力过高,安全阀失灵,当压力大于其强度极限,就会造成爆炸。或者粉尘爆炸—当空气中的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亦会产生爆炸。2.2化学性爆炸—当可燃物挥发,并与空气充分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遇到明火或静电时,就会产生化学爆炸。常见危险有害因素3、中毒和窒息3.1中毒—是指人体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接触到有毒物质,对人体一个或多个器官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3.2窒息当人员进入狭窄空间(如容器、沟槽等)作业时,如果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低于17%,就会导致人体机体组织供养不足,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常见危险有害因素4、灼烫当人体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例如盐酸、硝酸、硫酸等,会造成皮肤烧伤;接触到高温物体(如高温炉、电热板等),会造成烫伤。常见危险有害因素5、触电触电—是由于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它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伤害。人体工频摆脱电流是5-10毫安,当电流达到50毫安时,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数分钟甚至数秒即可导致死亡。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或检修电气设施时,就存在触电的可能性。常见危险有害因素6、机械伤害人是各类设备、设施的操作者和控制者,当人体接触到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时会引起夹击、碰撞、卷入、割、刺等伤害。例如化验样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就存在机械伤害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是前后因果联系,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实际就是对生产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通过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等手段,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避免管理缺陷,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控制1、要有有利的组织保障设置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具备相应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机构是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利组织保障,安全管理员要切实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好单位内部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等。没有了组织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或者由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的人员负责这项工作,会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能大打折扣。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控制2、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和各项作业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贯彻、执行国家、行业、企业的法律、法规,准确把握和驾御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做到规范生产,安全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其核心就是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通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可以有效地提高规章制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它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以及岗位人员的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能增强各级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还可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控制3、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生产过程以及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因素、缺陷进行查证,可以使企业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应该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应该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电气设备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或有害危险因素,应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检查组(人员)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获得整改效果的信息,实现安全检查工作闭环管理。安全检查应该注重实效,切忌走过程,例行公事。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控制4、要有全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安全教育能够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觉性,能够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正确识别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二十一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从业资格有严格的规定,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新从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应该确立终身教育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人员进行包括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控制5、要认真履行劳动保护职责正确选用、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可以使从业人员在劳动的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是企业必须认真履行的责任。《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经国家指定、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特别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一标志”(安全标志)的要求选用,思考题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3、从业人员发现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思考题简述一下普通员工的安全职责?危险化学品及化验设备、器具的安全使用化验室所需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并且大部分的化学药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化验分析数据的准确,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需要。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要的药品,化学药品存放时要分类。危险化学品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特征(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的。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标签危险化学品分类按照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我国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危险化学品分类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乙炔、氢气、氧气、氧化亚氮等钢瓶气体。易燃液体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白磷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危险化学品分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经口摄入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小时,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LD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LD50(半数致死量)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能灼伤人体组织及对金属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化验室试剂存放要求易燃易爆试剂应存储于铁柜中,柜的顶部有通风口。严禁在化验室内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会形成危害物。化验室试剂存放要求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能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模糊时应立即贴制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建立领用需经申请、审批、双人签字登记的制度。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危险废物是指——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一般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现在和将来会构成一定危害的,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特征表现为: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害性、传染性、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三致性等等。注:三致性是指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危险废弃物处置要求禁止在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按化学危险品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实验室化学药品使用
本文标题:化验工安全技术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8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