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高一数学的教学计划【4篇】
好文供参考!1/20高一数学的教学计划【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一数学的教学计划【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高一数学教学总结【第一篇】我经历了两个月的工作与学习,学到了很多经验,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所反思,也得出了一些总结。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在教学上虚心向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8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能够完整顺利的进行下去,也能够让自己成长起来。一、进行认真地备课,备教材、教法,更备学生。因为新学期刚开始,对学生们都不认识,那么首先我要快速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以前的学习状况,新学期开始后的作业状况,上课情况及课余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小好文供参考!2/20结,找出自己本堂课中的不足,争取努力下次进行改进,并有空认真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为学生归纳成集。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使得上课的进度相比其他老师来说总会慢一些。有次为了跟上大家的进度,上课上得太快了,夺去了学生们思考题目的时间,结果显然非常失败,学生们没有掌握好,后来又要重新仔细上过,起到了反作用,经过那次以后,使我明白了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再听了很多老师的棵后,我觉得我首先要达到的层次就是:一定要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还要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这样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课堂上,我应该特别注意如何去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好文供参考!3/20并分析、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并针对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以上几点便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在五中教师这个大家庭中,多多吸取各位老师们的经验,克服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的。提高自己。高一数学的教学计划【第二篇】教学分析好文供参考!4/20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子集等概念。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课本注重体现逻辑思考的方法,如类比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在集合间的关系教学中,建议重视使用Venn图,这有助于学生通过体会直观图示来理解抽象概念;随着学习的深入,集合符号越来越多,建议教学时引导学生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关系和符号,例如∈与?的区别。三维目标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断给定集合间的关系,提高利用类比发现新结论的能力。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掌握并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加强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空集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好文供参考!5/20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继续引导学生)(2)学生画出y=2x和y=3x图象,得出函数递增速度的差异。(3)画出y=2x和y=图象,得到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师:(板书学生交流结果,整理成表格。注意区分“函数性质”与“函数之间的关系”。若有学生试图说明结论的合理性,可提供机会。)大家认为底数a1或0[阶段小结]指数函数y=ax(a0且a≠1)具有以下性质:①定义域为R.②值域为(0,+∞)。③图象过定点(0,1)。④非奇非偶函数。⑤当a1时,函数y=ax在(-∞,+∞)上单调递增;好文供参考!6/20当0⑥函数y=ax与y=()x(a0且a≠1)图象关于y轴对称。⑦指数函数y=ax与y=bx(ab)的图象有如下关系:x∈(-∞,0)时,y=ax图象在y=bx图象下方;x=0时,两图象相交;x∈(0,+∞)时,y=ax图象在y=bx图象上方。[意图分析]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指数函数图象的直观认识。学生观察图象,是对图形语言的理解;根据图象描述性质,是将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或文字语言。对函数的理解,是建立在三种语言相互转化的基础上的。在交流汇报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对探究较深入学生的具体研究过程的剖析,总结提升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策略;另一方面要关注部分探究意识与能力都薄弱的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激励他们主动参与活动,让全体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自主探究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3、新知运用巩固深化(方案一)(分析函数性质的用途)师:现在我们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它们有什么用处呢?好文供参考!7/20师: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基础,是运用性质的前提。值域是研究函数最值的前提。具备奇偶性的函数,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研究。指数函数过定点(0,1),说明可以将常数1转化为指数式,即1=20=30=…那么函数单调性有什么用呢?生:可以求最值,可以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师:那你能举出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大小的例子吗?(提示:既然是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那应该有指数式。)生:(举例并判断大小。)师:你考察了哪个指数函数?怎么想到的?(规范表述)师:以往我们计算出幂的值来比大小,现在我们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不用计算就可以比较两个幂的大小。(出示例1)(方案二)师:现在我们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它们有什么用处呢?师:(口述并板书)你能比较32与33的大小吗?生:直接计算比较。师:那比较与的大小呢?能不能不计算呢?生:利用函数y=3x的单调性。好文供参考!8/20师:能具体说明吗?(引导学生规范表达)我们再试一试。(出示例1)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①,;②_,_;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指数函数性质。对于32与33的大小比较,学生更可能计算出幂的值直接比较。变式后,学生可能作差或作商比较,转化为比较与1的大小,进而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也可能直接运用单调性。初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注重题意理解,扩大知识迁移,感悟解题方法,达到对新知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师生活动]学生板演,教师组织学生点评。[教学预设]①②两题,学生能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解决。②题学生可能得到错误答案,教师可组织相互点评,规范表达,正确运用性质。③学生可能运用不同方法,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并在具体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总结一般方法。师:(引导学生规范表达)你考察了哪个指数函数?根据函数的什么性质?师:(对③的引导)你考虑利用哪个函数?是y=还是y=?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关联?(引导学生画出图象,好文供参考!9/20从形上提示:图象有什么关联?)生:它们都过点(0,1)。师:也就是说,可以将1转化为指数形式,即1==那接下来呢?生:比较,和1的大小。师:我们找到了一个比大小的中间量。以往我们计算出幂的值来比大小,现在我们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不用计算就可以比较两个幂的大小。例2①已知3x≥,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②已知[设计意图]指数函数单调性的逆用,同时考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4、概括知识总结方法〖问题4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学会了哪些方法?[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内容,深化认知。开放式小结,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师生活动]学生发言总结,交流所得。[教学预设]通过本节课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知识和方法:①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好文供参考!10/20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师:回顾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怎样研究指数函数的?生:先确定研究的内容: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和其它性质。生:然后从几个具体的指数函数开始,画出图象,列出性质,最后得到一般情况。师: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研究指数函数的方法,也是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今后我们还会运用这样的方法研究新的函数。[意图分析]课堂总结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回顾,应让学生在知识、方法和策略上多层次地整理,促进学生理解所用学习方法的合理性与普遍性,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共同进步。5、分层作业,因材施教(1)感受理解:课本第54页,习题(2):1,2,3,4;(2)思考运用:运用今天的研究方法,你还能得到指数函数的其它性质吗?[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感受理解”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思考运用”好文供参考!11/20提供学生运用函数研究的一般方法自主研究的机会。Ⅵ.教后反思回顾一、对于指数函数概念的认识指数函数是一种函数模型,其基本特征是自变量在指数位置。底数取值范围有规定,使得这一模型形式简单又不失本质。不必纠结于“y=22x是否为指数函数”,把重点放在概念的合理性的理解以及体会模型思想。二、对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考虑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实际上,选择底数a的数据的大小和数量,需要对指数函数的性质有预判;从列表到作图的过程中,都可以感受到指数函数单调性等性质;观察并归纳性质,既需要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模式,也应养成有序进行观察和归纳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所归纳的指数函数的性质,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教学要求进行证明或合理的说明。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也初步体验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三、关于设计定位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不同的学情下,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果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问题的提出可以分层次进行。另外,注意通过“你是怎么想的?”“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好文供参考!12/20等问话形式,促使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三篇】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这学期,本人担任了高一年级17、18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所担任班级学生的很好评价和充分爱戴。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所有教师都面临着全面贯彻和落实学校的新教育教学方法的重任,在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教师的合作交流及学生的充分配合,有效的将学校的新教学方针得以充分落实和发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映在教学上,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好文供参考!13/20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
本文标题:高一数学的教学计划【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96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