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县领导思政课讲课稿【范例4篇】
县领导思政课讲课稿【范例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县领导思政课讲课稿【范例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县领导思政课讲课稿【第一篇】首先是对学校思政课的建设提出了“两要三重视”要求。要求学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重视”:一是重视组织建设。学校现有在编在岗的一线思政课专职教师14人,学校按学科编列为1个思政教研组,按年级编为3个思政备课组,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教研、培训、交流活动。二是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师生们与时俱进,工作和学习上有思想引领。三是重视通过思政课建设抓办学质量的提升。立足于助学生靠知识改变命运,办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市区表彰奖励,学校办学声誉良好。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到“七个一”。一心抓信仰培养。思政课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高度重视,把思政课教师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做为胜任思政课岗位基本的要求,追求让教师情怀之外有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贯重视师德建设。要求思政课教师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身为人民教师,要以德育人,以德化人,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境界,高标准严要求,是非面前有原则,正人先正己,师德过硬才堪为人师。一心一意抓培训。我们把教师派出去看、送出去学、推出去赛,把专家请进来讲,让老师坐下来读,静下心来研,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理念转变和素质的提升。一门心思抓好集体备课。每周召开一次备课组会议,研讨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用集体的智慧定重点,破难点,抓热点、研考点,共同探讨解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把思政课的思想性、科学性、应用性结合起来。一如既往地抓好教师结对和青蓝工程。让新入职的教师和低职称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确保教师的能力提升有平台,知识信息获取有渠道。一板一眼地重视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升。从2020年暑假起,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开展对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学习,秋季开学前一天,组织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一线教师全员参加能力素养考试。组织演讲比赛、青年教师座谈会,培养教师职业责任感、荣誉感。-丝不苟地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开展省市县级.的课题研究和赛教,目前1个本校申请的思政课省级课题在研,1个本校教师参加的省级课题正在推进,3名教师的思政精品课在全市评比获奖,1名教师在一年内分别获得省、市、县级教学能手。经过不懈努力,全校教师队伍团结和谐,工作上力争上游,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脱贫攻坚,无论是面对地震洪灾还是非典和新冠肺炎,老师们都能做到奋勇争先、团队共振,讲政治规矩,有大局意识,突显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效果。第三是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推行四个系列的教育。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制定了学校的德育三年规划,根据不同的年级制定每学期每周的德育主题,依靠班主任队伍开发主题下的德育课程,实现德育教育的有序推进。一是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组织一千多名师生赴革命烈士纪念馆研学旅行,在校园开辟红色文化墙,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清明节扫墓和宣誓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让学生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二是借助独特的校园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餐厅文化、宿舍文化、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无一不传播着正能量,学校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德育主题班会、元旦书画展、艺术节活动均围绕着励志、感恩、奉献、爱家乡、爱学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展开,多层次的活动将真善美的观念播中进学生的心田;三是国防法治教育。参加国防教育动员会,每年组织高一新生的军训暨入学教育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全员法制教育报告会,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宪法的宣传活动,建设了禁毒基地、消防基地,教育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四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组建学生会、绿色联盟,参加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爱心捐款,师生为抗击新冠疫情捐款达3多万元,组织爱心人士捐款,帮助特困学生,开展清洁县城周边黑虎梁的环保活动,参观污水处理厂进行环保教育、生态教育。四个系列的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展开,全面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第四守正创新,借课堂教学改革东风,用创新课堂来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做到“三深”“三精”。一是要求教师要深研学情,每堂课的讲授要触动学生的内心,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二是教材研究要深,要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精心设计教学的流程,要引导学生进得去、出得来,能心里有感悟,学以致用;三是深研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深研教法,精准选择最恰当的教法,只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热情的课堂就是好课堂,教学事例鲜活,分析问题切中要害,抓住本质,既让学生能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得到理性启迪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四是校长深入课堂。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进思政课建设,带头主持省级课题研究,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统筹推进学校的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发展。县领导思政课讲课稿【第二篇】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青年,分布在各个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是各自领域和岗位上的生力军,你们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借这个机会,下面围绕“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这个话题,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近现代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论断。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第一,新时代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我们电大的青年学生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属于青年学生的高光时刻。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由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那一年李大钊,30岁;毛泽东,26岁;蔡和森,24岁;周恩来,21岁;邓小平,15岁。那一刻,他们的人生道路从此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紧紧相连,并为之矢志奋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牺牲时28岁;“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牺牲时36岁;“誓志为人不为家”的赵一曼牺牲时31岁;“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的江姐牺牲时29岁。“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牺牲时29岁。这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年轻身影,在中华民族历经考验之际,自请长缨、奋起抵抗,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新时代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第二,新时代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冲破外国的重重阻拦,发誓要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青春之热血,永远为祖国而奔腾。他们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爱得深沉。新时代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第三,新时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郎平助力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实现“三连冠”霸业时24岁;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黄文秀,将自己30岁的芳华定格在扶贫路上。中国“天眼”科研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北斗天团”平均年龄31岁;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嫦娥五号团队关键岗位平均年龄33岁;“复兴号”设计团队平均年龄37岁;新冠疫情发生之际90后00后成为抗疫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无数青年燃一点星火,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新时代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生,今天的成就都是自己辛苦奋斗得来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数以千万计革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蹈死不顾,深刻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把青春献给祖国,树起了“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等一面面闪亮的旗帜。改革开放时期,青年一代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勤勉工作、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秉持光荣传统,自觉听党指挥,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领域处处可见年轻人拼搏奋斗的身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
本文标题:县领导思政课讲课稿【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03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