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1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答案试题解析
1/262021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语文2021.11学校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学校开展“走进神圣殿堂——人民大会堂”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人民大会堂,小华撰写了活动手册的前言。阅读前言,完成各题。人民大会堂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建成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人民大会堂建筑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东门迎面有12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从东门拾级而上,穿过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就来到大会堂的建筑主体部分。它由三部分构成:中部是宽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礼堂,北部是可以容纳五千座席的大型宴会厅,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楼。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整体为椭圆形,一层池座,两层挑台,能够容.纳万人同时开会。顶棚呈穹隆形,中央饰有红宝石般的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有镏金的70道瑰.丽的光芒线和40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人民大会堂有“共和国殿堂”之美誉。70多年来,它既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①也是一座历史丰碑。无数推动中国苍.桑巨变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制定②无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在这里展开。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像一个特殊的参与者,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奇迹。人民大会堂,以人民的名义,走过悠长岁月,芳华依旧。(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矗”应读为“zhù”B.“瑰“应读为“guì”C.“容”应写为“融”D.“苍”应写为“沧”(2)下面对①②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3)同学们在词典中查到“是”的义项有:①直,正;②正确;③法则准则。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画横线的“共商国是”中的“国是”在这里的意思是()【甲】国家的政治体制【乙】国家做得正确的事【丙】国家的大政方针2.活动手册的封面需要配一幅图画。下面是国家邮政局于2009年发行的《人民大会堂》特种邮票,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东门和万人大礼堂。请从中选择一枚作为封面配图,并说明理由。2/26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___3.在活动手册介绍“会堂藏品”板块,小立写下了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人民大会堂,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这里的画作,有巍峨挺拔的井冈山,有平江远去的长江三峡,有激情奔涌的黄河……每一幅画卷,都是祖国最壮美的风景,都是画家对祖国饱含深情的赞歌。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面的近景是青绿山峦、苍松翠柏,远景是茫茫云海、冰山雪岭,长江和黄河横贯整个画面。画面右上方,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大地,左上方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面对这幅气势恢宏的画作,我们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毛泽东主席的词作《》,感受着伟人的豪迈情怀。除国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收藏最多的艺术作品。悬挂在金色大厅的巨幅铁艺书法作品《中华颂》,每字径尺,大气磅礴,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岸与自信,读来让人热血沸腾。(1)文段中提到的毛泽东主席的词作是《________》,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以这首词为题材创作而成。(2)下面是四位同学朗诵毛泽东主席这首词后的感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着画作中浩茫绵延的雪山,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我感受到作者开阔的眼界和旷达的胸襟。B.读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时,我仿佛看到远处的山峦在纷飞大雪中绵延起伏、奔腾跃动,充满活力。C.读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时,再看画作中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沉静。D.看着画作中雄伟的祖国山河,读到“江山如此多娇”时,我不禁心潮澎湃,自豪和骄傲之情油然而生。(3)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张志和创作的《中华颂》镶嵌到重新装饰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墙壁上。下面是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A.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灵动,收放自如。B.字体属于楷书,线条匀净,体正势圆。C.字体属于隶书,流动婉转,庄严大气。D.字体属于楷书,笔法遒劲,正平俊朗。3/26《中华颂》(节选)4.参观结束,同学们在活动手册留言区写下参观感言。下面留言中,词语或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甲:“参观人民大会堂,我的民族自豪感间不容发。它那宏伟的外观,气势非凡的造型,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和辛勤汗水。”B.同学乙:“大会堂庄严与辉煌绝不仅仅来自于外观的美轮美奂,更来自于它诞生的传奇和凝固在这里无数非同凡响的历史瞬间。”C.同学丙:“在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过程中,专家们提出多种建筑方案,他们用聪明才智为新中国的政治殿堂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D.同学丁:“大会堂在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它的每个台阶和廊柱都寄托着丰富的情感,每处走廊和厅室都诉说着辉煌的过往。”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5分)5.(1)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3)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4)秋风送爽,天高气朗。在学校组织的秋游登高活动中,同学们纷纷选用古诗句来抒发登高望远的情怀,你选用的古诗句是“①______,②______”。(二)(共5分)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古诗词往往借助典故表情达意,或借古喻今,含蓄寄托情思;或化用前人诗句,增强表现力。本诗中,诗人借用“闻笛赋”表达了_______之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_______,_______”是对“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化用,使词句表意更加丰富。7.诗人多用客观事物“帆”抒情言志。本诗中写到了“帆”,李白《行路难》中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也写到了“帆”,请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借“帆”表达了怎样的情志。答:(三)(共7分)阅读两段文字,完成各题。甲醉翁亭记欧阳修的。4/26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甲】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①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丙】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实录成,擢②起居舍人。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③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庭坚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而于文章尤长于诗。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节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有删改)注:①课:征收赋税。②擢(zhuó):提拔。③骫(wěi):歪曲,枉曲。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狼仍从.投笔从.戎B.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林泉之胜安居乐.业C.用铁龙爪治.河治.经为博士邪励精图治.D.闻.者壮之陶后鲜有闻.博闻.强记9.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翻译:早晚都往返于山间,能够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快乐是无穷无尽的。理解:滁州周围的山中早晚阴晴及四季山景变化之美,给欧阳修带来无限快乐。【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翻译: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理解:欧阳修大设宴席,和出游的滁州人一起奏乐、投壶、下棋,共享游玩之乐。【丙】吏不悦,而民安之。5/26翻译:县吏们不高兴,但百姓都感到安心。理解:太和县没有像其他县那样在征收盐税时争占多数,百姓没有受到困扰。10.读过甲乙两文,有读者赞赏黄庭坚的“泊然”,有的读者疑惑欧阳修的“颓然”,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答:三、名著阅读(5分)11.诗人艾青常常借助“土地”“太阳”“火把”等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初三年级准备举办艾青诗歌阅读推荐会,请你围绕“意象蕴情思”这一主题写一段话,向同学们推荐《艾青诗选》。(100字左右)答: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共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大家好,我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欢迎来到2021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这位鹤发蓬松、和蔼可亲的仿生机器人,重现了科学巨匠的音容笑貌,作为“特约讲解员”正在介绍大会内容……来自世界各地500余件创新机器人产品纷纷亮相博览会,“圈粉”无数,展现了世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这场在北京举办的盛会,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性的交流平台。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该领域的发展。2013年,《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五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高端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中写到: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39亿元。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1年,____12____。未来,中国将致力于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中国贡献。2016-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产业信息网相关资料整理)材料二我国机器人以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为重要目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渐提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有个堪比“变形金刚”的“大力神臂”——空间站机械臂,最大承载能力25吨。通过突破机器对接、热的6/26控方案等技术难关,机械臂拥有了非凡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协助航天员完成两次舱外活动。机器臂预测精度达到20毫米以下,已远远超过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疫情防控期间,消毒、测温、采样等机器人“火线上岗”,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消毒机器人采用自主避障、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喷雾消毒与紫外线消毒同步进行
本文标题:2021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答案试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0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