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荐4篇】
好文供参考!1/27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荐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荐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篇】(一)提升系统的检查1、对所安装的提升设备,经验收后方可使用。2、投入运行的提升设备,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每3年进行一次测试,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3、检查和试验结果必须写成书面报告,对所发现的缺陷,必须提出改变措施。(二)提升容器的安全运行1、立井中升降人员,应使用罐笼或带乘人间的箕斗。2、提升矿车的罐笼内必须装有阻车器。3、罐笼内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平方米。4、罐笼每层内1次能容纳的人数应明确规定。超过规定人数时把钩工必须制止。5、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应在井口公布。6、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或物料的单绳提升罐笼,好文供参考!2/27带乘人间的箕斗,必须装设可靠的防坠器。7、立井中用罐笼升降人员时的加速和减速度,都不得超过/s2,最大速度不得超过12m/s。(三)提升信号及信号把钩工1、井口和井底系统必须有把钩工。①人员上下井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把钩工指挥。②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进出罐笼。③严禁在同一层罐笼内人员和物料混合提升。2、提升信号装置①每一提升装置,必须装有从井底信号工发给井口信号工和从井口信号工发给提升司机的信号装置。②井底车场与井口之间,井口与提升司机台之间,必须装设直通电话。③1套提升装置服务几个生产水平使用时,从各水平发出的信号必须有区别。(四)提升钢丝绳1、提升钢丝绳做定期检验时,安全系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更换:①专为升降人员用的钢丝绳②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升降人员时③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2、钢丝绳的检验周期好文供参考!3/27①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之日起每隔6个月检验1次。②升降物料的钢丝绳,自悬挂之日起12个月进行第1次检验,以后每隔6个月检验1次。3、单绳缠绕式提升装置所用钢丝绳安全系数最低值要求:①专为升降人员用时安全系数为9。②专为升降人员和物料用时安全系数为9。③专为升降物料用时,安全系数为。4、新钢丝绳悬挂前的检验规定①必须对每根钢丝做拉断、弯曲和扭转3种试验。②新钢丝绳悬挂前的检验,若不合格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绳总断面积之比,达到6%不得用作升降人员,达到10%不得用作升降物料。③在用钢丝绳的定期检验,每根钢丝绳做拉断和弯曲2种试验,如果不合格钢丝绳的断面积与钢丝绳总断面积之比达到25%时,该钢丝绳必须更换。(五)提升装置1、天轮到滚筒上的钢丝绳的最大内、外偏角都不得超过1°30′。2、各种提升装置滚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层数的规定:①立井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为1层;专好文供参考!4/27为升降物料的为2层。②倾斜井巷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物料的为2层,升降物料的为3层。③建井期间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为2层。3、提升装置必须装设下列保险装置:①、防止过卷装置②、防止过速装置③、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④、限速装置⑤、深度指示器⑥、闸间隙保护装置⑦、松绳保护装置⑧、满仓保护装置⑨、减速功能保护装置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二篇】一、安全生产责任制1、法定代表人安全职责:(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2)组织制定货物运输安全责任制。(3)组织制定货物运输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好文供参考!5/27程。(4)组织制定货运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处理货物运输事故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5)组织召开企业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6)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放的有效使用,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落实。2、安全生产管理科及国家有关货物运输安全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安全管理规定。(2)负责制定货物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组织并实施对货物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负责监督和落实整改。(4)组织开展运输安全活动,总结交流安全运输经验,落实安全教育工作。(5)组织对货物运输的管理人员,车辆驾驶人员,车辆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考核。(6)组织对货物运输工作的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各种违章作业行为。(7)负责有关货物运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好文供参考!6/27(8)落实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二、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在行车中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谨慎驾驶,礼貌行车。1、车辆起步前,要先检查看装卸人员是否下车,车辆周围有无障碍物,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2、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应该保持车辆以合适的速度匀速行驶,注意与前车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谨慎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车辆转弯时,应减速慢性。3、注意不抢行,不冒险,自觉做到先慢,先让,先停;会车时不侵占对方行驶路线。4、在危险路段,冰雪道路以及雾天行驶时,严格控制车速,禁止紧急制动和猛打方向。5、下陡坡时不准熄火,空挡滑行。通过弯道时要靠道路中心线右侧行驶,严禁侵占对方中线。6、夜间行车要高度提高警惕,保持适当车距;行车中如感觉困倦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严禁疲劳驾驶。7、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渡口及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8、连续行驶3小时要适当休息,同时对车辆进行好文供参考!7/27检查;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能超过8小时。9、严禁酒后开车,人工直流供没等违章作业现象。10、车辆行驶中发生故障时,应允许移至合适的地点维修,并设置警告标志,严禁在行车道上维修车辆或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时行车。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1、公司所有运输车辆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查车辆的安全部位,各种机件连接,紧固情况,重点检查看拉向杆、刹车、轮胎气压、轮胎螺丝、灯光等是否正常;2、对运行车辆要保持机油、燃油滤清器、电瓶等清洁良好,防止有漏水、漏洞、漏气、漏电等现象发生;3、行车中应注意查听发动机、底盘有无异响,看仪表指示是否正常。4、公司所有运输车辆每五天必须全面检查一次,安全员向驾驶员询问车辆在行驶中有无异常现象,对车身、门、窗玻璃、车门、座位、后视镜等是否良好,检查轮胎气压、胎面有无划伤、起鼓。轮胎螺丝是否紧固等车辆检验。安全员驾驶员在检车记录上签字。5、公司所有运行车辆都要严格按照《山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执行,实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理,每运行15000——20000公里,进行一次好文供参考!8/27一级维护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制动、方向等安全部件。每运行12000——15000公里(或3个月),进行一次二级维护。二级维护车辆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重期制度,车辆二级维护持原技术合格证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上线检测,检测不合格项目回厂修复,检测合格后由维修行业管理所在维修卡签章。二级维护项目,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主,撤离检查轮胎换位。二级维护前对车辆进行检测诊断,确定附加小修项目。二级维护作业内容按《新汽车维修制度资料选编》执行。6、公司所有运行车辆按上级要求,及时参加交通,交警部门组织的年检、季检、月检。受检参加前应对车容、车貌、车况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以保证检验合格。检验合格的车辆、交通、交警等部门在有关部门证明上签章。凡不能参加审验的和年检不合格的车辆,一律停止使用。四、驾驶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汽车货运运输规划》等有关货物运输车法规,严格执行《汽车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等货物运输标准。2、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确保行车安全。3、参加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好文供参考!9/27与技能,掌握货物运输注意事项应急处理办法和货物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了解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4、妥善保管好并能正确日常维护工作,运行车辆的日常维护及修理与管理,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中制定的有关规定及安全工作规程执行。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三篇】1、做好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时,要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2、报告:遇有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发生,应立即在最短时间内逐级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在异地遇有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应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报告)。3、车辆:投入应急运输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并经检测合格的在用车;车辆运行单程在5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2名驾驶员,每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4、人员:参运人员年龄在20至50岁之间,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人员,且技术过硬、作风正派、身体健康。好文供参考!10/275、接受应急运输任务后,运输车辆、人员必须整合待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且必须由道路运输经营者亲自带队。6、执行应急运输任务时,运输车辆及参运驾驶人员要遵守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服从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遇事主动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好各项工作事务。7、完成应急运输任务后,必须向各有关部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做好车辆维护、保修,总结经验,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8、根据应急运输保障工作的需要,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完成交通主管部门交给的其他运输任务。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四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指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好文供参考!11/27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包括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和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包括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包括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以及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作业的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包括理论教练员、驾驶操作教练员、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练员和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包括道路客货运输企业、道路客货运输站(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管理人员。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指除上述人员以外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包括道路客运乘务员、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学负责人及结业考核人员、机动车维修企业价格结算员及业务接待员。第三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规范操作,文明从业。第四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好文供参考!12/27第五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并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第二章从业资格管理第六条国家对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其他已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的有关规定执行。从业资格是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特定岗位职业素质的基本评价。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从业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道路运输活动。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机动车驾驶培员训机构优先聘用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从事机动车维修和好文供参考!13/27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第七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编制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库、考核标准、考试工作规范和程序组织实施。第八条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由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每月组织一次考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本文标题: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4114 .html